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第1张

农村劳动力调查报告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举报不再是一件稀罕事。通常,报告的内容很大,篇幅也很长。我相信很多人会觉得写报告很难。下面是边肖收集整理的劳动力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劳动力调查报告1

根据省就业服务局《关于重点监测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的通知》,北湖区石盖塘镇采取如实填写《重点监测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表》、与村干部座谈、与在家务工的村民个人沟通、电话调查个体外出务工人员基本情况等形式,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类型、就业方式、就业区域、就业收入等进行了一系列调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增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向在家工作的农民和农民工提出了建议。简要分析如下:

盖塘镇位于郴州市南郊,是北湖区“城郊新城、工业重镇、经济强镇”。镇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入全市十强镇。全镇有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11950人,其中农村居民9406人,城镇居民254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2343人(16岁至60岁)。劳动力年龄结构为:16-20岁180人,占7.6%;20至40岁的1506人,占64.2%;40-60岁的劳动者有657人,占28.0%。知识结构:初中及以下学历1533人,占65.4%;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800人,占34.1%。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几个特点

1.它有很强的裙带关系。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是通过亲友介绍或引导实现就业,而通过政府或专业中介组织组织的劳务输出转移的人数相对较少。特别是年轻劳动力的流动周期长。一些农村青年彻底脱离农业生产,长期从事流动就业。流动5年以上的,约占农民工总数的3%。

2.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北湖区石盖塘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遍布全国,但流动地区相对集中在珠三角和郴州市。随着北湖区石盖塘镇镇经济的壮大,宇腾化工、宇翔面业等企业扩大生产,镇上就业的农民工增多。

3.它有明显的兼职业务。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保留了土地承包权,加入了外出打工的大潮。农忙的时候他们种地,农闲的时候出去打工做生意,属于工农业转移。

4、仍然主要从事纯体力劳动。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5.4%。由于他们素质低,技能单一,这与就业市场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形成反差。他们空外出打工的时间逐渐减少,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风险大的行业。

5.从单纯的农民工转变为个体私营业主。一些农民工通过多年从事管理或技术工作,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累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回到家乡创办经济实体,真正发了财。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仍然盲目。改革开放以来,自愿转移一直是农村劳动力外出的最重要方式。同时,由于基层就业信息网络不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信息渠道和就业指导,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农村劳动力的无序流动,加大了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对劳动力进行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和统筹城乡就业的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给输入地的社会治安、城市交通、住房建设和计划生育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2.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比较低。调查显示,农民工整体收入较低,其中月收入在800元以下的有572人,占农民工总数的24.4%。80-1500元,占63.1%;500元以上的有284人,占12.1%。同时,他们的工作也不稳定。调查显示,总农民工中有38%的人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62%的人在两个以上的地方工作。

3.农村劳动力就业没有完全可靠的保障。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和政策障碍。比如,在就业机会方面,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在社保和劳保待遇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法律保障和有效监管,农民工的社保和劳保待遇不仅远低于城镇职工,而且得不到保障。农民工中,89.6%已经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部分不规范。64%的人参加了养老保险,少数参加了工伤保险。近年来,虽然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要完全落实还需要一段时间。

4.素质低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别是转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为低学历者多,高学历者少;体力偏高,专业训练较少。受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低下的客观条件影响,农村劳动力难以进入更高层次的产业,转移领域越来越窄。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1.完善制度,不断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加强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软硬件建设、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和村级信息联络员队伍建设,努力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市场为导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和管理体系,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同时,要完善政策支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将土地承包权和养殖经营权分开;支持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实行城乡均衡就业、平等就业;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使农村劳动力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并逐步过渡到统一的城乡劳动者社会保障制度。

2.搞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首先要进行思想引导。引导农村劳动力不要盲目挤进大学大门,要知道职业技能教育也是很好的谋生之道。其次,要加大培训力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界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政府和劳动培训机构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体系,根据市场需求扩大社会办学范围,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电视教育、函授教育等各种继续教育项目,鼓励和帮助农民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学习和掌握新技能。

3.筑巢引凤,努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近年来,北湖区石盖塘镇吸引了一批企业落户北湖区石盖塘镇,吸纳了不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如宇腾化工公司安置农村劳动力561余人,宇翔面业安置农村劳动力519余人,全镇约1080人被园区企业吸收安置。今后,要创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努力扩大二、三产业发展空,增加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支持县域外投资企业和各类民营、个体经济发展,鼓励有一定资本基础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给返乡创业者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机会。

4.做好服务,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首先,要联合司法部门加强劳动法、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提高广大劳动者的自我防范能力。其次,要积极争取驻外办事处的支持,以各种方式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建立相应的管理和服务组织或机构,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就业跟踪服务。针对农村劳动者,从而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如劳动争议、劳动纠纷、突发事件处理等。

劳动力调查报告2

一、农村劳动力培训存在的问题:

