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方法-强夯法
第一节一般规定1。强夯法适用于处理低饱和度的碎石土、砂土、淤泥和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对于高饱和度的地基,如粉土、粘性土,在强夯置换夯坑中回填块石、碎石或其它粗粒材料时,其适用性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2。强夯前,应在施工场地的代表性场地上选择一个或几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施工。试验区的数量应根据施工场地的复杂程度、施工规模和施工类型确定。
第二节设计
1。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定。在缺乏试验数据或经验的情况下,可根据下表进行估算。
点击夯击能(KN·m)碎石土、砂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等粉质土
1000 5.0 ~ 6.0 4.0 ~ 5.0
2000 6.0 ~ 7.0 5.0 ~ 6.0
30000。4000 8.0 ~ 9.07 . 0 ~ 8.0
5000 9.0 ~ 9.58 . 0 ~ 8.5
6000 9.5 ~ 10.0 > 8.5 ~ 9.0
注: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应从夯面开始计算。
2。强夯的单位夯击能应根据地基土的类型、结构类型的荷载大小和要求的处理深度综合考虑,并通过现场试夯确定。一般情况下,粗粒土可采用1000 ~ 3000 kN·m/m2;细土可为1500 ~ 4000 kN·m/m2。
3。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根据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与夯沉量的关系曲线确定,同时应满足下列条件:
A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应大于50mm,当击实能量较大时,不应大于100mm。
B .夯坑周围的地面不应过分隆起。
C .因为夯坑太深,所以举起锤子并不难。
4。夯击次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一般可使用2 ~ 3次,然后再用低能夯击一次。对于渗透性较弱的细粒土,必要时可适当增加夯击次数。
5。两次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取决于土中超孔隙水压力消散的时间。当缺乏实测资料时,可根据低等级土的渗透性确定,渗透性差的粘性土地基间隔不应小于3 ~ 4周;渗透性好的地基土可以连续夯实。
6。夯点可根据建筑结构类型布置成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第一遍夯点间距可为5 ~ 9m,以后各遍夯点间距可与第一遍相同,或适当减小。对于处理深度较大或单击夯击能量较大的工程,应适当增加首遍夯点间距。
7。强夯的范围应大于建筑地基的范围。每侧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应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至2/3。且不应小于3m。
8。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夯。根据不同的土质情况,在试夯完成数周后,对试夯现场进行测试,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本工程采用的强夯参数。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