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药:乌药,第1张

乌药在传说中被认为是长生不老之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徐福云游四海寻找长生不老仙药,徐福跋山涉水来到天台山最终找到天台乌药,后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同时也带去了乌药并落脚日本终其所老。在秦时期乌药已移植日本。虽然乌药并没有起死回生长生不老的功效但是乌药在古时候的独特功效还是非常被认可的。今来聊聊乌药。

中医

中药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块根。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本品香,味微苦、,有清凉感。以质嫩、粉性大、切面淡黄棕色、香气浓者为佳。生用。

中药乌药性味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的功效。

注意:气血虚而有内热者不宜服用。有耗气之弊,不宜大量久服。

乌药始载于《本草拾遗》,其根表面黄棕色或黑棕色,古人谓之乌色,故名乌药。本品又名旁其,鰟魮、矮樟。本品别名有台乌、台乌药、天台乌药,因浙江天台所产乌药量大而质佳,故苏颂《图经本草》称乌药“今台州、雷州、衡州皆有之,以天台者为胜”。此外,乌药又名香叶子树、白叶柴、吹风散、青竹香、钱蜞柴、钱柴头、盐鱼子柴,但历来极少使用。

《本草拾遗》:“主中恶心腹痛,宿食不消,天行疫瘴,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妇人血气,小儿腹中诸虫”,朴实地记录了本品的重要主治病证。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除一切冷,霍乱及反胃吐食,泻痢,痈疖疥癞,并解冷热”

《本草乘雅半偈》

乌药。气味辛温,无毒。主中恶,心腹蛊毒,疰忤鬼气,宿食不消,天行疫瘴,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妇人血气,小儿腹中诸虫。

【核曰】生岭南邕州、容州,今台州、雷州、衡州皆有,以天台者为胜。本似茶而高,又似樟而矮,皮木亦作樟气,叶微圆而尖,面青背白,状类鳑魮。四五月开花细碎,淡黄灰白。六七月结实似冬青子,生青熟紫,核壳极薄,仁香微苦。根似山芍药及乌蹄根,色黑褐。中心作车毂纹,形如连珠者佳。

【参曰】乌药气秉阳暄,中纹似毂,而日魄为乌,堪天行,舆地道,诚扶轮佳气也。故主根身之中,或气或血,或内所因,或外所因,或馨饪之邪,或死厉之属,阴凝留碍,有妨生气者,仗此阳暄,以之救药。

《药品化义》

乌药。属阳中有微阴,体坚实而大,色肉苍皮黑,气雄,味辛带微苦,性温,能降,力行气,性气厚而味薄,入脾、胃二经。

乌药气雄性温,故快气宣通、疏散凝滞,甚于香附。外解表而理肌,内宽中而顺气。以之散寒气,则客寒冷痛自除。驱邪气,则天行疫瘴即却。开郁气,中恶腹痛、胸膈胀满,顿然可减;疏经气,中风四肢不遂,初产血气凝滞,渐次能通,皆藉其气雄之功也。

《本草经解要》

乌药。气温,味辛,无毒。主中恶心腹痛,蛊毒,疰忤鬼气,宿食不消,天行疫瘴,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妇人血气,小儿腹中诸虫。

乌药气温,禀天春暖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肺者手太阴经,主气合皮毛而为外固者也,肺气不虚则外邪无从而入,正气不伤则外邪不能为害,心腹太阴经行之地,中恶而心腹痛,太阴正气不能祛邪也。乌药味辛而温,温能行,辛能散,所以主之。辛温为阳,阳能破阴,故主蛊毒疰忤鬼气也。饮食入胃,散精于肝,肝之能散,全赖辛温之阳以行之也,乌药辛温助肝,所以消食。疫瘴之邪,皆因湿热酿成,辛温条达,可消湿热抑塞之气,所以主之。膀胱肾间冷气,寒水之气也,攻冲背膂,从阴位来而犯阳也。乌药辛温助阳,阳之所至,阴寒自退,且背膂太阴肺所主也。气温入肝,肝藏血,味辛入肺,肺主气,辛温走泄,所以主妇人血气凝滞也。小儿腹中诸虫,皆湿热所化,辛温则具上达下泄之性,所以能去诸虫也。

制方:

乌药同人参、沉香、槟榔,各磨汁,名四磨汤,治七情郁结,上气喘息。

同沉香、人参、甘草末,名乌沉散,治一切气、一切冷、一切痛及中恶吐泻转筋,疰忤鬼气疫瘴。

现代药理

中药乌药主要含倍半萜及其内酯类成分:乌药醚内酯,伪新乌药醚内酯,乌药醇,乌药根烯等;生物碱类成分:木姜子碱,波尔定碱,去甲异波尔定碱等;脂肪酸类成分:癸酸,十二烷酸等;挥发油:龙脑,乙酸龙脑酯等。本品对胃肠道平滑肌有兴奋和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还具有抗病毒、抑菌、抗肿瘤、兴奋心肌、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抗炎镇痛、防治糖尿病肾病、保护肝脏、调节凝血功能等药理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理气药:乌药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