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秘书学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秘书协会,像其他任何事情一样,有自己的基本规定。秘书学会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秘书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群众性学术组织,或者说是学术性群众组织。这是它的本质特征。
由于秘书学会是一个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它具有一般社团(协会)所具有的群众性、学术性、民主性、服务性、灵活性等特征,这是它们的共性。除此之外,秘书社团的政治性、群众性、学术性特征更加突出,这就是它的个性。
政治是秘书社会的灵魂和最本质的特征。这是由秘书工作本身的特点和功能决定的。中国秘书工作的历史表明,秘书工作是阶级社会的产物,秘书工作总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秘书学会是由秘书研究人员、教学人员和秘书工作者组成的社会组织。其工作目的和学术活动主要是关于秘书工作。因此,秘书社会的一切社会行为必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即它通过其工作人员、助手和服务职能反映不同阶层或群体的意志和愿望。中国既然产生了秘书社会,就必然被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特征。因此,秘书学会在完成其任务和实现其宗旨时,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紧紧围绕党的总任务和总目标,致力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归根到底是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
诚然,我们并不否认其他群众组织也具有政治特征。但笔者认为,秘书社会的政治性比其他群众组织更直接、更鲜明,这主要是因为秘书工作在党和国家等决策部门的政治活动中具有很强的“参谋作用”和“助手作用”,而其他社会组织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一条件。秘书社团是由领导机关、决策部门和各级领导中的人组成的。这些人通过扮演参谋和助手的角色,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直接为代表其阶级利益的领导集团服务。其中,在高层领导机关担任秘书领导职务的人,参政议政的权利更大。全国各地秘书协会的建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些秘书社团由省、地、县三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发起组织。主管部门基本都是所在机关的办公厅(室),工作机构也设在这些部门,工作人员都是党政机关的秘书。即使在企事业单位,也是这些单位的党政办公室秘书。其他社会群体则不然。从狭义的社会团体范围来看,目前有行业团体、群众团体、学术团体、文化艺术团体、体育工作团体、社会公益团体、记者团体、联谊团体和宗教团体等。,在我国是有划分的,其特点是纯行业性、学术性和专业性,特别是因为一般不在党政领导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决策部门的具体岗位。他们的政治性质不像秘书协会那样直接和明显。所以有人说秘书社是“官办”的群众组织,并不过分。也许这是秘书协会早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群众参与是秘书社团存在的基础。没有众多的秘书工作者,就没有秘书社会。秘书社团的群众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秘书工作者的群众性组织。秘书社会中,大量的人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秘书部门的领导和从事秘书工作的同志,是秘书社会的主体;同时还有秘书理论研究者和秘书教学人员,他们是秘书学会的理论骨干。这样秘书学会就会成为一个业务知识扎实、理论基础丰富、政治性强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其次,是跨行业。秘书工作是一种社会行为。哪里有秘书工作,哪里就有秘书工作。因此,就人员构成而言,秘书社会具有跨行业的特点。正因为这一特点,为秘书学会加强社会联系、团结群众与众多行业创造了极其利己的条件。以省文秘院为例,由党政机关和院本身支撑,形成两个不同层次的网络,即依托省党政机关,向下延伸,形成省、地、县之间的梯形纵向联系;以省秘书学会为中心,向左右辐射,形成秘书学会、团体会员单位、社会组织、私人秘书人员的多层次横向联系。这两个层次纵横关联,最终形成了秘书社会的广阔组织网络。这就是秘书社会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
既然为了学习而必须从事学术研究,那就必须是学术。秘书学会的学术研究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内容。今天的秘书学表明,秘书学的对象和内容是关于秘书、秘书部门和秘书工作的。研究秘书问题,就要研究秘书的产生和演变,研究秘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研究秘书的能力结构和组合,研究秘书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研究秘书部门的问题,就要研究其职能、性质、作用、运作原则和工作程序。学习秘书工作,要研究它的任务、职责、原则等。同时,有必要研究秘书、秘书部门和秘书工作之间的关系和作用,等等。这是秘书学最直观的研究对象。现代秘书学要研究的问题也必然涉及文献学、写作学、语言学、逻辑学、新闻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同时也与政治学、社会学、领导学、预测学、运筹学、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有关。秘书学研究的直观对象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内容构成了一个独立的、系统的秘书学学科体系。该体系所包含的对象和内容是秘书学会学术性的客观基础。
目前,我国的秘书学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有学者称秘书学处于“前科学阶段”,认为秘书工作作为“工程技术”的一部分,“似乎已经步入常规科学的趋势”。因此,秘书学研究离“建立中国秘书工作科学体系”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任务仍然艰巨。这项任务需要秘书学会组织秘书界的同志持之以恒地去完成。
学习秘书学,要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以应用研究为主。忽视理论科学研究,无法建立基础理论体系,无法开展应用研究。但由于秘书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特点是实用性强,直接用于实践,为秘书工作服务。它的研究、分析和概括理论不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在秘书学的学习中,应该以应用研究为主。即使进行科学研究,也要为应用研究探索新的规律和方法,为应用研究服务。在进行应用科学研究时,要充分研究和运用理论科学发现的规律和方法,为秘书工作服务。归根到底是为了使一切研究工作都服务于实际应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是秘书学理论学习要牢牢把握的地方。【/br/】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秘书社会非常鲜明、充满时代气息的具体特征,决定了其重要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秘书社会和其他社会一样,有其社会地位和意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实际效果的统一。在我国,由于秘书工作机构和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发展,不仅形成了完整的秘书工作体系,而且造就了一支庞大的秘书队伍。这一伟大变革从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组织、人才等方面为中国秘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最基本的基础,也为秘书学会的成立准备了前提条件。由于对丰富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历史悠久的秘书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以及对外国优秀文化特别是洋秘书文化的引进,为中国秘书学会的诞生起到了催化剂和助产士的作用;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对高效优质服务的要求,以及秘书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乃至建立中国秘书学理论体系的要求,秘书学会的建立被推到了一个新的、不可逆转的位置。由于秘书学术氛围和秘书教学活动在全国的开展,有必要成立学术组织。秘书学会的成立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秘书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既然社会孕育并产生了秘书社会,社会发展必然会将其推到应有的位置,使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那么,如何看待秘书学会的地位和作用?我觉得主要有三点。
