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压力下的裁员抉择

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压力下的裁员抉择,第1张

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压力下的裁员抉择,第2张

经济周期、汇率、油价、物价、劳动法都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很多企业在这次危机中选择裁员,但在成本压力下是否应该裁员?企业裁员必须考虑哪些因素?
企业裁员的背后有一个假设:企业可以通过裁员降低产品/服务的成本,而不会引起销售额的巨大变化,从而减少亏损或增加利润。
虽然不同行业的成本结构不同,但一般来说,人工成本降低10%到30%,会导致产品/服务成本降低1%。也就是说,产品/服务成本对人工成本的敏感度很低,企业裁员的目的是在削减工资支出的同时,将被裁员工的工作量分配给仍在企业服务的员工,这无疑会增加员工的负担,影响员工的工作质量——员工的差错率逐年上升。对于一些加工制造企业来说,随着员工差错率的增加,产品的返工成本、报废成本、质量保证成本、客服成本也会上升。所以一般来说,裁员对成本控制的作用是有限的,甚至可能会有成本的增加。
裁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企业的销售一般变化不大,而员工的工资支出却比去年同期节省了一部分,这似乎给很多企业制造了一种错觉,认为裁员的决定是正确的。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其实主要有两个:裁员后的订单是裁员前获得的;产品/服务水平降低导致客户流失的结果是有时滞的。这个时候企业其实是在透支之前建立的信誉和客户关系,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裁员后,企业很可能面临信誉、市场份额和未来员工培训的下滑。
政府部门、行业、员工、股东、消费者、供应商,无论是哪一个利益相关者,“企业因为成本压力裁员”绝对不是好消息。当竞争对手做出不裁员的决定时,首先管理层自我否定了之前对未来环境的判断和企业的经营决策,其次会向公众(不仅仅是利益相关者)传递企业陷入困境的信息。届时,员工的不安,股东的躁动,消费者的质疑,都会在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影响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企业市场份额的损失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达不到裁员前的水平,这是企业自身的因素;被辞退员工加入竞争对手或自主创业导致的竞争加剧,这是来自竞争的因素;消费者对企业信任度的降低(裁员无疑成了竞争对手证明“这个企业快不行了”的说辞。)导致需求下降。虽然这三个方面的效果不会在短时间内直接显现,但其效果应该引起管理层的重视。
随着经济形态的改善,企业将再次承担本可避免的招聘和培训费用。裁员不仅让公司之前的人力资本投资重创水漂,还会把经过免费培训的熟练工人和懂得业务管理方法和流程的管理人员让给竞争对手,然后再考虑未来业务扩张带来的人力资本投资成本。裁员决定很可能成为该公司商业史上的一大败笔。
同时,过度裁员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运营成本,但也会导致一定规模的“资产闲置”现象,对以提高资产回报率为目标的企业来说是又一次打击。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压力下的裁员抉择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