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社会为何警惕高校自主招生权扩大

深度解读:社会为何警惕高校自主招生权扩大,第1张

深度解读:社会为何警惕高校自主招生权扩大,第2张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已经公布了2009年自主招生政策。与往年相比,自主招生将不受5%的限制,比例可达10%。(11月17日《人民日报》)


对此,相关评论认为自主招生门槛进一步降低,比例进一步扩大,可能引发诸多腐败和不公平问题,令人极为担忧。笔者理解这种担心,但自主招生门槛和比例的争议本身就反映出我国教育发展陷入了一个怪圈。


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一直呼吁基础教育走出应试格局,打破以高考分数为标准的选拔学生的方式(Q吧)。同样,近年来,每当我们谈到大学的发展,缺乏办学自主权,包括招生自主权和学科专业设置权,都成为阻碍大学发展的重要原因。那么,为什么高校在招生自主权不大,打破高考分数作为录取标准的情况下,还会引来这么多质疑?


问题一:高校管理缺乏民主,自主招生不公开透明。


一是大学管理缺乏民主,自主招生不公开透明。根据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我国高校有招生自主权、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等七项办学自主权。也就是说,如果依法治教,大学应该100%自主招生,而不是目前68所高校的5%(或10%)。但办学自主权之所以被广泛讨论,在于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以行政为主,校内决策和学术管理缺位,而且不是很公开透明。早在2003年,一些高校试点自主招生之前,就有舆论指责高校拥有120%的投档权,1%的流动指标录取,校园加分政策,有潜规则,有猫腻,是权钱交易,但高校没有用有说服力的。做出强烈反应,导致自2003年试点自主招生以来,舆论一片哗然。一直坚信这种招生模式会为权贵提供更便捷的接触世界的途径,会侵蚀当前教育中唯一的集中高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脆弱公平。同样,在过去6年的自主招生实验中,大学也未能改革内部管理模式,用公开透明的招生方式打消人们对可能存在的不公平的疑虑。正因如此,今年清华大学录取姜一事引起了广泛争议。这一两年来,人们一直在呼吁高校自主招生不可持续的扩张,最多也就维持现状。显然,在这种背景下,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从5%提高到10%,会引起大家更高的警惕。
问题二:多元录取标准社会接受度差。


其次,多元录取标准的社会接受度较差。所谓降低自主招生的门槛,其实是相对于“分数”这个录取标准而言的。诚然,从2003年开始,部分高校在试点的基础上进行5%自主招生。取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成绩达到一本线或比学校当地录取分数线低20-30分,可自主被高校录取。从分数上来看,这个录取的“门槛”显然是低的。但是自主招生的录取不是以分数为标准的。除高考成绩外,还要结合学生在中学的学习成绩和学校面试情况进行综合录取。在综合录取标准上,门槛并没有降低。换句话说,这种“降低门槛”的理论是对分数录取标准的坚持,而不是对新录取标准的认可。当然,对新录取标准的不认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学校的不信任。大家都能接受美国大学的录取制度,认为其“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中学学习成绩+社会服务表现+大学面试考核”的录取规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持续、动态的评价。但我不相信国内高校有“一定的高考分数要求+中学正常学习成绩+自主招生测试成绩(即优惠招生)”。这是因为在目前国内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大家只相信试卷的结果是客观真实的,而中学的正常学习成绩和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是可以被权力、金钱和人情操纵和改变的。也就是说,不存在多元录取的教育和社会土壤。


促进还是阻止大学自主办学?


是按照教育规律推进高校自主办学,还是根据实际环境阻止高校自主办学,坚持一元录取,这是国内教育发展的两难选择。在笔者看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赋予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打破高等教育的垄断局面,引入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机制,改革高校内部管理模式。大学自主权的变异不是自主权本身的问题,而是国内高等教育缺乏自由竞争,大学内部管理缺乏民主的结果。在计划体制的保护下,大学经营者没有竞争压力和危机意识,而在缺乏学术管理的大学里,教育标准和学术规范无法公开透明地执行,这就是自主权受到质疑的原因。在大学里实行自治,绝对不是保持高等教育规划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不变。


因此,我们呼吁在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比例的同时,同步改革管理体制,为自主办学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否则,现代大学制度下的“自办”这种好事,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就会变得臭烘烘的,被大家所不能接受和排斥。(□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深度解读:社会为何警惕高校自主招生权扩大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