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漂浮着历史烟云的意大利

走近漂浮着历史烟云的意大利,第1张

走近漂浮着历史烟云的意大利,第2张

当我走近漂浮着历史烟云的大都市米兰、神秘的维罗那、水城威尼斯,带给我的竟是一阵阵震惊、感叹,是文字难以表达的那种……

  大都市米兰:见证了艺术的风雨沧桑

  如今说起大都市米兰,不只是艺术的摇篮和天才的故乡,也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博物馆或的古遗址的见证地。米兰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工作方式、表现的方式,一种创作文化和对存在的理解方式。

  也许是喜欢听“美声唱法”,我抵达米兰后第一站来到了斯卡拉歌剧院,几百年来,这里已是作曲家、歌唱家及指挥家接受考验,受到正式认可一举成名的地方。1926年4月26日,当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在斯卡拉首演浦契尼最后一部歌剧《图兰朵》时,当剧中称作柳儿的婢女出殡完毕,突然托斯卡尼尼停止了指挥,转身对观众说:“在这个地方,浦契尼放下了他的笔。”使在场的人无不受到感动与震撼!《图兰朵》的第三幕之二重唱开始至终曲,是由另一位作曲家阿尔方诺完成的。今天,全世界有多少梦想成为帕瓦罗蒂式歌唱家的年青人涌向意大利,涌向米兰拜师求教。

  当然,在这里人们多谈论的还有米兰圣宠之母圣玛利亚教堂内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达芬奇于1496年着手创作这幅巨作,用的不是油画法,而是一种强胶书法,他画在准备繁复的双重石膏层面上,但禁不住潮湿的侵袭。早在1568年已隐约看到耀眼的斑点,湿气伤害到画的薄膜使之脱落。后有人多次企图修复,可惜都是弄巧成拙。1943年这幅位于教堂内餐厅的“最后的晚餐”,在空袭中餐厅完全被炸的情况下,竟奇迹般地保留下来,令人们思考的是这是偶然?还是必然?宗教的一个核心焦点是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对于“天堂”、“地狱”、“轮回”,老百姓认为是真的,哲学家认为是假的,总统们认为是有用的。毕竟无从证实、证伪,因而也就永远有“最后的晚餐”。

  尽管在米兰逗留时间有限,我还是去了斯佛尔扎城堡,现城堡内有巨大的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众多杰出的艺术作品中,隆达尼尼圣母悲痛雕像是其中之一,这是米开朗基罗的最后一部作品,就为此雕像他一直工作到他去世的前一天。显然地这尊雕像还没有完成,圣母与耶稣二人的形像筋疲力尽地最后一次拼命的拥抱在一起,这部杰作是极现代的,摆脱了它的时代,离开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构思,它超越了形式上的表达而迈入了只有精神上的表达。真正的伟大的艺术家为追求精神上更符合自己精神世界的表达,付出了多少痛苦!像贝多芬晚期的钢琴奏鸣曲,充满了大悲。

  神秘维罗那:走出了罗米欧与朱丽叶

  其实这原始的维罗那早已消失在时间的迷雾之中,至今人们仍不知为什么这座城市叫维罗那。古罗马人什么时间占领该地已无从查起,但公元一世纪维罗那已成为罗马人重要的军事、商业、文化基地。滂斯卡里机罗桥下流淌着千年阿地哥河,我站在桥头眺望维罗那城远景,美丽中含有着时间的残酷和历史的无情,多么轰轰烈烈的事业都将被时间吞蚀得无影无踪!

  据说维罗那是莎士比亚创作的“罗米欧与朱丽叶”原发地。但有专家都做过深入的研究,没有迹象证实有莎剧中的卡布雷第家族的存在,只有一个叫达。卡陪罗斯家族确有其存在的记载,并且这家的房子如今被称之为“朱丽叶的故居”。来自全世界的游客们到这里来缅怀朱丽叶,他们都相信,这里曾是朱丽叶的家。

  徜徉于此我步入院内,首先看到那的阳台,悲剧中朱丽叶与罗米欧约会的地方。今天阳台已成为爱神的象征,人们都在阳台上留影。楼下有一座朱丽叶铜像,她的右*显得十分光亮,因为几乎每一个游客都要摸一下,传说会带来爱情、好运。男人希望遇到象朱丽叶这样的忠贞美人,女性渴望结识如罗米欧式的梦中丈夫。

  在朱丽叶故居,我驻足凝视,感受700年前的悲剧所遗留的那种气息之后,出门向罗米欧的故居走去。 罗米欧寓所外观象城堡,坚固而朴实,离朱丽叶家不远。罗米欧所属的蒙泰基家族似乎比朱丽叶的卡布雷第家族在历更具存在的真实性。但可惜这里不对外开放,人们只能从外观注意到故居的罗马式与哥特式混合的建筑风格。我在罗米欧的故居外没看到一个游客来此,这里象是被忽视了。

  经几位当地人指点,我终于找到了这对恋人的殉葬地──“朱丽叶墓穴”。不大点儿一个院子,中间有一口老井,四周是平房,南房有地下室。我走下去,猛见一空花岗岩石棺静静地摆放在地上,铁窗外微暗的光线照着石棺,反射出一种十分悲凉的青光。这座石棺在历很早就是人们朝圣的目标。我望着这凄凉的石棺,心想,难道这真的就是当年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殉葬地?这就是他们为了追求的爱情的结局之地?700年弹指一挥而逝,窗外早已换了人间。

  水城威尼斯:保留了独特的原始风貌

  或许是威尼斯太有名了,当我抵达威尼斯后,第一印象就是这犹如海市蜃楼、船的城市,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到处是人与水。但随着乘客坐名叫宫多拉小船走向城市深处,“湖同”里愈来愈安静,常常又空无一人。古老的居民住房,外观有意保持原始模样,但内部装修现代。聪明的威尼斯人,今天靠古人、靠地理位置、靠城市风格,走向盛世21世纪。

  曾在电视里见过的圣马尔谷广场,身临其境,更觉其气势非凡,给人印象极深。几百年前的大草地,如今已成为世界最美的广场之一。广场上络绎不绝的游人喂着成群的鸽子,甚至鸽子常飞到人们手上吃食,加之露天轻音乐队的伴奏,古典咖啡厅及商场,构成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和谐景象。广场的地面以17世纪的白色石头装饰,两侧围绕着两座壮严的古公署和新公署,它们曾是古代政府所在地。当然,最的还是圣马尔谷大殿,这是一座保存圣人遗骸的教堂,修建于11─15世纪。这座大殿以其拜占庭式的金饰、哥特式的尖顶、罗马式的穹拱和伊斯兰式的园顶,使人联想起不同时代的风格。按理说,建筑、服饰、艺术与音乐,“大杂烩”是最忌讳的。但在圣马尔大殿的宏伟似乎压倒了一切“偏见”,无人敢在这里指责大殿风格的不统一。

  留在记忆中的还有那条离大殿不远贯穿威尼斯的水道,被称为大运河,河上最闻名的是利阿托桥,在上面眺望大运河秀丽的风光,已成为画家和摄影师们经常光顾的地方。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另一座桥──叹息之桥。因为此桥连着督纪王宫和15世纪修建的监狱,被判刑者走过桥透过小窗最后看一眼威尼斯而发出沉重的叹息,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

  可以说我在意大利的所见、所闻、所悟,包含着某种郁闷与无奈,但是我希望生活还是应积极向上的,就如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最终是启示人类去更加勇敢地追求爱情,追求更美好的人生一样。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走近漂浮着历史烟云的意大利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