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第1张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第2张

一. 简答
  1.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下定义
  2. 为什么说生产方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它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它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它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3. 劳动力价值包括哪些内容
  4. 简述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
  5.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那两方面
  6. 简述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 劳动力的价值包括哪些内容(同3)
  8.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9. 列宁关于物质概念的定义和理论意义
  10.为什么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它们的关键。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
  11.简述价值形成的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区别
  12.简述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联系和区别
  13.对立统一(同10)
  14.唯心史观的缺陷
  它仅仅参考了人类活动的思想动机,用思想动机来解释历史事件的成因,而没有进一步考察形成这些动机的物质原因。它只看到少数人的活动,即英雄人物,帝王将相活动的历史作用,而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活动的历史作用。
  15.简述产业资本运动必备的两个基本前提条件
  16.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基本特征的设想
  17.简述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18.为什么说生产方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同2)
  19.垄断产生的原因
  20.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同4)
  21.简述真理价值的辨证关系(同17)
  2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同6)
  23.产业资本运动必备的两个基本前提(同15)
  24.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联系与区别(同197)
  二.辨析
  1. 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是量变
  错。要正确把握部分质变就应当把它同单纯的量变和根本质变区别开来。一方面,发生于总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就某些属性或部分来说,它毕竟是质的变化,不能等同于量变,但是部分质变也必须以量的积累作为准备,而不是凭空的偶然的发生的。另一方面,部分质变也不等于根本质变,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过程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一定角度上为部分质变的东西,在另一场和另一角度上则成为根本质变的东西。它们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当然,就某一确定的根本的全局的性质来看,它们的量变过程和质变过程,部分质变和根本质变,毕竟是有确定界限的。
  2. 马克思说生产力里面包括科学在内,因此科学是生产力的实体性和独立要素
  错误。科学是生产力,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本身不是直接实现的生产力,而是以知识的形态存在的潜在生产力。当科学运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到生产力各个要素中的时候,它才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其途径是:通过技术发明,物化为劳动资料;扩大劳动对象范围;提高劳动者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提高企业组织管理水平。科学本身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因而不是生产力的独立,实体要素,只是生产力的非独立,非实体的渗透性要素。
  3. 价值具有两个源泉,即自然物质和人的劳动
  错。命题混淆了实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概念的不同属性,进而也混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二重性。由具体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两个源泉,即自然物质和人的劳动。它反映的诗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从根本上说,直接对人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物都不构成社会的物质财富,只有经过人的劳动才能构成社会物质财富。由此人们对物质财富的战友关系,就人与人的关系来说,就是对劳动的关系,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就是对价值的关系。因此只要承认一切物质财富都必须经过人的劳动才能形成,就必须承认体现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商品价值,其源泉是人的劳动。
  4. 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自然而然走向垄断
  正确。生产集中是指社会各部门的生产日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手里,他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份额日益扩大。因为1企业规模大,数目少,容易达成协议;2势均力敌的大企业激烈竞争,为避免遭受重大损失或两败俱伤也会趋向妥协和联合,形成对这个部门生产和市场的控制。所以命题正确。
  5. 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
  正确。物质是运动的担当着,是一切运动变化得以进行的基础。一方面没有不运动的物质,所谓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最终会导致唯心主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存在的方式;另一方面,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否则是唯心主义。二者不可分割。
  6. 由于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方式在人类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因此,它是一种经济决定论
  错误。唯物史观既反对历史唯心论,又反对经济决定论,它对人类历史起点。基础和动因的解释,即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经季度额定论是一种机械军定论,认为经济因素是决定人类历史进程的因素,全部历史不过是经济自发发挥作用的经济史,因而陷入宿命论的泥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历史是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一部整体性实践史,生产法实施全部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决定力量,制约着整个社会活动,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但是人们的政治,文化等实践活动所造成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都是下一代人实践活动所赖以进行的具有客观性质的既得前提。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等实践或思想文化活动,都有可能成为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
  7. 商品价值量的大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错。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引起单位商品价值量发生相应的变化。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产品的能力或效率,指具体劳动的生产率。商品价值量取决于生产高尚品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反向运动。因此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越多,但劳动生产率无论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从而平均到单位商品内的价值量就越少。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总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以上关系是对生产同种商品的整个部门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而言。若就同一部门不同生产者而言,劳动生产率高的生产者,其单位商品所含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然劳动时间,由于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而在同样时间内,其创造的价值更多,反之则相反。
  8. 垄断资本能够规定垄断价格,因此价值规律不起作用
  错。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依靠自己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得限度利润的一种市场价格。垄断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上垄断利润。垄断价格有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前者是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商品价值或者低于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后者是垄断组织在购买原材料时规定的低于价值或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垄断价格通常有一个部门中的垄断企业率先定价,其他企业随之定价,以规定商品价格。垄断价格得出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1垄断价格的规定不能完全脱离商品价值,垄断价格的基础仍然是价值。2全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价值总额,垄断价格不能增加或减少商品价值总额。3 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利润,其来源仍然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9. 因果关系具有客观与普遍性
