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有哪些行为表现?

哪些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有哪些行为表现?,第1张

哪些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有哪些行为表现?,{ArticleTitle},第2张

诬告陷害是生活中经常听到的概念,刑法中对于诬告陷害是规定了构成犯罪的。但是不是所有诬告陷害的行为都是构成犯罪的,具体还是要按照有关的构成要件和既遂标准来判断。那么,构成诬告陷害罪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诬告陷害罪的行为表现:

首先,必须捏造犯罪事实,即无中生有、栽赃陷害、借题发挥把杜撰的或他人的犯罪事实强加于被害人。所捏造的犯罪事实,只要足以引起司法机关追究被害人的刑事责任即可,并不要求捏造详细情节与证据。有一种观点认为,捏造他人一般违法事实的也构成诬告陷害罪,我们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本法明文要求主观意图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

其次,必须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的追究活动,告发方式多种多样,如口头的、书面的、署名的、匿名的、直接的、间接的等等。如果只捏造犯罪事实,既不告发,也不采取其他方法引起司法机关追究的,则不构成本罪。

再次,必须有特定的对象。如果没有特定对象,就不可能导致司法机关追究某人的刑事责任,因而不会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当然,特定对象并不要求行为人点名道姓,只要告发的内容足以使司法机关确认对象是谁就构成诬告陷害罪。至于被诬陷的对象是遵纪守法的公民,还是正在服刑的犯人,以及是否因被诬告而受到刑事处分,均不影响本罪的成立。诬陷没有达到法定年龄或者没有辨认或控制能力的人犯罪,属于对象不能犯,仍构成诬告陷害罪。

最后,由于本罪规定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章中,故诬告自己犯罪的,不成立本罪。

知识延伸:罪与非罪的界限

1、本罪与错告的界限本条第3款规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款规定。”所谓错告,是指错误地指控他人有犯罪事实的告发行为。

所谓检举失实,是指揭发他人罪行,但揭发的事实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或部分不符的行为。

诬告与错告,在主观方面有着质的不同:前者是故意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属于犯罪行为;后者则是由于情况不明,或者认识片面而在控告、检举中发生差错。由此可见,是否具有诬陷的故意,是区分诬告与错告的最基本的标志。

2、本罪与一般诬告陷害行为的界限两者都具有捏造事实、诬陷好人的特征。但是,诬陷的内容、目的和性质,又各不相同:诬告陷害罪是捏造事实,意图使他人受刑事处罚,而一般诬陷行为仅限于捏造犯错误的事实,其目的只是使他人受到某种行政纪律处分,因此,从性质上讲一个是犯罪,一个是违法。对一般诬陷行为,可根据不同情节和后果,分别给予行政处罚、纪律处分或者批评教育。

以上就是律图小编对于构成诬告陷害罪的行为的介绍。所以,不是任何诬告陷害的行为都是构成诬告陷害罪的,要达到既遂就是司法机关可能追究行为人的责任才可能构成诬告陷害罪。在律图网站的法律知识栏目你还可以浏览诬告陷害罪的量刑标准和追诉时效等问题,欢迎访问。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哪些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有哪些行为表现?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