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调研分析报告

劳动教育调研分析报告,第1张

劳动调查分析报告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举报的频率呈上升趋势,大部分举报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写的。我们应该如何写报告?以下是边肖整理的劳动教育调查分析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劳动调查分析报告1

Xi·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会议上提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应该重视的重点,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非常重要。因此,教育建设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新时代,现代大学生往往缺乏劳动意识。究其原因,是现代大学教育偏重于理论知识,忽视了劳动精神的培养。同时,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从小溺爱孩子,大学生从小就养成了“张口有饭吃,伸手有衣穿”的坏习惯。这种习惯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淡化,但很难完全消失,这说明大学生缺乏劳动精神。5月1日至5月4日,对17级、18级、19级师生进行了劳动教育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一、大学生劳动观念现状

我们学校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5后,大部分都是生活状态,衣不蔽体,张口闭口。从小学到大学,劳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此外,目前我国的道德教育中缺乏这样的教育环节。学生在校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小时数比例远远低于在校总小时数。学生中也有一些坏习惯:

1.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尊重学校保洁和勤工俭学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室墙壁和课桌上的脚印和涂鸦在学校随处可见。纸屑和垃圾随处可见,食堂里还有成堆的剩菜剩饭。很多学生无视父母的辛苦,大手大脚,大手大脚,互相攀比。

2.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淡薄。很多大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劳动活动中偷懒,不愿意做一些必要的劳动,比如个人卫生。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在学校期间没有打扫过宿舍和教室,很少打扫自己的衣服和被褥,假期回家时也不愿意帮助家人分担家务。他们的劳动意识淡漠,表现为学习懒散,旷课,甚至考试作弊。

二。原因分析

1.从家庭的角度来看,独生子女政策和学业竞争的压力导致家庭教育对劳动的忽视。学生在家基本不参与家务劳动,家长也不提倡孩子参加劳动锻炼。父母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他们好好学习,什么都不用做。

2.从学校层面来说,没有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很少培养劳动观念和习惯。

3.从社会角度来说,学生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观念。一些学生受到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有同学认为混文凭只要成绩好就行,不需要有积极的劳动意识。学生之间的竞争只是分数的竞争,没有人会去争夺劳动的积极性。同时受一些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影响,导致看不起体力劳动,看不起劳动人民的现象。

三。学生对劳动教育意义的理解

通过调查,学生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新时期全面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有所了解,但了解不多。学生们普遍认为,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一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应环境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感恩的意识、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他们的责任感。对参与社会竞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关于发展学校劳动教育的建议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小事做起,认真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养成教育,以合理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帮助自我管理能力差、艰苦奋斗精神弱的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严谨求实的艰苦奋斗作风。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

2.加强劳动教育。第一,加强劳动观念教育。劳动观念作为人们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进行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最直接的创造者。国家和人民是分不开的;爱国就是爱人民,爱人民就是爱国家。这是爱国的基本含义。第三,开展劳动技能教育。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劳动技能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劳动技能教育不仅要通过劳动理论教育,还要参加适当的劳动,让大学生学会各种劳动的实际操作规则,从而保证劳动的安全和质量。

3.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品格。

教育要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发展的形式应该多样化。通过社区义务劳动、三下乡、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军训、勤工俭学等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在实践中培养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大学生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健康向上的品质,锻炼他们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比如根据专业特点,发明、实践、装修校园,利用学校资源,开展社区义诊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清洁、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和学生认领绿色植物或“责任田”,并好好照顾它们。大力开展与劳动相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开展手工制作、班级编排、室内装饰、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技能展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关注每一次劳动的成果,并在班里展示成果,激发大家的劳动热情,创造火花,体验活动的乐趣。

4.完善劳动教养制度。

建立健全劳动教育制度,使其更加规范化、日常化、习惯化。学校根据劳动教育的需要,制定劳动教育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指导和实践教学,对未能完成布置的劳动事务或工作质量低下的学生,需要进行批评或处罚。

劳动调查分析报告2

1。前言:为了解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真实情况,西昌市川兴小学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调查队随机调查了120名学前班至六年级学生,访谈了32名家长,并与该校12名教师进行了交流。这个调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劳动意识;第二,劳动技能。结果,调查组大吃一惊。80%的学生对劳动漠不关心,65%的学生缺乏基本的劳动技能。

二。调查过程:

(1)发放问卷调查。

问卷分为两种:学生和家长。

1.学生问卷

主题如下:

(1)、是否掌握洗衣服、扫地、做饭等家务劳动的技能?

(2)你是否掌握了最基本的农业种植和养殖技能?

