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的相似与交流及生活方式差异对汉英对译的影响

中西文化的相似与交流及生活方式差异对汉英对译的影响,第1张

中西文化的相似与交流及生活方式差异对汉英对译的影响,第2张

中西文化的相似与交流及生活方式差异对汉英对译的影响

  作者: 潘绍中 赫迎红

  (外交学院)

  第一部分:文化的相似与交流

  一、文化与汉英对译

  何谓文化?据专家研究,其定义成百上千。广义来说,文化可以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看,文化指的是特定人群的显形的或隐形的行为模式――这涵盖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从翻译的角度来看,后一种定义显然比较实用;因为翻译中碰到的主要困难,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就是作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的文化的种种歧异。就汉英对译而言,文化的不同之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值得译者注意研究。

  举个例子来说,有一家的美国软件公司叫Oracle,汉语居然译为“甲骨文”,显然风马牛不相及。何也?原来,oracle的英语本意是“神的启示”或“神谕”,来源于古希腊人去神庙求“神谕”的传统,后来用于比喻如同“神谕”一般神奇或玄妙的言论、食物。该公司用它做名字,当然是指其软件产品如何神奇灵妙。至于中国独有的“甲骨文”,它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被大批发现而惊动世界之时,刻有这种文字的兽骨(即“甲骨”)被英译为oracle bones,是因为上面刻有“卜辞”(即求“神谕”的经过和结果),而“甲骨文”也相应地译为oracle bone language (作为整体)或oracle bone inscription(指具体刻下的文字)。不仅如此,“甲骨文”在中国文化脱离了卜筮阶段以后已逐渐被人遗忘;而从它被重新发现以来就只给人们以晦涩难解的印象,从来都没有“神奇灵妙”的含义。可见,无论就显形意义(oracle不是“甲骨文”)或隐形意义(两者内涵之一)而言,“甲骨文”都和oracle毫不相干。如果真要翻译Oracle而觉得“神谕”作为公司名称过于文绉绉,那么,利用当今时兴的品牌音译方法,完全可以得到一个漂亮的汉译:奥拉柯尔,欧乐可……又何苦如此“张冠李戴”呢?

  鉴于文化差异对翻译的重大影响,下面就有关汉英对译中的文化因素的几个具体问题做些探讨。

  二、中西文化的相似与交流对汉英对译的影响

  1.由于人类生活的共同经历,即使像汉语和英语这样十分不同的语言也会有一些大体对应的说法,翻译中大多可以拿来使用。有的几乎完全一致,如:pour oil on fire (“火上浇油”);strike the iron while it‘s hot(“乘热打铁”);lead by the nose (“”牵着鼻子走)等等。有的大体相似,如walk on thin ice (“如履薄冰”);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plain sailing (“一帆风顺”)等等。

  然而,中西两种文化的相似只是相对的、个别的,而歧义则是绝对的,普遍的。即使上面提到的大体对应的说法,也有细微的涵义或用法上的不同,不是处处都可以照搬的。如“祝你一帆风顺。”一般应译为“Have a nice trip”(本义)或“I wish you every success”(转义)。更重要的是:千万不要搬用貌似而实非的说法。如“锦上添花”绝不可以译成“paint the lily”,因为虽然两者都有“花”,但前者指“好上加好”(虽不一定必要,却无贬意),但后者的涵义却指把美丽的百合花弄得造作,庸俗了(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与汉语“画蛇添足”一语近似)。仅就褒贬的意义而言,“锦上添花”也许可以译为“put icing on a cake”(“在蛋糕上加糖花”)。不过,由于英语不尚用典的文化特色,如下的汉语句子“我常觉得在别人的喜庆中锦上添花容易,在别人的苦难里雪中送炭却很困难”还是译成比较直白的英语为好:“How easy it is to add to somebody‘s joy, I often think, and how hard to lend a helping hand in times of distress!”这又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中西两种文化的歧异是绝对的,普遍的。

