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京剧】北京的京剧角落

【侃京剧】北京的京剧角落,第1张

图片与内容无关

    许多外国朋友将京剧作为中国的象征,因为在世界各个角落,“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西皮二簧旋律在回荡”。在北京——这个京剧摇篮的各个角落,抑扬顿挫的京戏段子时常传入耳帘。与京剧相关的,还有学校、戏楼、影楼、书店、服装厂、网站……京剧生活,在北京蔓延。

 粉墨浓妆,由仓库改装成的京剧影楼

 10年前,一个女孩为了了却父亲的一个心愿——拍一组京剧照,跑遍了北京,也没有找到这样的地方。最后,她向京剧团借出一套行头,给父亲穿上,拍了照,才算让父亲过了一把京剧瘾。可能是为了更多的人能像自己的父亲一样,这个女孩创办起这家以京剧为主题的摄影楼——粉墨浓妆。

 女孩名叫张雨。

 从燕莎往东走,过几个红绿灯,再左拐,就到了。门口的墙上画着几张京剧脸谱,浓烈的色彩在阳光照耀下,非常夺目。张雨递过来名片,上面的头衔不是什么经理,而是“女主人”。

 拍摄艺术照的地方很多,但是很少有像粉墨浓妆占这样大地方的。这里大得如同是个仓库。粉墨浓妆远离市区,早先就是一个仓库,后来被一些喜欢空间感的人看上,改建成很有艺术感觉古董家具场什么的。

 从迈进粉墨浓妆门槛的那一刻起,就觉得耀眼,目光所及之处全是亮丽的色彩。大幅的京剧扮相的照片,美艳之极。我试探着问:“就我这模样,能拍出这效果吗?”“当然可以了。”小姐说。

 上妆是很烦琐但也很惬意的一件事,因为从来没如此浓妆艳抹过。看过无数次京剧,小时候尤其对那些优雅的青衣心向往之,常常幻想自己就是那上面的小姐,拿着毛巾当水袖,围上床单当长裙。现如今咱也要扮上一回青衣了。

 勾脸是第一步,先是打粉底。不打不知道,一打才感觉我们的脸真是太黄了,因为那可是真正的“粉”啊,把脸抹得煞白。接着是上粉红色的油彩,当脸糊上一层重重的油彩时,感觉脸上有光彩,白脸上有了生气。

 之后是勾眼睛,熊猫一样把眼睛周围全部涂黑,很夸张也很搞笑。口红也是最浓重的那种红,油漆一般。所有该涂抹的都涂抹了,但这还没算完。最后化妆师拿来一个布条样的东西,开始吊脸。她把布条左缠右缠,最后往后面一背,人的两个眼角就跳起来了。整个脸感觉向上提了有半寸,上下眼皮都快合不上似的。

 接着是往额头贴发帘,那种盘成环形的,沾了胶水的,一个个依次贴在额头上,最后两缕贴在耳朵前面的面颊上。再戴上头套,插上素花,一个青衣的面部造型就算完成了。

 在粉墨浓妆拍照,所有东西都是京剧舞台上的照搬,在这个过程中还能了解不少京剧的知识,并且眼瞧着怎么把一个普通人,整成了天仙。

 化妆的小姐姓杜,是这里两个化妆师之一,她自己不太化妆打扮,但是经过她手勾的脸有很多。每次看着自己近乎完美的作品,她都非常满足。给我化妆完成后,杜小姐由衷赞叹:“好漂亮的一张脸啊!”

 我心说,难道咱不化妆就很丑吗?揽镜一看,哇!我几乎不认识这个镜中人了,那就是我吗?也太不像了!这似与不似之间是最令人玩味的,因为它把原来的模样加工了,创造了,艺术了。

 接下来穿行头,先扮白娘子,化妆师从柜子里拿出一款乳白色的裙子和长衫,把裙子围上,再把带子绕几绕,勒在胸口上,感觉有点拘束,喘气也有点费劲。

 再下面,把白色带着绣花花边的长衫穿上,一个漂亮的胸针别在领口处,水袖飘逸,款款走上几步,觉得自己越来越像白娘子了。

 拍摄厅里有几个卷轴的布景,与京剧行头配套,穿上白娘子的行头,后面就有翠竹相配,再换上杨贵妃的行头,手拿纸扇,后面就有娟秀的行书为布景。

 造型师要教我几个亮相动作,学了几下,总觉得不是很到位,因为一切要拧着:头和身体拧着,身体和腿拧着,眼神再和整个身体拧着。尽管一切拧着,可是拍出来的效果却是娇艳柔美多了。

 那天是女主人张雨给我做造型,这些京剧的身段姿势也没特意学过,都是她自己琢磨出来的。“拍照的时候,你心里就想着自己很美,自己本来就就应该很美,自己就是很美,想着想着,动作就自然出来了。”

