内科护理知识:标准护理计划_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简称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如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烦躁不安、精神错乱、神志异常、心律失常、头痛、出汗、低血压和震颤、运动障碍、胸闷乏力、呼吸抑制、鼻翼翻瓣、瞳孔缩小、动脉血气分析:PaO2下降,8kPa(60mmHg)以下,PaO2升高,6.67kPa(50mmHg)以上其主要治疗原则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和放氧,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肺泡通气和肺组织血液循环,维持营养,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常见的护理问题有:①不能维持自主呼吸;②清洁呼吸道无效;③语言交流障碍;④营养不良:低于身体需要量;⑤没有耐力的活动;⑥知识匮乏。
一、无法维持自主呼吸
[相关因素]
代谢因素,肺泡通气量不足,肺泡通气量与肺泡血流量失衡。
呼吸肌疲劳。
肺泡弥散功能下降。
[主要表现]
呼吸困难,代谢率增高。烦躁不安。【/br/】辅助呼吸肌使用增加,协同作用下降,呼吸频率增加,节律异常,鼻翼躁动。
血气分析: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血氧饱和度降低。
[护理目的]
呼吸困难缓解,说明呼吸平稳,未使用辅助呼吸肌。
动脉血气分析值正常,即PaO2>8kPa(60mmHg),PaCO2【护理措施】
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保持舒适体位,如坐位或半坐位,以利于呼吸。
遵医嘱吸氧,供氧期间观察氧疗效果。如果呼吸困难减轻,心率降低,紫绀减轻,面色红润,说明供氧有效。如果呼吸困难或意识障碍加重,表明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应通知医生,并准备呼吸兴奋剂和辅助呼吸器。
密切监测呼吸模式的变化,如呼吸的频率、节奏和深度。
鼓励和帮助患者有效咳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炎、祛痰、平喘药物,超声雾化,促进痰液排出,促进呼吸。
对通气不足的患者给予人工辅助呼吸,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呼吸,并给予相应的护理。
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遵医嘱静脉滴注呼吸兴奋剂。
指导患者坚持唇腹式呼吸,并随时为患者提供支持和帮助。
有计划地安排各种治疗和护理操作时间,尽量保证患者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重点评估]
呼吸模式的改变及呼吸困难的程度(三凹征及辅助呼吸肌的使用)。
患者的意识水平和精神状态。
动脉血气分析值的变化。
二。呼吸道清洁无效
[相关因素]
乏力、咳嗽无力、呼吸衰竭导致无力。
痰黏黏的。
[主要表现]
不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不咳嗽。
呼吸声、呼吸频率、节奏、深浅异常等。
痰黏黏的。
嗜睡或神志不清,呼吸急促,嘴唇青紫,甲床伴拍击鼻。
痰为黄色或白色粘痰。
[护理目的]
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少咳嗽。
【护理措施】
保持病房空气空新鲜,每天给病房通风1-2次,每次15-30分钟。
指导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如仰卧位或半卧位坐位,并定期更换,以利于排痰。
给患者吸入湿化氧气,增加动脉氧分压,湿润呼吸道,促进痰液排出。
排除或减少相关因素,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意识清醒者,鼓励其有效咳嗽、咳痰。【/br/】对于身体虚弱没有咳嗽咳痰的人,宜定时帮助其翻身,由外向内,由下而上拍打背部,以促进咳痰。
痰多昏迷者,应使用鼻导管吸痰。一般是将导管插入咽部,送入气管进行吸痰。如果痰稠而重,妨碍呼吸,无法抽出,宜尽早进行气管切开或气管切开,然后用负压吸引,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插管前被插管患者不能咳痰,则通过口、鼻、气管吸痰。
插管后,如有异常呼吸音或气管压力增高,则给予吸痰。
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
指导患者有效的呼吸技巧,如横膈膜呼吸和缩唇呼吸,刺激或有意识地用力咳嗽咳出痰液。
让患者多喝水,每天的摄入量保持在2000ml以上。
[重点评估]
患者呼吸模式的变化。
咳嗽的频率,痰的性质、数量、颜色是否有变化。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