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

信息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第1张

信息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第2张

1.信息时代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
1.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工程造价管理的数据处理量不断增加。

以北京为例,奥运会带来的项目投资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800亿,体育设施建设170亿。其中,奥运村项目占地80hm2,建筑面积47万m2,包括公寓、娱乐场所、餐厅、医疗设施等设施。如此庞大的项目,如此巨大的投资,无疑对项目成本管理提出了挑战,传统的被动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项目需求。

1.2工程造价信息对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的影响越来越大。

工程造价形成的特点(如金额大、动态性、风险性等。)决定了对其管理和控制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也就是说,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和控制,需要大量的信息,只有在充分掌握和分析相关信息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项目成本的动态控制。同时,进入市场是工程造价形成的必然方向。现行的工程定额管理必然会被量价分离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法所取代,也需要建立以市场竞争为主、政府定额为导向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这种机制一旦形成,除了少数政府投资项目外,大部分项目将不再受定额的限制,而是以市场为基础形成更加合理、准确、动态的工程造价。诚然,人工收集原始的市场信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的需要,当前的成本管理也必然要做出相应的市场化和信息化的调整。

1.3工程造价管理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日益增多。

如建委、计委、税务部门等与项目的立项、审批、核算等业务直接相关的政府机构,也必须在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市场化的基础上,处理大量不断变化的数据,这意味着他们的管理也需要做出相应的信息化调整。

2.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与分析。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工程造价的市场化形成和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其发展的必然。纵观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静态管理难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

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仍然实行以静态定额为核心的管理,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虽然,地方政府也公布了限价等更能体现市场规律的材料指导价,有的还在定额中提出了“市场价”和“竞争率”的概念,但这些措施在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快速变化面前,不仅捉襟见肘,不堪重负。主要有两种表现:

静态定额

定额的编制一般需要2 ~ 3年,其参考价格有一定的时间限制,难以全面反映市场的变化。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其准确性、科学性和参考性。就目前的现实而言,绝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统一的标准和刚性的定额,难以突出企业间的差异,难以显示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成本的动态控制只能停留在“挣值原理”等诸多理论层面,其“控制”只是工程过程的记录。

2.1.2缺乏解决方案和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目前还缺乏必要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和途径。《招标投标法》已经提出了“中标”的概念,但是大部分施工企业在投标方面仍然没有实质性的分歧。同时,一些企业出于某些需求,以极低的价格中标。但由于自身实力不足,出现了偷工减料、推委、扯皮等诸多现象,也为工程质量留下了隐患。日益现代化的建筑规模必然要求复杂的社会分工与合作,也要求更高层次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这无疑对负责具体生产管理的项目部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实现项目的成本、进度、质量控制?如何实现每个具体目标?如何协调和管理整个项目?除了必要的先进管理理念,现代技术手段也是必要的。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信息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