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陷入两难增加土地供给可缓解困境

宏观经济陷入两难增加土地供给可缓解困境,第1张

宏观经济陷入两难增加土地供给可缓解困境,第2张

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使决策者进退两难。一方面,物价上涨和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巨大;另一方面,证券和房地产市场萧条、制造业不景气、增长放缓甚至衰退的风险日益显现。为了应对通胀,可用的货币政策几乎已经用尽,剩下的加息措施会加剧后一种风险。由于美元疲软和港股低迷,QDII等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措施无效。另一个选择,人民币一步到位升值,本来是个不错的办法,可惜机会已经错过。现在,一步到位就会严重打击已经低迷的制造业和出口。
那么,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同时规避通胀和衰退风险呢?我们可以考虑增加房地产市场的土地供应。增加供给可以立刻降低房价,让更多的人买得起房。繁荣的房地产销售既能锁定大量流动性,又能为银行保证稳定的低风险利润来源,同时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可谓一举两得。而且,这是一个可以立竿见影的方法。政策公布的那一天,房价开始下跌,需求开始启动。
几年前,在公众对房价飞涨的大声抱怨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现在也确实打压了房价。但打压房价的初衷是让更多的人买得起,而不是强迫大家停止买房然后房价下跌。现在,情况恰恰是后者。收紧房贷,提高首付,限制二手交易,都是打击需求而不是增加供给的措施。
有人辩称,这是为了打击投机行为,投机行为没有反映真实需求,反而抬高了房价。这种逻辑是错误的。投机者未必真的代表了自己的真实需求,而是代表了别人的未来需求。如果他错了,他就会赔钱。而且,如果要打击投机,那么增加供给就是手段。没有哪个傻子会在供给会大大增加的情况下,继续囤积手里的闲置土地和闲置房产。
另一种反对意见是,大量增加房地产用地会破坏既定的耕地保护政策,从而危及粮食安全。这个说法也是错误的。绝大多数的房地产开发都建在城市居民区,城市居民区的居住密度和土地利用率远高于农村居民点。因此,在满足同等人口住房需求的前提下,发展城市住宅区只会节约而不是浪费耕地。这个逻辑链条的缺口在于,开发销售环节可能存在囤积土地和房产的行为,但如前所述,大幅增加土地供应会立即打击囤积行为。
那么,这项政策的实施有什么障碍吗?是的,有。首先,可能是开发商囤积了大量土地,这一点暂且不表;第二,耕地保护政策的结构。目前的18亿亩目标,按行政区划逐级分解落实。这种结构与房地产行业用地需求的地域分布极不匹配,大城市和产业集中区的用地受到不成比例程度的严重限制,这也是前几年这些地方房价暴涨的根源。增加供给政策要达到预期效果,必须打破耕地指标逐级分解的结构。
但是,如果按照土地需求的分配来重新分配指标,就会造成地方政府的财政失衡。解决这一矛盾的可行方案是,允许地区之间的用地指标有偿调剂,让急需土地的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补贴其他地方政府财政,换取用地指标。
增加供给是在不抑制经济增长动力的情况下,应对通胀的解决之道。房改以来,房地产行业在十年的高速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次,希望它能化险为夷,重建繁荣。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宏观经济陷入两难增加土地供给可缓解困境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