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已知彼 百战不殆
一、面试的概念
它是面试者通过与考生直接交谈或在特定情境中观察,对考生的知识、能力、经验、气质、性格等基本素质进行评价的考试活动。
二、面试的特点
1.面试主要通过交谈和观察进行。
面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说话。面试时,考官向考生提出各种问题;考生要回答这些问题,考官能否正确把握提问技巧非常重要。他不仅能直接、有针对性地了解一个应聘者的情况或素质,而且对控制面试过程、营造良好的面试心理氛围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针对考生的特长,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考生进一步思考,展示自己的才华;当考生回答不正确时,可以用提问来调整题目;考生讲完后,可以通过短暂的默念或补充提问,形成一个“缓冲区”。观察是面试过程中的另一个主要手段。在面试中,要求考官善于运用自己的感官,尤其是视觉,去观察考生的非语言行为。它要求考官不仅要善于观察应聘者在面试中的非言语行为,还要能够指明应聘者的行为类型,进而借助人的表象来推断其深层心理。对考生非语言行为的观察主要包括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观察。
国外一项研究表明,在面试中,50%以上的信息可以从应聘者的面部表情中获得。面试时,考生的面部表情会有很多变化,考官必须能观察到这些变化,判断他们的心理。比如,考生满脸通红,鼻头冒汗,眼睛不敢看考官,反映了他的不自信和紧张;考生长时间盯着地面或自己的脚,保持沉默,反映内心矛盾或思考;当考官提出一个难以回答或令人尴尬的问题时,应试者可能会眼神暗淡,眉头紧锁,看上去明显焦虑或沮丧。总之,考官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考生的面部表情来判断考生的自信心、反应能力、思维敏捷程度、性格特征、情绪和态度。
在面试过程中,除了面部表情,身体、四肢等也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手势具有解释、强调、说明或指出某个问题、插入谈话等功能。很难脱离口语。
在面试过程中,不同心理素质的人有不同形式的肢体语言。一个情绪低落的人,他的肩膀可能会微微下垂,双手不停地做一个单调的动作,身体的动作也相对缓慢。而一个没有耐心的考生,往往会无休止地活动手脚,手可能会不停地颤抖。一个缺乏自信和创新精神的人,会一直保持双手与身体紧密接触,头部下垂。当一个人紧张或焦虑时,他的膝盖或脚趾经常有节奏地抖动,手指不停地翻动手中的东西,拨弄衣服,摸索头发等。
在面试过程中,听力的运用也很重要。考官要倾听考生的对话,对考生的回答做出恰当的回应,在考生的回答与所问问题无关时给予巧妙的引导。在听考生对话时,要边听边思考,及时总结整理,抓住重点。分析考生的对话,比如是否听懂了考官的提问,是否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层次性、准确性等。还可以根据考生的语音、语速、口音来判断其性格特征。比如声音粗哑,音量大的人,大多是外向的人;语速快的,多半是没耐心的;热爱时尚流行词汇的人,虚荣心大多很强。
2.面试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
它是面试官和考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过程。在面试过程中,应聘者并不是完全被动的。考官可以通过观察和交谈对考生进行评价,考生也可以对其价值判断标准、态度偏好、对自己面试表现的满意度等进行判断。通过他们的行为,从而调整自己在面试中的行为。同时,应聘者也可以借此机会对自己应聘的公司和职位进行辞退,从而决定自己是否能接受这份工作。所以,面试不仅仅是考官的考试,更是主客体之间的沟通、情感交流和能力较量。考官应该通过面试从考生那里获得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信息。考生也要抓住面试机会,获取自己关心的信息,比如用人单位、职位等。
3.面试内容灵活。
面试内容对不同的应聘者来说是相对可变和灵活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面试内容因考生个人经历、背景等原因无法固定。比如两个考生同时报考档案管理岗位,一个有多年档案工作经验,一个是档案管理专业的大专毕业生。前者在面试中要重点询问他多年的档案管理实践经验,后者要重点了解他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在校学习期间的情况。
(2)面试内容因工作岗位不同而无法固定。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工作内容、职责、资格等。比如国家技术监督局的相关技术监督岗位和国家人事厅的考试岗位,在工作性质、工作对象、任职资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面试的内容和形式是不一样的,面试的题目和考察的角度都应该各有侧重。
(3)面试内容不能因为面试过程中考生的面试表现不同而固定。面试题目一般要提前准备好,供提问时参考。但不代表你要按照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一个一个问,没有变化。而是你要根据考生回答的情况来决定下一个问题问什么。怎么问?如果考生回答的问题与拟定题目不同,考官也可以随大流,不拘泥于预定题目。
总之,从考官的角度来说,面试内容要提前拟好,以便提问时有的放矢,因人“事”(职位)而灵活掌握;既不能让考生充分施展才华,也不能完全让考生自由发挥。就是在半控制半开放的情况下灵活把握面试内容。
4.受访者的单一性。
面试形式有个人面试和小组面试。在小组面试中,可以有很多考生同时在考场上,但考官并不是同时向所有考生提问,而是一个一个地评价。即使在面试中引入辩论和讨论,评委也是一个一个地观察候选人的表现。面试的问题一般因人而异,测评的内容要侧重于个人特点,会互相干扰。
5.面试持续时间。
与笔试面试的一个显著区别是,面试不是同时进行的,而是一个接一个地进行。笔试可以不分报名人数同时进行,甚至不受地域限制。比如每年6月份的高考,虽然报名人数上百万,而且分布在全国几十个省市自治区,但是考试时间是统一的,因为笔试的内容是统一的,而且重在知识考察。考试内容具体,答案客观规范,主观随意性小,但面试就不一样了。
首先面试是因人而异的。考官提问,考生回答。考试的内容不像笔试那么简单。既要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又要考察其仪表、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所以只能从人开始一个一个的进行。
其次,面试一般由用人部门主持。每个部门和岗位的性质、内容、资格都不一样,所以面试差别很大,不能同时进行。
第三,每个考生的面试时间不能固定,要由他的面试表现来决定。如果考生回答问题流利清晰,考官很满意,面试可以在约定时间甚至不到约定时间结束;如果应聘者有些问题回答不清楚,需要进一步提问,或者需要进一步了解应聘者,可以适当延长面试时间。
6.面试沟通的直接互动。
与笔试、心理测试等人事选拔方式不同,面试中考生的语言和行为与考官的判断直接相连,不需要任何中介形式。中面试官和考生之间的接触对话和观察是相互的面对面的。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也是互动的。在笔试和心理测试中,命题人和评分人严格保密,不允许考生知道。面试的直接性提高了考官和考生之间的沟通效果和面试的真实性。
7.面试评价的主观性
与笔试有明确的客观标准不同,面试的评价标准往往是主观的。面试官的评价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人的主观印象、情感、知识、经验等。不同考官对同一考生的评价往往不同,各有各的评价依据。所以面试评价的主观性是面试的一大软肋。另一方面,由于对人的素质的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考官可以将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运用到面试评价中。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访的主体性有其独特的价值。
位律师回复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