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教学与母语再学习问题(一)

翻译教学与母语再学习问题(一),第1张

翻译教学与母语再学习问题(一),第2张

翻译教学与母语再学习问题

  朱曼华

  全国大学英语(Non-major English)武汉会议后所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86年4月第一版),只对"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有指令性的要求,但对"译"只字未提。后来有权威解释说,"译"可纳入"写"之中。因为,我国外语教学曾出现过"Teaching about English"而不是"Teaching English"的局面,所以,谁仍采用语法翻译法而不采用情景教学法、听说法或功能意念法等所谓新法就被视为背离"大纲"精神。20多年外语教学中,翻译教学基本上被打入冷宫了。把翻译视为"小儿科"或"雕虫小技",可以无师自通。为此,不少外语教师,自己也不甚重视母语的再学习,就更不关心学生的母语再学习了,甚至从来没认为这是个问题。他(她)们虽有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的学历,在外语教学第一线可以纵横驰骋、通行无阻,好不潇洒,但在涉及到外语同自己的母语(汉语文或中国语文)对比时,往往一知半解、说不到点子上,不能给中外学生以中肯的回答或深刻的印象与启迪。长期以来,不少外语教师总是以自己的外语优势掩盖着对母语的劣势、甚至无知或知之甚少。

  具体表现如下:

  至今仍不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母语,把汉语汉字视为是一种"落后"的象征,是中国语言文字发展的绊脚石、拦路虎,压根儿不相信当代海内外慎重的语言学家们所概括的关于汉语汉字的共识:汉语是智慧的语言,汉字是文字的奇峰,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1世纪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

  比如,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往往轻易地批评学生的所谓"中国式的英语"而自己却并不十分清楚产生"中国式的英语"的语言学原因。

  由于不能深刻理解自己母语的特点就无法卓有成效地指导学生的写作或翻译。不能深刻理解自己母语的特点,"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取的。这里有理由呼吁不重视自己母语再学习的传道授业者们放下自己外语优势的架子,结合外语教学的实际需要,老老实实地研究点外语教学中所必须的比较语言学问题或翻译方面所必然要遇到的理论与技巧问题。

  汉语,作为非形态语言与形态语言的诸多差异不仅不该构成学习外语的障碍,恰恰相反,完全可以"为我所用",变"障碍"为"桥梁"。如果外语教师对自己的母语特点能从语言学的角度了如指掌,那么,外语教学就会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何乐而不为之?!

  与英语等印欧语系的语言文字相比,汉语汉字是一种更为古来的语言文字。在某些起源于象形文字的书面语言文字相继消亡之后,它历经几千年"大浪淘沙"仍能葆其美妙的青春并越来越为人类所珍视,难能可贵。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却偏偏不自信自己民族所创造伟大语言文字是不可思议的。然而,1919年"五四运动"后,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许多开明的中国人开始介绍、引进或移植西方科技文化,以26个字母为表音符号的书面语言文字在中国也开始走红。于是,人们在抨击闭关锁国、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同时也殃及到了汉语汉字。不少人,包括大学问家、大作家等也曾认为汉字"落后"、"难学""不科学",甚至提出"汉字不灭,国将必亡"等极端偏激的口号。时至今日,这种对自己母语不自信的遗风仍很有市场。笔者曾亲自听过一位权威人士向大学生们大讲英语的优越性,而且主张中国的英语教学要与汉语汉字完全"脱钩",越彻底越好。认为英语学习中60%的错误都是所谓母语的"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造成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就只好让学生们宁肯如鸵鸟一样,故意避开母语,也决不用母语来"影响"外语的学习。这种似是而非的理论至今仍在贻误学生。中国很多学英语的学生汉译英能力较差与这种导向不无关系。