 我顺着她的提示,在白热的摄影灯下,穿着厚重的衣服,顶着晃晃悠悠的凤冠,想着自己就是一天仙,杨贵妃转世,白娘子再生……最后动作还真就流畅起来了。

 幸好手上也涂了很厚的粉,直涂到胳膊肘处,为的是抬手扬腕之际,别暴露出黄手黄胳膊来,给人感觉完全是玉脂凝肤嘛。

 快拍摄完的时候,感觉有点恶心、缺氧的感觉。我以为是腰勒得太紧了,松了松绑,不见效果。化妆师说,是吊脸的原因。我开始不相信,吊脸怎么能这感觉。后来一松头,一股热流涌入心田,还了阳的感觉,才觉得京剧演员真不容易,一吊脸就是几个小时,在舞台上还要连唱带跳的,真是不容易的事!

 天成,制作京剧戏服的服装厂

 开车往南苑,我们去拜访天成,一个制作京剧戏服的服装厂。一路上暴土扬尘,坑坑洼洼,走了几次错路,终于在一个小角落里找到了这个小小服装厂。天成是我对天成舞蹈戏剧服装厂的简称。工厂没有门牌号,也没有牌子。后来,工厂的苏经理告诉我说:“寄信这里收不到的,因为不通邮。”

 服装厂的规模很小,就是一个小小院子,一间是苏经理的办公室,另外一间大点的就是车间了。车间里面有几台缝纫机,几张用于剪裁的台子。三四个人在忙乎着手里的活儿。

 苏经理拿出一个绣片,问能否看出来是手绣还是机绣的?我大概能看出一二来,但是有的手工活特别好,让人难辨真假。

【侃京剧】北京的京剧角落,图片,第2张

图片与内容无关

 “手工绣花很自然,绷得不是很紧,摸起来有点鼓;而且两种颜色之间的过渡穿插自然;机器绣出来的花很平整,颜色之间过渡比较生硬。”苏经理一边说,一边指给我们细看。

 我顺手拣起一个薄薄的的绣花片,问这个怎么显得这么单薄。他说这是电脑绣的,一天能绣出一大堆来。而手工绣花,一个人一天也就绣巴掌那么大的图案,而且还是小孩的巴掌。

 京剧就是讲究完美的艺术,讲究细节到位,一丝不苟。上百年传下来的规矩,想改都难。反正现在有条件的剧团,都要用真丝面料加手工绣花。哪怕衣服脏了,磨损得厉害了,他们也不用化纤和机绣。只有那些小剧团,下到乡村镇子演出的,为节约成本,也为适应那种粗糙的演出场地,才顾不得讲究行头的完美了。

 可是现在会绣花的并愿意靠绣花挣钱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这门手艺快成独门成绝活儿了。

 苏经理拿出一件京剧行头,白色的丝绸上绣着鲜艳的花,我们手都不敢碰,因为一旦弄脏,干洗水洗都不成,只能报废。所以京剧戏服的成本非常大。市场上,一件戏服要两三干元。在国贸,类似的戏服一套能卖到10多万,而在苏经理的工厂买,费用可能仅仅是它的零头。

 苏先生又拿出一套非常光鲜的衣服给我们看,这是一套古装戏服,颜色却是明艳的杏黄色。他说这是给一个古装电视剧做的行头,猛一看很扎眼,但是细节禁不起琢磨。领子口的“绣花”不但是电脑绣,而且竟然是用胶水贴上去的,样子货。这套衣服的成本就相对小多了。

 苏经理的戏服一方面供应剧团,另一方面有些人把它当作工艺品,买去收藏用。尤其一些老外喜欢买中国的京剧戏服,未必是因为喜欢京剧,而是喜欢制作戏服的工艺。但是这样的工艺品的市场太小了。京剧的票友不少,可是肯花钱置办一身行头的也少有人在。前些年,外国的定单相对来说还多一些,这几年渐渐少了,可能老外对中国的神秘感越来越减退吧。苏经理说靠做京剧戏服根本养活不了自己。

 苏先生今年30多岁,20多年前就入了这行,那时侯,这还真是门手艺,是师傅手把着手教出来的。当时还是个正经营生呢。可是时光流逝,物转星移,虽然现在这门手艺非但赚不了大钱,甚至糊口都难,但是他舍不得扔掉。

 苏经理的爱人也在工厂里,她拿手的是戏服的裁剪,两口子有一身做戏服的好手艺,但是他们的大部分业务是做舞蹈服装或电视剧服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生存。京剧服装制作反倒成为他们额外的零活儿了。

 梨园书店,三十几平方的京剧风景

 星期日上午9点,“梨园书店”的张丽丽不算太忙,推门进去的时候,店里还没有一个顾客,她正跟一个同事不紧不慢地闷头收拾着店里的杂物,并准备着将窗户根儿下几天前顾客打电话定购的的京剧图书和光盘打包成捆,然后发出去,也算完成了一件最具体地服务戏迷的日常工作。

