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汉语拼音的一点异议,第1张

对汉语拼音的一点异议,第2张

下午与友人聊天,座中一来自泰国的朋友不解我所主编的《中外法学》英文刊名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中为什么是“Peking”而不是Beijing。我不免追溯一番威妥玛-翟理斯注音法(Wade-Giles Spelling System)的来历及其被拼音法所取代的事情。最近,北大以及清华的官方英文校名似乎很引起一些争议。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不置可否,但是,对于汉语拼音中的一些问题却一直是如梗在喉,想说出来,尽管自己在语言学方面是完全的外行。

  记得在地名、人名方面汉语拼音强制性地取代威氏注音法好像是八十年代中期的事情。我七八年上大学时开始学英语,知道我的姓要拼成Ho的,那个时候重庆叫Chongking,南京叫Nanking,广州似乎是叫Kuangchow或者Kuangchou的。这跟我们从小学习的拼音完全不一样,心里很新奇了一阵。到了威氏注音法废止后,自己却有些困惑,也越来越体验到它在中外交往中的不便。

  最初的麻烦正是从我的姓开始的。我发现跟外国学者交往时,除了专门的汉学家外,我一律变成了“黑先生”或“黑教授”,这全是因为这个姓跟第三人称单数的he完全一样,老外当然就发“黑”音了。加上我们没有像一些常在外国生活的朋友那样给自己取一个Henry,Marry之类便于记忆的名字,就给交流带来了不小麻烦。我想,我的这个“黑”还好,毕竟是男性,黑就黑吧,那位流落美国的何清涟女士该有多别扭:Ms. He,性别反差够强烈的。我一直觉得如果用英语设计一段对话可能会很有趣:一位姓何的女士跟一位姓佘的男士(Mr. She),再加上一位姓游或者由(我们法学院就有一位前辈学者由嵘先生)的老者之间对话,其中He said如何如何其实是何女士所说,She answered实际上是佘先生的回应。中间再有Mr. You再穿插其中,不断搅和,不把读文章的老外忽悠死才怪。显而易见,这样的情况对于我们的传播和交流都是不小的问题。

  如果说上面几个例子还只是让外国人发音不准的话,其他一些事例则是人们根本读不出来。例如,姓夏的(Xia),姓徐的(Xu),姓钱的(Qian),所有以Z开头的(Zhao,Zhang,Zhu,Zhuo,etc)老外看着名片肯定要发傻。我的一位姓夏的老同学在哈佛做访问,外国人几乎没有能把他的姓氏给发准的,za,jia,ra,怪声怪气,不一而足。而旅美文学教授夏志清就没有这个麻烦,Chi-ching Hsia,外国人尽管叫起来没有我们说的字正腔圆,但是大体上不会有问题。地名也一样,北京还问题不大,但是广州、杭州那么多的zhou,西安,西宁那么多的xi,青岛、青海那么多的Qing,外国人基本上是很难发音的。

  除了外国人发音上的不便利外,全面拼音化还带来了与人和地相关文献信息的全面混乱。改制前后,同样一个人在外文中就变成了两个人。《不列颠百科全书》为了信息准确,不得不在每一个中国地名和人名词条后加注威氏注音,但是也只能是词条名,正文里还是用威氏。另外一个弊端是,两岸四地之间也发生混乱,两边本来都姓张,我们这边是Zhang,那边却是Chang,这边是Deng,那边却是Teng,本是同姓同宗,到了外文里却是八竿子搭不上,也许有害于两岸统一也未可知呢。

  2006年3月3日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对汉语拼音的一点异议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