  2. 文化的交流或传播必然带来大量的“引进词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改造了引进国的语言。这在世界文化、语言屡见不鲜,而在我国近150年来的近、现代,也是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这就容易给人们带来“引进词语”和它们的原词等值的印象。应该说,这种印象是有道理的,例如现代汉语中的“经济”不再有“经世济民”的古典意义,而与英语economy大体等值;“的士”(taxi)之类音译词同样在现代汉语中大行其道。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种文化引进外来词语,不仅为其可取性所决定(即有无引进的必要与可能)而且还会按照自己的规律来引进改造。在以形意词为词汇主干的汉语中,它虽然不排斥音译的办法,但在可能和有效的范围内,总是倾向于意义的做法就于英语不同。例如在引进democracy和science这两个概念时,由于“格致”之类旧词语不能有效地表述这些新概念,曾音译为“德模克拉西”和“赛因斯”。但是,一旦这些概念走向群众,音译便难以为一般人理解,最后还是被比较符合形意词特点的“民主”和“科学”所取代(如同“经济”一样,它们也是经过日语汉字引入中国的)。一般来说,现代汉语中音译的“引进词”,只有它们比意义更有效(即更准确、更简洁)时才能继续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甚至可以直接引进外来字词(如SARS)或以外语字母开始的词语(如X光)。

  对译者来说,更要紧的还是:一种文化引进外来词语还必然会按照自己的规律对其加以改造,使其为己所用。这样一来,这个引进词就必然会在某些方面与原词产生歧义,因此,如果再译回原词,就有可能完全不对了。仍以“的士”为例,按照汉语的办法,它被省略为“的”,从而可以说“打的”(take a taxi)、“面的”(minibus taxi)、“的哥”(cabby)……显然,在汉译英时,这些都不可能简单地予以直译。一般说来,引进时间越久,内涵越丰富,使用面越广,引进词语被改造、就越不可以把两者等同起来。例如“文化”一词是通过日语汉字从英语culture引进现代汉语的;它已失去“文治教化”的古典意义,但它在汉语中的发展却按照中国的需要和汉语的规律进行:一方面,它保留了与原词大体相近的意义,如“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文化艺术”(culture and art)、“文化活动”(cultural events)……;另一方面它却增添了许多富有中国特色的用法:“文化人”(man of letters, literati)、“文化程度”(level of education)、“学文化”(learn the three R‘s)、“文化班”(literacy classes)……以致与原词大异其趣的“文化衫”(T-shirt with words or designs printed on it to show a cultural attitude or mentality)!

  不仅如此,说“文化”是从英语culture引进的,也只是说它引进了原词为当时中国文化所急需的主要意义,因此,英语culture的众多其他意义也是不可以用汉语的“文化”来翻译的,如:a cultured gentleman(有教养的绅士),a cultured pearl(人工培育的珍珠),peony culture(牡丹的栽培),tourists in search of culture(附庸风雅的游客)――英语有贬意,而汉语“文化”无。

  上述情况同样存在与英语对某些汉语词汇的引进上,如汉语“纸老虎”用于形容某种貌似强大而实际软弱的事物,引进英语后也产生了新的含义:

  “The government's plans for high taxes on private wealth have been delayed for so long that most people now consider them to be paper tigers.”

  把这句话译为汉语时就要注意不可套用“纸老虎”一词,因为它在英语中已有了“虎头蛇尾”的意思;“政府对私有财富征取高额税收的计划一拖再拖,以致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已。”

  3.因此,无论是由于共同经历还是由于交流引进而产生的“对应词语”,在我们进行汉英对译时都不宜简单地予以套用,因为文化的相似只是相对的、个别的,而歧异则是绝对的、普遍的。睿智的译者永远都会对每一个具体译例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掌握原文词语的基本意义,研究它在具体上下文中的确切含义×(包括词义和文化上的涵义),然后再用适当的语言译出。这样做当然费事很多,也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却可以避免不少可以避免的错误――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英国文学的名著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John Fowles, 1969)译为《法国中尉的女人》。