一、秘书学会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广大秘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对充分发挥秘书部门“参政议政”的职能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组织人们生活和从事社会活动的基础。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社会是在一定的组织机制中运行的,作为社会人的他总是在一定的组织下进行活动。秘书社团作为社会组织,也是社会活动的组织(单位)或基金会。有了这个组织,分散在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的广大秘书工作者将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有组织、有章程、有目标的群众组织,这是我国几千年来秘书人员第一次没有自己组织起来。秘书社是“学者”的家。在这个大家庭中,它组织大批秘书人员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努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为四化建设建功立业。根据自身章程和自身特点,坚持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学术活动,努力谋划和绘制秘书文化发展蓝图,积极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秘书工作理论体系的途径,不断探索秘书工作和秘书部门“参政议政”职能的新思路、新途径。因此,它已经成为并正在成为党和政府组织管理秘书工作的有力助手。
重要的是,秘书学会的成立,为党和政府在广大秘书工作者之间编织了一条情感变化的纽带,搭建了一座实现伟大战略目标的桥梁。通过这个纽带和桥梁,组织广大秘书人员坚持不懈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服务。同时,有效地促进了与服务者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为探讨参政与执政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规律增强了共识。更重要的是,它开启了广大秘书工作者从机关走向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道路。现在,参加过秘书社的秘书人员不再像以前那样“管自己的事”。所有他们在工作中用汗水换来的成果,所有他们在八小时后得到的收获,都有一个宣传的园地和场所,有相互了解和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他们学习认真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学术讨论和交流,为繁荣社会科学做出贡献。开展业务培训,组织公文评阅和打字比赛,举办书画展,设立刊物,组织讲座,交流评选优秀科研成果,表彰先进工作者,都是有意义的活动。秘书学会的这种凝聚力,充分调动了广大秘书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强了大家的使命感和创造精神。这种学习的功能对于党政机关来说太忙了,对于社会各方面来说太难了。
第二,秘书学会在科学文化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秘书学会是社会科学战线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阵地。这是因为秘书学会要研究的问题是社会科学的一部分。社会科学虽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直接作用,但也不能用指标来衡量。但是,社会科学对人的思想、观念、情操有很大的影响。社会科学一旦转化为方案、规范、政策和决策,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无法用指标来衡量。比如通过真理标准的讨论,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近年来我们进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组织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在各条战线上取得的显著成就”。(见《邓小平选集》第323页)这种巨大的影响无论如何都不能用定量分析来衡量。再比如,一个好的指导性文件,如果落实,可以转化为年度生产力。秘书学会在其学术活动中所探索的秘书理论也具有上述经济价值。目前,建立完整的秘书理论体系需要秘书学会认真组织会员和其他同仁共同努力。如果这项工作做得好,无疑将为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增添新的内容。
第三,秘书社团是培养秘书,提高秘书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秘书学会主要是集党政领导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决策部门的秘书(当然也包括科研部门和教学部门的秘书)为一体的群众性学术组织。因此,它既与其他群众学术团体相同,也不完全与其他群众学术团体相同。就其成员和工作任务而言,直接关系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在协助各级领导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加强文秘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一个学术性、务实性的群众组织。所以秘书社在活动中要尽量避免空说话,强调实用主义。然而,我国秘书工作的现状、四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与传统秘书工作之间的矛盾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但是,秘书人员素质低、人才匮乏的问题亟待解决。据有关部门调查,贵州某县76个区(镇)党委专职书记仅53人,兼职和空缺达24.2%;41个乡(镇)有237名兼职书记,占56。2%,区乡党委缺100个书记。据山东省有关部门调查,某县乡镇书记中,高中学历的只有7人,初中以下的有17人,没有一个是大专学历。在局级秘书中,只有5人具有大专文化程度;乡镇书记中,3个能及时总结经验,为领导提供依据,5个能做一般材料,大部分只能处理电话。发通知什么的,有的连个像样的通知都写不出来。根据在上海和武汉的调查,目前秘书人员普遍老龄化,学历低,专业知识缺乏,急需补充或更新。这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甘肃的情况也差不多。因此,加强秘书人才培养不仅是秘书专业院校的任务,也是秘书社会的重要任务。现在,凡是成立了秘书学会的地方,都承担了秘书培训的任务。他们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编写教材,举办培训班,开展函授教学。同时,他们结合实际工作,现场观察,具体指导,改变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秘书学会在秘书培训方面,尤其是对现任秘书的培训,比高校更有优势。高校在培养新秘书方面比秘书学院更有优势。如果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能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殊途同归,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也就不难完成培养现任秘书的任务。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