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统计工作实务收入分配统计复习资料(1)

2008年统计工作实务收入分配统计复习资料(1),第1张

2008年统计工作实务收入分配统计复习资料(1),第2张

(一) 收入分配统计
  1.收入分配统计的基本问题
  统计要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收入分配过程的全貌,需要首先说明以下基本问题。
  第一是分配什么。
  第二是“谁”参与分配。
  第三是分配是如何进行的。
  第四是如何对收入分配进行统计。
  要描述这样一个复杂的收入分配过程,统计需要设置两类指标。一是收入分配流量指标,统计在分配过程中针对不同分配手段所发生的各部门之间的收支流量;二是收入总量指标,统计收入分配流量发生后各部门所获得的收入总量。在这些问题基础上,还可以计算各种相对指标,来描述分配过程中的经济关系。
  2.收入初次分配统计
  收入初次分配是指与生产相关联的收入分配,也就是针对各生产单位当期生产的增加值的分配。
  在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具体收入流量包括以下类别。
  (1)劳动者报酬,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付出劳动所获得的收入。
  (2)生产税净额,是政府强制性地参与增加值的分配所获得的收入。
  (3)财产收入,是资产所有者通过将资产投入生产经营过程而获得的收入。
  初次分配总收入=增加值+获得的初次分配收入-支付的初次分配收入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对国外支付的要素收入
  3.收入再分配统计
  和初次分配相比,收入再分配的发生已经与生产的价值创造没有关系,而且收入分配发生的方式也完全不同了。收入再分配中则更多地体现非交换式的收入分配,通常将这样一些收入分配方式称为转移,即不同经济单位之间所发生单方面收支。
  根据其功能,转移区分为经常转移和资本转移两种类型。资本转移属于投资过程中的资金筹集行为,在收入分配过程中所涉及的转移主要是经常性转移。在收入再分配过程中,经常性转移通常包含以下具体收支流量。
  (1)所得税,是以收入为基础所征收的税,
  (2)社会保险付款,是围绕政府主持的社会保障计划所发生的收支.
  (3)社会补助,是在社会救济名义之下发生的由政府和企业支付给有关住户的转移款项。
  (4)其他经常性转移,是除上述收支以外的再分配性收支,包括各种名目的经常性转移等。
  这些收入再分配流量进一步改变了各部门持有的收入总量,结果就是各部门可支配收入总量,其计算关系为:
  可支配收入总量=初次收入总量+再分配收入-再分配支出
  从收入的使用来看,可支配收入是指可能用于消费支出的收入。从实际发生看,一部门的消费支出并不一定等于其可支配收入,二者相减会形成一个或正或负的差额,该差额被定义为储蓄(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储蓄理解为存款)。当收入大于消费支出时,正差额表示当期消费支出以后的收入节余;如果该差额为负,则表示当期收入消费的缺口。
  其计算关系为: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支出+总储蓄
  国民可支配收入=国内各部门可支配收入之和 =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的再分配收入-对国外的再分配支出 =国民消费+国民储蓄
  4.表示收入分配的资金流量表及其应用
  收入分配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统计要对其做系统描述,需要借助于资金流量表,其具体表式见表3-1,表中是1998年中国资金流量表收入分配部分的实际数据。
  

表3-1 资金流量表(收入分配部分)


机构部门
非金融企业部门
金融机构部门
政府部门
住户部门
国内合计
国外

交易项目
使用
来源
使用
来源
使用
来源
使用
来源
使用
来源
使用
来源

1.净出品











-3051

2.增加值

45510

1862

7649

23324

78345

(GDP)



3.劳动者报酬
17054

716

6860

21378
45999
46008
45999
8
17

4.生产税净额
10857

783

59
12724
1026

12724
12724



5.财产收入
7304
2586
6545
6789
721
250
31
3607
14601
13232
454
1823

6.初次分配总收入

12881

607

12983

50495

76967



7.经常转移
2560
282
460
326
2911
3484
2498
4692
8429
8784
387
32

8.可支配总收入

10603

473

13556

52689

77322



9.最终消费




9485

36921

46406




10.总储蓄

10603

473

4071

15768

30916



11.资本转移

2133

1
2134

4

2138
2134

4

12.资本形成总额
22202

188

2722

4434

29546




13.净金融投资
-9464

286

-785

11330

1366

-2024

  以住户部门为例:
  初次分配收入总量=23324+(45999+3607)-(21378+1026+31)=50495
  可支配收入总量=52689+4692-2498=52689
  总储蓄=52689-36921=15768
  净金融投资=15768-4-4434=11330
  另一个平衡关系称为部门间平衡关系,是指针对不同收入分配流量,各部门收入与各部门支出之间的平衡关系。对于每一个收入分配流量项目,其各部门的来源合计肯定等于其各部门的运用合计,由此反映了在特定收入分配项目上,收入分配的来源和去向。以劳动者报酬为例,可以演示这种平衡关系:
  劳动者报酬:各部门运用合计=17054+716+6860+21378+8=46016
  各部门来源合计=45999+17=46016
  应用资金流量表可以进行以下方面的分析。
  第一是结合收入分配过程分析收入的部门占有结构,即分析每一部门获得了多少收入,占有总收入的多大百分比。具体方法是,先就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各部门在价值创造中所占的份额;而后就初次分配总收入计算各部门在收入初次分配结束后所占有收入份额;最后是就可支配收入计算各部门在整个收入分配完了之后所形成的收入份额。将上述计算结果结合起来,可以揭示收入分配过程的特点。
  第二是针对可支配收入分析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关系,即分析当期形成的收入是如何使用的,有多大比例被用于消费支出,多大比例被节余下来用于投资。具体方法是计算消费率和储蓄率,计算公式如下:
  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
  储蓄率=总储蓄/可支配收入
  显然,这两个比例相加之和等于1。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2008年统计工作实务收入分配统计复习资料(1)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