XX农民工培训与就业需求脱节。外出就业前,大部分农民基本不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技能培训的专业设置以供大于求的服务类专业初级人才为主。而日益壮大的制造业急需的技术类专业却少之又少。重学历轻技能培训的观念还很重,基本没有免费的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培训部门只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很少与企业的生产和用工需求相结合,很难调动农民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XX农村劳动力培训时间太短。有识之士指出,一个农村劳动力要真正摆脱传统思维,掌握一门实用技术,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但现实情况是,培训单位在实施免费培训时,一般会将培训压缩在3-5天内。由于培训经费有限,很多地方通常选择3天讲授理论知识,删除了关于实际操作的实践培训,导致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不到位。如果这些农民工想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实现技术和知识。由于实际培训效果不佳,很多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难以达到相应的收入预期,转出返乡务农的情况时有发生。XX农民参加免费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很多农民缺乏主体意识,把培训当成“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由于农民在培训期间的收入无法得到保障,且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普及的实用技术,农民参加免费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在培训上,需要社会各界不断宣传教育,才能使农民真正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观念转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如何做到“就业与市场互动,培训与增收双赢”,是培训需要实践的课题。

1.转变就业观念。预算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引导农民工树立培训理念,做好上岗前的培训工作,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大力培养“蓝领”人才,鼓励农业青年人口向以技术操作工为主的蓝领人才发展,解决全社会的就业矛盾。

2.做好现有农民的培训工作。存量农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培养和提高种粮农民的素质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要增加农民收入,教育资源的投入是主要手段。对存量农民的教育要结合现代教育手段,编写农业科普教材,录制专题节目,在广播电视上播放,开展农业普及教育和宣传,向农民提供信息,帮助他们学习新知识,应用新技术。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群体素质,才能更快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农民工三方分担成本的培训机制。政府整合现有培训资源,依托劳动职业培训中心,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职业中学、技工学校、社会力量办学等职业培训机构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承接农民工职业培训。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机制,由用人单位向当地劳动部门提供技工需求信息,由劳动部门整合,职业培训机构根据“订单”要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开展培训,然后整体发送给用人单位。XX建立劳动技能培训实习基地。在劳动技能培训中,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建立实践基地,在实践基地中展示现代制造技术和现代服务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知识的现场示范操作,让学生既有理论知识,又懂科学原理,操作起来更加实际,促进培训技术成果转化。XX积极借鉴外来农业人口培训和转移的成功经验。加强农业人口的教育培训,实行“双元制”教学,让孩子从小既学文化课,又学实用技能。

劳动力调查报告3

1。整合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

设一个县级领导为组长。协调全县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充分整合现有农民技能、就业创业、科学实用技术、阳光工程、人人技能工程、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畜牧养殖、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食用菌种植、经济林管理等内容资源和技术力量,以及以教育、科技、经贸、人社、农林、药学等部门为成员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领导小组。形成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各部门培训基地中心、各乡镇农业技校为网点的农民培训网络,加强各乡镇农业技校农民培训师资力量,根据季节和市场特点制定培训内容,定期开课,分批开展长期培训,充分发挥培训平台作用,全力打造现代化新型农村劳动力。

2。全方位扩大农村劳动力

培训渠道。充分依托电视广播、移动通信、互联网等现代媒体优势。给农民送去农业新科技、新技能、新知识;组织技术力量培训,广泛深入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巡回下乡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为农民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优质服务,彻底消除各类技术难题;充分发挥农广校、农技、植保、林业等部门的作用,明确各部门的培训任务和目标,加强监管,注重培训效果,努力打造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格局,确保农民学得方便、学得轻松、学得全面。学了以后会学,会用,用了以后会发财。

3。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形式。

技能培训与享受农村低保、宅基地审批、生育指标审批、扶贫贷款审批、“一村一品”等惠农政策挂钩。推广、颁发结业证书,扩大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覆盖面;实践教育培训达标。坚持用人单位持证上岗、用人唯才的原则,从源头上增强农民的培训意识,形成全社会重视技能培训、依靠技能致富的巨大氛围。

4。加强对农村新一代青年农民的培训。

针对青少年知识结构新、接受教育能力强的特点。特别是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新兴产业培训,加强对青年农民的思想道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科技文化、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综合培训。他提高了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增强了青年农民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保证了自己能够进入市场,拥有市场,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有所作为,从而达到创业致富的目的。

5。将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农民教育培训是一项关系全局、战略和长远的重要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将为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农民教育培训量大面广,任务繁重,也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只有将农民工的培训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才能保证培训的长期性。采取上拿一部分,县财政下拨一部分,涉农部门筹集一部分,农民工出资一部分的方式,为培训的长期有效开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

s("content_relate");

【农村劳动力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农村劳动力流失调查报告07-28

农村劳动力就业调查报告11-18

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抽样报告11-20

当前农村劳动力培训模式08-14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

农村产权调查报告12-22

农村贷款研究报告12-23

06-21农村用水调查报告

最新农村调查报告08-25

08-16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05-29农村学校调查报告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