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IT治理结构走出信息化制度黑洞[2]

完善IT治理结构走出信息化制度黑洞[2],第1张

完善IT治理结构走出信息化制度黑洞[2],第2张

据统计,在对ERP系统的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公司中,能够在预定的时间和预算内开通的几率等于零。原因就是很多企业缺乏有效的、基于绩效评价的过程控制。对于类似于ERP这样复杂的项目,如果在一次性投资后缺乏有效监控和评价,缺乏有效机制保障信息系统投资的实际投放和效益反馈,陷入信息化应用的“泥潭”就不可避免。

  除此之外,信息化项目评价缺乏可具体参照的标准,也是导致项目陷入“泥潭”的根源之一。尽管项目通常会经过前期立项、可行性研究、预算审查、招投标、专家评议,到项目中期的规划会议、选型会议、技术方案研讨会,再到项目结束时的测试、验收、总结、评奖等阶段,然而在回答信息系统项目有多大价值,或者能对企业绩效产生多大贡献的时候,通常只能用工作效率提高,业务处理速度改善,使用更加方便,资料更易于更新等模糊指标来回答。然而,就信息化项目相对于企业的战略地位而言,其价值并非简单地回答“要不要上”这样较为概括的问题,而是明确地回答“值不值”的问题。这就需要建立项目验收和绩效评价标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实施持续的过程管理和评价。

  没有度量,就没有管理,没有管理就没有目标的实现。如果我们没有度量和监控信息化的框架,那么,治理、IT与业务战略的一致性、价值交付、风险管理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等都将无从谈起。

  信息化管理与控制体系缺失

  今年,我国信息化的理论界和实践者普遍在反思:中国信息化二十年进程,为什么能够传承下来的东西不多?为什么一些地方的信息化建设在“前进-退回-再前进-再退回”,而无法跨越式持续发展?为什么我们做了多年的规划工作、科研工作、需求管理工作、投资预算工作、验收工作等等,现在依然还是拍着脑袋在做事?!

  “麦当劳的薯条可以做到全世界都一个味,而中国同一个店不同的人,会对西红柿鸡蛋面做出不同的味道。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把信息化过程以制度和法规的形式固化下来,这种固化下来的表现形式即是信息化管控体系。”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席陈拂晓表示,“并且,还要注意运用体系化、标准化和流程化的方法。这和我们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加以妥善保护,否则将失传的道理一样。”

  今年,在外部监管环境和业务需求快速变化的双重压力下,我国企业正为信息化管控体系的缺失,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在美上市企业的CIO对记者说,其多年来沿用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离SOX法案要求的差距很大,这主要表现在体系化、标准化和可审计性方面。即使其较好的几个管控流程,规章制度、职责说明、文档描述相对较为完善,依然无法满足审计师的要求。今年以来,不得不花费高昂的咨询费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信息化管控体系的建设项目。

  出路:IT治理成为标本兼治的良方

  为什么会出现信息化制度缺失的根本问题?

  记者采访中发现,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中国的信息化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用户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必须配备相应的管理制度;第二,更重要的是,即使用户知道了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但却不知道如何去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面对信息化建设制度安排的缺失,出路在哪里?很显然在产生上述问题的体系内徘徊,是找不到出路的,我们必须跳出来站在更高的层面找方向。

  记者发现,中国人民银行、交通银行、财政部、不同城市的信息办及大型企业用户等有关单位,都在请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进行高层面的IT治理与领导力提升内部培训,并且反响强烈。

  “我的感觉就像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列主义,终于看到我在多年工作中苦思不得其解的东西,IT治理将带给中国一场信息化管理革命”,国家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赵晓光处长在第一次听到关于IT治理介绍激动地说道。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完善IT治理结构走出信息化制度黑洞[2]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