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成本管理及其动向分析(一)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作为竞争的主体,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成本,增加竞争优势,抓住竞争机会,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论述了现代成本管理理论建立的必要性、理论内涵和趋势分析。
一、建立现代成本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现代成本管理理论是社会、经济和企业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符合管理思想的发展,符合市场经济和企业管理的要求,所以它的建立是必然的。
1。现代成本管理理论符合管理思想的发展。
管理思想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初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阶段。在此基础上形成标准成本核算体系,引入标准成本、差异分析、预算控制等技术方法。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在企业的战略方向和经营决策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帮助解决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生产的经济效果和经济的实践问题。因此,这一阶段的成本管理是局部的、执行性的,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无关。第二阶段是二战后的现代管理科学阶段。这一阶段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重视人的因素。正如梅奥的《人类行为科学研究》和麦格雷戈的《企业中的人的因素》所强调的那样,我们应该探索发展潜力、承担责任的能力以及为组织目标做出贡献的意愿。
(2)强调目标管理。管理是德鲁克提出的,即企业建立合适的组织条件和运作方式,使人们通过使自己的努力符合组织目标,从而有效地实现目标。
(3)对经营决策的重视。管理的重点是经营决策,这是现代管理科学与泰勒科学管理的本质区别。管理学家西蒙认为“决策过程就是整个管理过程”,现代企业管理决策的成败往往就是企业的成败。杰斯曼(C.W. Jessman)强调,有效决策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
(4)应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导致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同时,企业外部生产瞬息万变,竞争加剧。因此,企业管理迫切要求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管理的灵活性和高度适应性。
(5)采用系统管理。在现代管理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管理会计体系,其成本管理是全局性和决策性的,着眼于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不同于标准成本会计体系中的成本控制,因此需要建立一种不同于传统成本管理的现代成本管理理论。
2。建立现代成本管理理论是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的要求。
首先,现代商品社会的发展有了新的特点。包括:
(1)劳动力和资本的流通。随着金融、期货和股票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人才市场的建立,企业可以以公平合理的价格获得所需的资金和人才。
(2)经营多元化。目前,企业集团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组织形式。通过组建集团,企业可以在多个行业和产品上进行经营,从而规避风险。
(3)客户消费的个性化。现在的消费者追求差异,更注重个性的体现,以至于企业的营销活动转向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前提。生产方式不再是完全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而是逐渐被小批量、多样化的产品生产所取代。
(4)企业国际化。随着国家政策的改革开放和交通的发展便利,企业的建立和经营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立足于国际市场。
(5)管理信息化。先进的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使得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成为可能。决策离不开信息。现代企业管理需要丰富的信息源和完善的信息系统,以提高企业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这些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必然要求一种新的成本管理理念与之相适应。
其次,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经济的发展体现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连续性比空之前有所提高;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了成本管理和控制的竞争。有效提高企业成本将是在竞争中取胜的前提。如何管理和控制成本是现代成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管理成本这一不同于传统财务成本的概念在企业中已经初具规模。面对竞争,管理者不仅关心企业的历史成本和利润,而且开始关注企业的未来收益以及与未来收益相关的各种管理成本概念。比如用于决策的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相关成本和不相关成本、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等。估计的目标成本;用于确立责任的成本,包括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质量控制成本,包括检验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等。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