  大家知道,现代汉语中的“中尉”一词的确是从英语lieutenant 翻译而来的军衔。但是“中尉”并不是英语lieutenant的全部意义,甚至不是它的基本意义!只要查一本英语词典,如《简明牛津词典》(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就可以发现如下定义:

  Lieutenant… n. 1 (本义)a deputy or substitute acting for a superior. 2. (转义)a) an army officer next in rank below captain. B) a naval officer in rank below lieutenant commander. 3 (转义) US a police officer next in rank below captain… (中文为笔者所加)

  可见,“中尉”实际上只是英语lieutenant的转义之一,而且只限于lieutenant用于“陆军”的意义。这样一来,凡是读过这本小说的人就会对书名的译法产生疑问,因为书中提到的这个法国人根本跟陆军没有关系――实际上,全书情节也与军事无涉!相反,故事的开端倒是与航海紧密联系的;其中有一段通过一个次要人物之口,交待了这个法国人的身份,再结合小说的背景19世纪的英语用法,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个法国人原来是一条法国商船上的“大副”(当代英语多用first mate),他的抱负是“晋升为船长”(captain此处也不是“上尉”)。小说的名字应译为《法国大副的女人》。

  第二部分: 生活方式差异

  无论从历史传统还是就近、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来看,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都可以说是处于现代文化光谱的两极。尽管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地缩短了这种差距,然而,相似只是相对的、个别的,而歧异则是绝对的、普遍的。下面举几个例子,简单谈谈两种文化在生活方式上表现出来的不同。

  1.从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来看,英语民族长期过着航海生活,因而英语中就有了大量关于航海,或源于航海的说法――这些在以大陆文化为根基的汉语中就没有对应词语。以下举几个容易搞混的例子:able seaman(“一级水手”而不是“能干的水手”);be left high and dry(“船高高地搁浅在沙滩上”,指“陷于困境”,而不是“高高在上”);give (sb. or sth.) a wide berth (“让出一条宽宽的水域”,指“远远地躲开”,而不是“让其自有发挥”);show one‘s (true) colours (“亮出自己的真正旗帜”,即“显露真面目”,而不是“显示颜色”)……诸如此类的用法用于比喻性的句子中,就更难吃准,如:

  a) (软弱的男人碰到了厉害的女人)She came alongside and raked him fore and aft (源于过去的海战,战舰的大炮主要排列在两舷,因此要横过来,才能向敌舰从船头到船尾进行猛轰――“她于是大张旗鼓,把他驳了个体无完肤。”)

  b) (关于南太平洋岛屿)These are lands before the wind, People live in the present; tomorrow is a concept, and today a joy. (before the wind原指“顺风(行船)”);但lands before the wind不可译为“上风处的国度”:“这些地方生活轻松;人们从不操心将来:明日只是一个抽象的观念,今天才是快乐的现实。”)

  反之,汉语有许多关于山川、四季、农耕等方面的习语,在英语中也难以找到现成的对应词;除非想创造某种“异国情调”,译为英语时往往要用意译的不办法。例如:

  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为诗,完全可以译为:The hills and streams have no end, there seems to be no road beyond; But dim with willows, bright with flowers, another village appears. 但在一般杂文中,恐怕还是直接译出其涵义为好;一种可能的译法是:One has a sudden glimpse of hope in the midst of despair.

  d)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A day's separation seems as long as three years (一般不用three autumns). 而在一般行文中往往干脆译为:miss sb. very much。

  e)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英语中虽有As you sow, so you must reap的说法,但不如汉语那么具体,实际上,英语中最常见的说法是:As you make the bed, so you must lie on it. ――这干脆与农耕无干了。