(3)你是否主动或在父母的指导下做家务和简单的农业生产?

(4)在校期间是否自觉参加并完成自己的劳动任务?

2.家长问卷

主题如下:

(1)你安排孩子做家务和简单的农业生产吗?

(2)有没有教孩子必要的劳动技能?

结果:发放学生问卷325份,回收有效问卷317份。发放家长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份。结果,263名学生表示从未想过主动参加劳动,190名学生表示不会做家务,没有掌握农业生产的相关技能。90名学生的家长表示,他们从未安排孩子做家务,更不用说参加农业生产,也没有教孩子相关的劳动技能。

(2)调查访问

调查组从学前班到六年级随机抽取了120名学生,访问了32名家长,并与学校的12名教师进行了交流。情况并不乐观,这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惊人的相似。

(3)网上查询

调查组怕以偏概全在网上搜了一下,发现目前我国劳动教养的地位低下,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学校、学生和家长都自觉不自觉地忽视和轻视劳动,导致学生劳动意识淡漠,缺乏基本的劳动技能。

三。原因分析

按理说,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劳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众所周知,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劳动进化的结果。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基于上述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古今中外许多有识之士都十分重视下一代的劳动教育,把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视为己任。高尔基说,“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是劳动和人的巧手创造出来的”;“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生活”(卢梭);“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马卡连柯语)...由此不难看出,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点,是我们党和政府一贯的教育方针。《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并逐步使之制度化、系统化。

客观地说,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劳动教育。我国的劳动教育不应该是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不容乐观的现状。追根溯源,笔者认为制约劳动教育的因素是应试教育、校园安全和家庭教育。我们现在的教育主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只要考试成绩高的学生都是资优生,有才华的人;学校怕学生发生安全事故,不敢也不想给学生劳动教育,更不敢组织学生劳动;不得不说的是,由于计划生育,每个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所以父母容易出现溺爱情节,把孩子当成“小公主”、“小皇帝”。

正是由于学校、社会、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导致下一代的劳动意识严重扭曲,劳动技能严重缺乏。但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没有正确的劳动意识和基本的劳动技能,必然会被社会淘汰。广义来说,如果我们的下一代如此无能,作为一个成人社会,我们会感到脸红,失去希望。

四。解决方案和对策

基于以上原因,调查组一致认为,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努力,让孩子从小树立劳动意识,掌握基本劳动技能。

怎样才能达到上述目的?

(1)从学校层面,应做好以下工作:

1.让学生从小树立劳动意识。

学校应利用班会、升旗仪式等。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让最光荣的劳动观念深入人心。

2.建立合理的劳动技术课程体系。

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结构的安排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情况和学校的实习基地,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爱好和兴趣,形成合理的劳动技术课程体系,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3.从实际出发,建设实习基地。

劳动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时间从事劳动实践活动。这就要求各学校根据开设的劳动技术课程和标准,建设配套的劳动技术专业实验室和劳动技术教育实习基地。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学科齐全、素质较高、一专多能、相对稳定的劳动技术课专兼职教师队伍,是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师资的来源有:一是让一些有一定专长的文化老师教劳动技能课;第二,选派部分教师参加相关科目的培训学习后,兼职做劳动技能课。只有加强劳动技能课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保证劳动技能课的教学质量。

5.加强劳动技能教学管理。

提高劳动技能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必须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到行政有人管,业务有人管,主要是提高劳动技能教师的思想水平。技术教师必须杜绝不安排实践课的“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改变实践课“老师讲,学生听”和“老师做,学生看”的简单教学模式。为了保证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有必要形成有效的职业教育评估手段。考核内容应包括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四个方面的考核。同时要注重以平时表现、动手能力、对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作为考核原则。

(二)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应做好以下工作:

1.家长要重视劳动教育。

家长要以身作则,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让孩子从小树立劳动意识。不要宠坏孩子,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要用社会生活的事实、社会发展的历史、家庭和社会的事例等告诉孩子劳动的重要性。,让孩子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劳动的光荣和伟大,不爱劳动的人是没有前途的。

2.教孩子一些劳动技能。

劳动也需要一定的技能。家长要教给孩子一些劳动程序、操作要领、方法和技巧。在孩子临产的过程中,家长要给予指导。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哪怕这个进步很小,家长也要给予鼓励,让孩子通过劳动体验到快乐和幸福。

3.注重实际锻炼。

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应该通过劳动实践来进行,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如果父母平时不参加具体的劳动,那么孩子是不可能热爱劳动的。所以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参加劳动实践,千万不要心疼孩子。当然,劳动的内容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过渡。一开始就让孩子做高难度劳动是绝对没有必要的,这样会挫伤孩子劳动的积极性。

