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周幸:高考动员大会为何需要适可而止

826周幸:高考动员大会为何需要适可而止,第1张

826周幸:高考动员大会为何需要适可而止,第2张826周幸:高考动员大会为何需要适可而止,第3张826周幸:高考动员大会为何需要适可而止,第4张

       近日,一段高三女孩在动员大会的演讲视频被发到了网上,引起了热议。视频中的女孩慷慨激昂,讲到高潮处,女孩圆目怒瞪,眼球凸起,上下牙床错位,俨然一副要吃人的模样。该事件除了女孩,我还注意到另一个关键词——“动员大会”。高考动员大会并不是新鲜事物,但每年都会引起一阵社会关注,甚至每年都能制造出“网红人物”,满足人们对于高考的网暴情绪。下文仅从教育自身视角,探讨高考动员大会为何需要适可而止。

现状过于狂热:

频繁使用导致教育的功利和异化

      相较于女孩狰狞的表情,我看这个视频的时候,更多的感受是窒息。那种人人想要考上清华北大的氛围让我透不过气,这样的氛围,是否偏离了教育的初衷?那慷慨的语气和扭曲的表情似乎不断向我们展现一个事实:教育正在不断向着功利化方向发展。在我看来,这正是教育的悲哀。

      中国的教育属于应试教育,强调分数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影响下,有些学校对分数的追求几近疯狂,高三一年的最后一百天,平均每周都要开一次动员大会,停掉所有大课间与体育课让学生学习, 我们对高校的追求几乎达到了一个疯狂的程度。

      而动员大会,不过是这种风气的催化剂。

逆袭只是偶然:

鼓吹分数逆袭伤害多数人的心理

      除了对大环境的影响,动员大会对于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看着站上台发言的人,他们高呼着“我要考北京大学!”“我要考南京大学!”“我要考清华!”······再看着那些年级第一学生的自述,高一的我成绩很差,通过不懈的努力,我终于获得了年级第一。这样逆袭的故事每个大会都在上演。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天赋和悟性能让成绩进步如此之快,更多的人都是从头普通到尾。这无疑会让人盲目自信,被大会激昂氛围冲昏头脑的同学,以年级300名的水平做起了下次模考考进前20的大梦,以211高校线还未达标的水平开始梦想考985大学。高中生仍然处于价值观未完全发育的阶段,本就对自我认识存在偏差,再加上外部的影响,很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接着他们又在梦想一次又一次的破灭中,开始自我怀疑。生活不是电影,不是每个人都能逆袭。动员大会上的漂亮句子太多了,而现实并不总是如此。

管理不是作秀:

表面文章自欺欺人难解决真问题

      不过相较于学生,听动员大会更有用的似乎是学校高层领导。模考分数低了,没事,开一次动员大会就行了。如果还低,那就继续开。对于一些同学而言,动员大会更像校园领导的个人脱口秀。自己骗自己的戏码不断上演,看似听睡着的人在台下,其实该醒的人在台上。

       偶尔一次的动员大会确实有一定鼓舞人心的作用,而越来越多高校和其越来越频繁的开大会频率,让人不得不感叹学校做表面文章的能力。

      动员大会作为一种言语鼓励,在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不能将它作为教育的主要手段。学校应该好好斟酌开动员大会的频次和内容。成功的变量不可控,但失败的教训却显而易见,或许比起成功的鸡汤,我们可以把视角更多地聚焦在身处角落的小人物。有鉴于此,高考动员大会需要适可而止,避免助长功利化教育风气,避免模糊学生的自我认知,避免加剧学校管理的失败。

826周幸:高考动员大会为何需要适可而止,第5张 826周幸:高考动员大会为何需要适可而止,第6张

高教课堂研讨

826周幸:高考动员大会为何需要适可而止,第6张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826周幸:高考动员大会为何需要适可而止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