  2. 由于长期农耕文化的传统,汉语中形成了“民以食为天”(People regard food as their primary want或Food is the first necessity of man)的传统,产生与此有关的大量习语。这些在英语中比较罕见,必须按照它们的实际涵义和上下文翻译。如见面时先问,“吃了没有?”(按岛国的传统,英语习惯多为谈论天气)只可译为How do you do 或Hello。

  说到大量来源于“吃”的习语,其中突出的例子有:“吃饱了撑的”(be restless from overeating – have so much surplus energy as to do sth. senseless)、“吃不了,兜着走”(get more than one bargained for; land oneself in serious trouble; be left holding the bag)、“吃大锅饭”(eat from the same big pot – get the same pay whether one works hard or does not work at all; practise egalitarianism regardless of work)、“吃独食”(have things all to oneself; refuse to share with others)、“吃皇粮”(receive salaries, subsidies, or other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吃里扒外”(eat sb.'s food and cater to his enemy; live on one person while secretly serving another; betray one’s own side)、“吃软不吃硬”(susceptible to persuasion rather than coercion)、“吃小灶”(eat at a small mess where better food is prepared and served for a restricted number of diners – enjoy special privilege)等等。

  这种对“食”的关心,导致汉语把食物分为“主食”(多指谷物类)和“副食”(指鱼肉蔬菜等其他食物);而英语的staple 和non-staple food仅指“为主的食物”和“辅助的食物”,在内涵上并不与汉语对应。同样,汉语中“饭(煮熟了的”主食“)”与“菜(煮熟了的”副食“)”的区别,在英语中也不完全相应:前者完全要视情况而定;后者只有在上下文清楚的情况下才可译为dish或course。例如:

  a) Whale meat was the staple food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 - 鲸鱼肉是原住民的主要食物。(这里根本没有蔬菜之类“副食”,谷物和其他食品也少。)

  b) 下饭无妨、饭要吃饱。――“下饭”在宁波方言中指“小菜”;这里谦称自家做的菜不好,而显然认为“饭”是主要的。英译时不可拘泥原文:Never mind the cooking, be sure to eat enough.

  c) 他抢了我的饭碗。-如果直译,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就会产生误会。一般可译为:He's taken my job from me. 如需要更生动的译法,可用:He's taken the bread out of my mouth.

  3.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进程的发达,英语文化百余年在生活方式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也必然反映在语言上。其中,有些词语也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为我们所了解、采用,如white collar (“白领”),CEO(首席执行官)等。但是,仍有一些反映这种生活的英语词语,或因为汉语一时还没有适当的对应词(如executives指高层管理人员,译为“总经理”、“董事”,还是什么?Individualism应译为“个人主义”?还是“个体主义”?),或因为我们对西方生活方式仍然了解不够,或因为这些词语容易与传统的意义混淆,往往会构成英译汉中的问题。以下略举数例:

  a) William Ferraro, of Ferraro & Smith, lived in a great house in Montagu Square. (用主要合伙人的姓如Ferraro & Smith做公司名字的英语习惯,在汉语中仍不常见:法拉罗·斯密斯公司的威廉·法拉罗住在蒙塔古广场的一栋大房子里。)

  b) Theirs with an annual turnover of US$5 billion has become the largest private company in the US. (这里private company不指通常的“私有的”意思,而是说“[股票]不上市的公司”,其反义词是public company,即“上市公司”:她们的公司每年的营业额达到50亿美元,因而成为美国的非上市公司。)

  c) With the kind of heavyweights now backing e-publishing, it's a matter of when, not if, the phenomenon rolls into town. (这里的the phenomenon 当然指“网上出版”,难点在于如何理解roll into town。有人译为“……发展到城镇”,显然不合事实:“网上出版难倒也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不成?其实,roll into town是个来自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比喻,即”大张旗鼓地出现在市面上“:如今网上出版有了这样的重量级企业的支持,剩下的只是它何时才会,而不是它会不会大行其道的问题了。)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中西文化的相似与交流及生活方式差异对汉英对译的影响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