4.尊重孩子的劳动。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需要家长加强。但是,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要简单地把孩子当作劳动力,不要把劳动当作惩罚孩子的手段,不要过度地用物质和金钱来强化孩子的劳动,而是要通过表扬和鼓励来做到这一点。在孩子劳动的过程中,要给予更具体的指导,鼓励和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让孩子从劳动中获得快乐,让孩子牢固树立劳动意识,强化热爱劳动的习惯。

5.用方法“强迫”孩子工作。

当孩子不想工作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能容忍,一定要想尽办法让孩子工作。父母应该明白,不管孩子喜欢与否,他们都必须工作。一个不会工作的人,会萎缩到失去自我。这样的孩子注定是不幸福的。

综上所述,调查组认为,只有坚持家校联动,切实开展德、智、体、美、劳五育,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孩子的劳动意识,从小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我们的社会才有希望。

劳动调查分析报告3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必不可少,对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和劳动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校在县教体局和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将劳动课程纳入校本科研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认真实施以场地建设为载体的劳动教育。具体方法如下:

一、多措并举建立劳动实习场所

1.依托校园土地资源,搭建学生劳动平台。

近年来,我们对全镇所有学校的校园空进行了调查、测量和有效整合,并组织师生进行回收利用。他们有的种蔬菜,有的种花生。有的种上了果树,各校利用劳动课和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又使学校创收增收,对办学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

2.与校外农业企业对接,建立劳务合作。

为了更好地拓展户外工作场所,给学生更好的劳动实践机会,我们通过镇政府与学校周边两大农业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将企业的生产基地打造成我校师生劳动实践的场所。一是与张弓镇生态葡萄园合作,定期组织学生修枝、打叶、扫地、摘葡萄、包装。二是与红土研究所农业农场合作。我们派师生去学习他们企业的劳动技术,然后根据企业的要求和安排,为他们的茶场采茶、洗茶。给橘子田覆土、摘橘子、称重包装,给杨梅田除草、摘李子。

3.寻求当地政府的支持,开辟新型职场。

最近,我们通过努力赢得了镇党委和当地人民的大力支持。为了发展学生的劳动实践场所,镇领导从张淼学校围墙外划出三亩地供我们师生建设蔬菜基地,并指派附近的农民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帮助我们犁地。该项目的实施将对加强我校师生的劳动实践,改善他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劳动助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s2/]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劳动实践的效果,充分发挥劳动实践的育人作用,使这项工作常态化、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我校成立了学校劳动实践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下设劳动教研组和学科组,按场地分班级划定劳动区域,每个区域指定负责人和指导老师。另一方面,建立了劳动实践评价机制和实践经费保障机制,制定了劳动奖惩办法、劳动安全制度、劳动课程岗位职责,要求工作有计划、阶段有总结、过程有记录、活动有安排。

2.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

劳动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课程的设计和管理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实现劳动育德、劳动开发智力、劳动健身、劳动乐趣、劳动美容的综合教育效果。为此,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精心建立制度,精心安排,严格执行每一项实践。第一,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学生在劳动中领略劳动的果实,感受劳动的伟大,在每一餐饭中知道努力的真谛,在劳动中培养勤奋,陶冶情操,感受荣耀。二是从教育入手

从农业的高度,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结合其他课程的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智慧,增长见识;三是充分发挥劳动课的锻炼功能,把握劳逸结合、劳思结合的规律,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第四,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快乐兴趣,让学生在劳动的成功中享受快乐,在劳动的成果中品味喜悦;第五,要在劳动实践中设计曲线美、形象美、节奏美、成功美等动态情境,增强学生对美的理解。

只有把劳动实践活动与学生德、智、体、美、乐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劳动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其巨大的教育功能。

建设劳动实践场所,有效发挥劳动教育功能,是一项意义重大、任重道远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校的工作才刚刚起步,但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当地群众的大力帮助下,在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劳动实践教育工作一定会稳步推进,不断发展。

s("content_relate");

【劳教调查分析报告】相关文章:

劳动调查报告03-30

022劳动教育调查报告03-23

03-19小学劳动教育调查报告

学校劳动教育03-19调查报告

教育发展调查报告03-29

2022年小学劳动教育调查报告03-23

劳动教育调查报告03-19

大学生劳动教育调查报告03-22

教育调查报告(总论8篇)03-29

高校劳动教育调查报告(总9) 03-26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劳动教育调研分析报告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