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成本较高的原因分析
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不仅影响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也在宏观上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水平。物流成本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体制造成的物流基础平台的条块分割,物流效率低下。目前我国很多产品因为产量大,劳动力成本低,在国际上有竞争力,大量的贸易顺差与此有关。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的物流成本远高于发达国家,在综合成本中起到了抵消作用。王志太教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一般社会产品中,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而包含在生产成本中的物流成本比他们高三倍(中国物流成本占生产成本的40%左右,而发达国家只占10%);在社会流通领域,中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接近20%,美国不到10%,发达国家接近一倍。因此,解决物流障碍,压缩这部分物流成本,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水平,还可以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为什么物流成本这么高?
既有技术原因,也有制度因素。专家表示,从硬件上看,中国的物流基础设施仍然不够。以铁路为例。中国铁路人均里程不足5.5cm,却以世界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23%的运量。即便如此,目前铁路货运也只能满足60%的运力需求。全国每天有15万、16万车皮应用到铁路上,铁路只能满足9万多车皮。因此,要“货畅其流”,必须突破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加大投资,加快交通网络建设。从长远来看,按照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动力,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并且正在逐步解决。
目前,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和迫切解决的是如何整合利用现有的物流资源,如何高效运营。这里最难解决的是体制问题。我们国家是部门管理,这与计划经济和国民经济分工有关。因此,物流的基础平台,如铁路、民航、公路、水运都是有划分的,而物流的特点是不能单独依靠任何一种方式,必须依靠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这种部门管理的体制,换了不同的方式就更难了。如果一辆车只跑一条路,它的成本肯定比国外便宜。但在复杂的现代化生产中,必须经过多种方式的转换,比如用铁路把集装箱运到某个火车站,然后用汽车运到港口,再通过水路运到其他地方。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转换连接,那么每转换一次容器,成本就会增加。
现代物流就是让所有的物流资源进入市场,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但是,目前我国并没有按照市场规律组织管理物流资源,物流环节衔接不畅,大大降低了运行效率。事实上,铁路、公路、集装箱、机场、港口等。都是物流市场的载体。这些资源都应该进入市场,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让物流资源通过市场得到优化配置。现在行政管理体制分割这些基础资源,横向的经济联系往往被纵向切断。比如现有的铁路网和公路网有不同的交汇点,是分开规划的,甚至是完全分开的。相互转换非常困难,需要不断地重新装卸、运输、组织,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不能从物流合理化、经济化、科学化的角度来设计物流流程。物流所依赖的基础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和系统化,原有的系统化能力无法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这是中国支付高额物流成本的重要原因。
对于企业来说,这种基础资源的分割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往往选择单一的方式,以避免在融合中产生新的成本。比如只用公路运输,这也是公路超载超限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从中国的能源政策来看,长距离甚至上千公里的公路运输是非常不经济的。但是由于几个系统难以连接,相互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网络,企业不得不选择单一的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次次的超载超限,是我们这些基础物流平台不系统,相互割裂,付出的昂贵代价。在现代物流发展中,体制性障碍越来越突出。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内企业需要更有效地与国际物流接轨。比如国际海运到达我国港口卸货,应该是“铁路(公路)进铁路(公路),公(公路)进公(公路)”。但是现在到中国的货物基本靠公路,铁路集装箱是独立的系统,和国际海运是衔接的。在这种分裂状态下,中国大规模低成本物流的运输优势不得不丧失和消耗。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解决体制上的障碍,比修一条新铁路,修一条新公路,开一条新路线,重要得多,也紧迫得多。
目前应该尽快打破体制,为物流企业打造一个系统化的平台。只有系统地解决这一问题,现代物流的建设和发展才能从目前低水平、高成本的状态中取得突破。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