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儿童后颅凹肿瘤的护理特点

儿科护理:儿童后颅凹肿瘤的护理特点,第1张

儿科护理:儿童后颅凹肿瘤的护理特点,第2张

关键词:后颅窝肿瘤患儿的护理

【摘要】通过分析349例儿童后颅窝肿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生理特殊性,严密观察术后特殊反应,给予针对性的特殊护理,使患儿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儿童;后颅窝肿瘤;运营;护士

儿童后颅窝肿瘤以髓母细胞瘤为主,其次为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约占后颅窝肿瘤的36%[1],多位于小脑蚓部,发病高峰年龄为10岁。是中枢神经系统恶性程度较高的神经上皮肿瘤之一。星形细胞瘤约占后颅窝肿瘤的22%,大多位于小脑半球。发病高峰年龄为5 ~ 9岁。因其分化好,生长慢,临床上称为良性胶质瘤,是后颅窝肿瘤之一,预后较好。室管膜瘤约占后颅窝肿瘤的15%,多位于第四脑室。发病高峰年龄在5岁以下,其恶性程度介于上述两种之间。

1临床数据

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儿童后颅窝肿瘤349例,其中男性235例,女性114例。年龄从1岁到16岁不等,平均8.5岁。髓母细胞瘤123例,星形细胞瘤79例,室管膜瘤48例,其他99例。312例有不同程度的幕上梗阻性脑积水,均经手术证实。

2临床特征

后颅窝有很多重要的结构,是脑脊液循环的必经之路。此外,其空间隙狭窄,容量代偿能力有限,常导致颅内压增高和脑积水的症状。而儿童对症状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描述较差,给症状观察和对症护理增加了很多困难,需要护士熟练掌握疾病和儿童的特点,密切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1头痛头痛多由颅内压增高引起,主要发生在枕后区。

2.2呕吐呕吐多为颅内压增高所致,也有部分是肿瘤直接刺激延髓呕吐中枢所致。呕吐一般呈喷射状。

2.3颈阻颈阻是由于肿瘤增大,引起小脑扁桃体疝至椎管,压迫颈神经根。这种迹象是颈部肌肉的保护性反射,预示着隐藏的枕骨大孔疝的危险。

2.4行走不稳、共济失调最常见的体征[2]:小脑蚓部肿瘤常为躯干型共济失调,表现为步态不稳、闭眼困难;小脑肿瘤表现为同侧肢体共济失调性运动障碍。

2.5强迫头位/强迫体位比较少见,只出现在肿瘤晚期颅内高压或脑积水症状严重的患儿。强迫头位/强迫姿势其实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当肿瘤或下疝的小脑扁桃体伸入椎管时,刺激和压迫神经根,使患者采取保护性体位反应。儿童通常躺在肿瘤的一侧。

2.6其他

2.6.1眼震多为水平型。

2.6.2复视是由于双侧展神经不完全麻痹所致。第四脑室室管膜瘤常出现眼球震颤、复视等症状。

2.6.3面瘫是肿瘤侵犯面神经所致。

2.6.4颅内高压引起的颅缝分离导致颅增大。

2.6.5小脑危象的特征是阵发性失神经支配、意识丧失和角弓反流。它是由肿瘤直接或间接压迫脑干引起的,是最严重的症状。

3治疗

3.1手术开颅肿瘤切除,近全切除95%患儿,部分切除98%患儿。目前提倡梗阻性脑积水的脑室腹腔分流术,以降低颅内压,减少术中脑组织的二次损伤。

3.2脑室穿刺术后急性枕骨大孔疝患儿的紧急处理,或术后脑室扩大患儿的临时处理。

3.3放射疗法

3.3.1髓母细胞瘤对放疗最敏感,且因其有沿脑脊液播散的趋势,术后放疗越早,预后越好。

3.3.2星形细胞瘤虽然是良性胶质瘤,但有复发的可能,而且因为对放疗也很敏感,所以术后也要放疗。

3.3.3室管膜瘤对放疗中度敏感,术后放疗有助于延长生存期。一般在术后2周左右进行放疗。

4术后并发症

4.1术后24小时内出现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障碍,患儿表现为咳嗽无力,无吞咽功能。治疗方法是尽快进行气管切开术。

4.2术后24小时内出现眼睑闭合不全,患儿表现为单侧眼睑闭合不全。治疗方法是尽早使用眼药水,并用纱布覆盖,防止角膜溃疡。

4.3术后24小时内出现面瘫,患儿表现为口歪斜,食物储存于口中。治疗方法是尽早使用神经营养药物。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儿科护理:儿童后颅凹肿瘤的护理特点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