  实际上,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生,尤其是向成熟年龄段迈进的大学生或成人学员,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无法不受母语的"干扰"——这实际上说明中国学生学外语不能不受自己母语的制约,为此,与其消极地防范母语的所谓"干扰",倒不如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利用母语,发挥她的"先导作用"。事实是正因为有了这种"干扰",外语教师才能走上比较语言学之路,才会找到正确的导向,外语教学才有了针对性。多年前,外语界泰斗之一许国璋教授在一次座谈会上坦言,"我不敢说我说英语时完全不用汉语思维"(1988年中美语言文化比较研究讲习班)。可见,"与母语一刀两断"的主张实际上是在外语教学中是很难建立起来的一种"乌托邦"式的王国,在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生面前不得不败下阵来。对汉语知之甚少的西方语言学家撰写的某些应用语言学些理念未必完全适合中国外语教学的全过程。对其所谓"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理论至今仍争论不休,叫人莫衷一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中国学生用汉语思维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也是无法回避的。教师只有熟悉汉语汉字、精通汉语汉字并且只有以其为武器才能从根本上来训练、检验中国学生的语言转换或翻译等外语能力。

  汉语汉字似乎很拙笨,但它里边藏着人类思维过程中所留下的智慧符号——时间越是久远越显得璀璨。近百年来一部"肯定——否定——再肯定"的汉语汉字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在可以预见到的将来汉字不仅不会消亡而且它的科学表达意念的符号将会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同、所利用。有学者用《燕子与蛤蟆》的寓言来模拟讲英语者和讲汉语者两者的差异。"讲英语者如燕子数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讲汉语者如蛤蟆数数——'二五一十'(2X5=10)"这就是说,讲英语的人的语流语速似乎很快,好象呢喃的燕子在用"加法"说出一长串阿拉伯数字;而讲汉语的人则是用"乘法"说话——"慢中有快"——燕子要从一数到九才能达到"十"的目标;而蛤蟆不慌不忙地只说到第四个音节就达到了"十"的目标。这个寓言也巧妙地说明了联合国同一内容的文件中文版本的页面总是最少的原因。"简短明确"是汉语或中文的最为重要的特点。

  我国较早的涉及、研究汉语汉字结构的书有《周礼》、《说文解字》等经典读物,"说文"的作者许慎诠释了9353个汉字,概括了汉字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汉语汉字的"六书"(即"象形、形声、会意、指事、转注、假借")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汉语汉字"音、义、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六书"(Six Categories of Chinese Characters)不仅揭示了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文字的内在演变规律,同时对语言学家们认识、理解世界上其它语言文字也有某种意义,不可等闲视之。因为迄今为止几乎很难找到一种压根儿就跟"象形"无缘的文字体系。西语系中的第一个字母A倒过来实际上就是牛头的形象。英文的许多单词也有同汉字惟妙惟肖的可以切分的结构。如,isolate = I + so + late [isolate(使)孤立]这时英语教师也可以效仿中文教师把"解"字切分成"角+刀+牛"再加以诠释的作法,故意把这个英文单词变通为"I(am)so late"['我'(来的)'这么''晚',(觉得)'孤立'],这样,isolate一词就会变得非常容易记了。同样,也可把stubborn(其词义是"顽固的,难处理的)切分为"stub + born"再加以灵活的诠释——"'生来'就像'树墩'一样'顽固'"[stub = 树墩,残余],那么,学生就会很轻松地记住这个英文词了。英文里有大量的单词(更不必说复合词了)是可以按特定的词义进行切分的,因为任何事物的整体总是由若干部分构成的,所有语言文字也无例外。问题是教师本人是否有这种慧眼。

  作为一种拼形或写意[the picture-and-idea system of writing]的语言文字体系,汉语汉字从形式上似乎与西方诸多拼音文字毫无共同之处,其实不然,"隔行不隔理",不同语言文字之间必然有诸多可以相互借鉴的东西。一种历史悠久的语文应该有更多的东西被其它较为年轻的语文来借鉴。汉字的一大优势是它集表意功能与结构功能于一身,它完全没有任何字形或词形的变化。这不但不是缺点,而是不可多得的优点。几乎每个汉字都有其相对独立的意念,然后再去派生出在意念上直接的或间接的与该字有关的词语。如果从语文的不同层面来看,汉字的笔画相当于拼音文字的字母,汉字的独体字则相当于词素或词的自身。汉语汉字主要是汉民族在千秋万代劳动、生息、繁衍的实际交际过程中发生、发展并逐步臻于完善的。作为一种表达意念的工具,任何文字体系的形成总是滞后于口头语言的。语言文字不断地随着人类思维运动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思维的进步而进步。因此,人类的各种语言文字无不打上人类对客观世界以及人类自身的主观世界的思维烙印。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翻译教学与母语再学习问题(一)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