 “这套孙毓敏的全套CD顾客等了些日子了,老来电话问,还是从新疆打来的。这几天正好有了,就给他寄去”,心直口快的张丽丽说这话时基本没什么表情,但手底下却透着麻利,给那些找她解决需要的顾客服务在这个小书店里竟带着点儿处理家庭事务一样的朴素,说什么怎么说不重要,重要的是给人家赶紧办事。

【侃京剧】北京的京剧角落,图片,第3张

图片与内容无关

 这种朴素一直渗透在张丽丽的言行举止中。接电话,没有过多客套和所谓的热情,问题问得简洁明白,记下顾客的需要和联系方式,把货品在她的脑子里和那台最普通的台式计算机的数据里寻找,几秒中就能找到答案,最多就是让她在一旁整理货品、半天不吭一声的老姐姐同事去架子上或者旁边极不起眼的小库房里确认一下,“有”或者“没有”是最常听到的话。

 张丽丽的工作是负责书店内的日常事务,书店隶属中国戏曲学院,算上跑外和对口戏曲学院事务的经理,一共就五个员工,三十几平方的店面和不声不响地蜷缩在中国戏曲学院边门两间平房的冷清样子,与这个在全国京剧票友和爱好者中知名度极高的地位显得极不相称。

 来这儿工作了两年多的她,不仅熟知书店出售的与京剧或其他戏曲有关的大到书籍、CD,小到京胡上的一根最普通的内弦等各色物品,也早就习惯了这个小书店自有的流程和节奏:早八点半准时开门营业,可能会迎来刚下火车就提着行李直奔这里的第一个顾客;晚六点关门下班,如果碰到执着的戏迷票友就多得多呆上一会儿;周末无休。这种节奏显然已经日久天长地进入了她的生物钟,用她的话说,每天不来书店呆上一会儿就感觉缺了点什么,尽管也许呆上一天都没什么顾客推门进来。对于这点,张丽丽觉得理所当然,一是因为顾客的来源比较单一,一大部分是京剧戏迷票友、戏曲爱好者,或者是从事的工作跟这方面有关系的人,也有戏曲学院的学生。但有一点,来的人肯定不是闲逛,都是有目的地来,有目的地找,有目的地买的;二是因为书店建了自己的网站,很多顾客是通过网站查找,然后再打电话确认邮购的,因为主要是书籍和音像制品,比较容易查寻,也不需要更多的挑选。比如一套孙毓敏的全套正版CD光盘,卖两百多块,有了人家就会买,没有人家会再等。这种戏曲光盘也比较容易找,因为基本没有盗版这回事,所以生产的厂家也相对固定,因为量少,价格也会贵一些,但戏迷好像并不在乎。只要有自己钟爱的角儿的CD,就会像当年买卡式盒带甚至塑料唱片一样一古脑地收走,留着回家用大把的时间欣赏或者陶醉去。

 由于店面小,屋内的架子摆得有些紧密,好在人很少,每天基本可以论“拨儿”。问张丽丽每天到底有多少人进出书店,她还真说不出个数字来,只说正常情况下,上午有那么几拨儿,下午再有几拨儿,有时眼看快下班了没准突然进来一拨儿,“拨儿”的概念无非是大到七八个人,小到一两个人。

 进门左手边的架子上以图书为主,摆着专业性很强的戏曲理论教材,各种京剧和其他戏曲文化方面的书籍、戏曲人物传记等等,架子一边的地上还放着一些过期的杂志和油印的教材。看看出版的时间,杂志是96年第四期,而油印的教材标着每本2元,时间更加久远,用纸的简陋和钢版刻字油墨印刷就说明了一切,更不用说上面偶尔出现的八十年代的时间。而右手边的架子无疑是戏曲音像爱好者的流连之所,区区几排架子,几乎可以找到所有类型的制品,卡带、CD、VCD、DVD,这类戏曲音像制品通常包装简单,甚至有些从俗,倘若与那些过于市场化的流行音乐的音像制品放在一处会显得十分落魄,好在没有。张丽丽说,原来迫于经营压力,她也想过进一些其他领域的书籍和音像制品,但经理不让,她后来也觉得只有保持原汁原味的戏曲类商品才是最好地保护了“梨园书店”这块特色书店的牌子,否则,觉得对不起那些远道慕名而来的顾客的。环顾书店,真的几乎没有与戏曲无关的东西出售,心里着实冒出几分敬意和感动,也不知道这种难得的坚持在洪水猛兽般的市场中还能够走多远。

 走的时候,我特意在心里算了一下,整个星期天上午,张丽丽一共接了五个电话,接待了三拨顾客,每拨不超过三个人,做了不到五百元的戏曲文化制品的生意,包括两套CD、几本教材、十根京胡上用的内弦和二十根外弦(据说因为外弦容易坏),还有我花钱买的一盒卡式程派唱腔集粹,也淘了许久了,没想到今天碰上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侃京剧】北京的京剧角落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