  正确。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指它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头脑中的因果观念无非是对客观因果联系的反应。2因果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有一定的原因引起的,它们也都会引起一定的结果。3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和因果规律性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坚持唯物主义决定论原则是科学认识世界和有目的的改造世界的前提。
  10. 全部生活本质上是实践
  正确。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生活本质的科学论断。因为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低,实践创造了社会和自然的全部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全部社会关系。实践构成了人类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本质内容,是人类全部生活建立的基础。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实践活动,人类生活就不能存在和发展。社会规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中,它是社会行动的规律。马克思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唯心史观的根本错误,说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本质区别,借死了时间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运动方式,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即唯物史观。
  11. 劳动力的买卖并不违反价值规律
  正确。1劳动力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是由生产发展延迟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即劳动。2劳动力的买卖就是劳动力的所有者让渡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取得劳动力的价值。工资就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使用所创造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两者之差额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家付给工人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相应取得劳动力的使用价值,通过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出剩余价值。所以此观点正确。
  12. 资本有机构成就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错。资本的构成可以从物质和价值两方面来看,从价值形式看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比率叫做价值构成;从物质内容看,则表现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对比关系,这种对比关系由技术水平决定,叫做技术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叫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1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是唯物主义反映论
  片面。虽然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但没有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区别开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时间为基础,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过程,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作用,把认识看作是消极的,一次完成的,是直接被动的反映论。
  14. 社会意识形式就是该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
  错。社会意识形式是以相对稳定性是自觉反映社会存在,具有系统化,抽象化特点的思想体系。各种思想体系根据其对经济基础关系的布头可以分为两类:1属于意识形态范围,从不同侧面,以不同方式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为之服务,在阶级社会里有一定的阶级性。2属非意识形态范围,不是特定的经济基础反映,自身又没有阶级性。只有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且又在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才属于思想的上层建筑,而该社会内未被消灭的旧残余意识形态,与反映该社会内孕育的新生产关系萌芽的意识形态,均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15. 商品的二因素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错。应该是商品直接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重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属性。不同物品具有不同使用价值,同一物品可以具有多种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并不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
  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价值的实体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商品价值只有量的差别,而无质的不同,因而可以互相比较。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
  商品的二因素是商品中包含劳动二重性的反映。有特定形式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并不意味着一般人类劳动本身就是价值,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
  16. 加快资本周转可带来更多剩余价值,表明流通过程也可产生剩余价值
  措。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生于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因为资本周转加快意味着资本周转次数增加,导致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数量增加,因而能产生和实现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并不表示流通中可以产生剩余价值,因为资本周转的过程本身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剩余价值再生产过程中产生,在流通过程中实现,所以流通过程不能产生剩余价值,但剩余价值的生产离不开流通。
  17. 两点论就是均衡论,重点论就是一点论
  错。两点论是指在考察复杂事物的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也要研究次要矛盾,在考察同一矛盾时,既要研究矛盾主要方面,也要研究矛盾次要方面。它要求全面性。重点论是指在考察复杂事物的过程中,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两点论和重点论在考察事物是角度不懂,要求不一,是对立统一的。因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过程。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也会影响主要矛盾及茅盾的主要方面,从而影响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过程。因此两点论不是均衡论,而是有重点的,两点论种内在的包含重点论。辩证法的重点论也不是一点论,而是同时承认非重点的存在,重点论中内在的包含两点论。
  18. 唯心史观主要缺陷在于不懂得意识的能动性
  错误。唯心史观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不是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而是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其主要缺陷是指看到人类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未能揭示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只看到少数人活动的历史作用,未能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不懂得不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
  19.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违背了价值规律
  错。支配商品生产与流通的全过程起最主要作用的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要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它是价值决定规律和价值实现规律的统一。价值规律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当商品价格与静止不一致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因为价格波动是以价值为中心的,价格波动幅度不会偏离价值太远,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总体看,同一商品价格的上涨和下降部分可以互相抵消,所以一定时期内在总体上价格和价值是相等的。在此,价格波动会反作用于供求,从而使供求趋向平衡,价格和价值趋向一致。价格水平变动与商品供求关系紧密相关,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在价值实现中的表现形式,正是通过这个形势才使商品根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进行交换成为现实。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