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的艰难“成长”道路:发现、命名、争议、除名、现在又“申冤”

冥王星的艰难“成长”道路:发现、命名、争议、除名、现在又“申冤”,第1张

冥王星到底是不是行星

2006年的时候,在很多非科学领域工作的人和许多天文学家疑问之下,国际天文联合会决定将冥王星除名行星范围。冥王星曾经被视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一颗行星,如今国际天文联合会决定将冥王星归于一个新的分类——矮行星。谷神星是火星和木星间小行星带中最大的天体,也属于矮行星。

冥王星的艰难“成长”道路:发现、命名、争议、除名、现在又“申冤”,第2张

由新视野号拍摄到的冥王星真实色彩照片,摄于2015年7月

国际天文联合会的B5决议中解释道,在国际天文联合会对行星的三条定义中,冥王星只满足两条。三个定义是:环绕太阳运行;有足够大的质量使自身因为重力而成为圆球体;能清除邻近的小天体——通过碰撞、捕获或者引力摄动甩出轨道的方式。冥王星没有通过国际天文联合会的最新标准,因为冥王星与柯伊伯带上千个小型冰天体共享轨道。柯伊伯带是距太阳25亿英里至45亿英里(45亿千米至74亿千米)的区域。

冥王星的艰难“成长”道路:发现、命名、争议、除名、现在又“申冤”,第3张

不同角度拍摄到的冥王星最清晰照片的拼接图

国际天文联合会的这个决定由世界上很少的天文学家和行星科学家投票得出,颇具争议。2014年,哈佛-史密斯天体物理中心网站上一篇文章报导,该中心主办了一场科学家的辩论,大部分非专家的观众投票行星的定义应该更简单:行星要是圆球体,围绕一颗恒星或恒星的遗迹运行。而冥王星满足这条定义。

冥王星的艰难“成长”道路:发现、命名、争议、除名、现在又“申冤”,第4张

克莱德·汤博于堪萨斯

而现在,由于2019年2月,一篇发表在科学期刊《Icarus》上的论文认为应该恢复冥王星的行星地位,争论又激烈起来。该文章由中佛罗里达大学行星科学家菲利普·梅兹格(Philip Metzger)、行星科学研究所主任马克·斯凯斯(Mark Skyes)、行星科学家艾伦·斯特(Alan Stern)撰写,他们还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行星地貌专家科比·鲁勇(Kirby Runyon)一同指导了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去冥王星和柯伊伯带的新视野空间探测器。

冥王星的艰难“成长”道路:发现、命名、争议、除名、现在又“申冤”,第5张

地球、阋神星、冥王星、鸟神星、妊神星、赛德娜、小行星225088、创神星和亡神星及其卫星的大小比较图。

他们分析了科学家们两个世纪来的研究,发现在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爵士(Sir William Herschel)在1802年发表了一篇文章,没有人提到区分行星和小行星的标准包括轨道的共享。相反的是,研究者发现科学家们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都习惯性将小行星描述为行星。“在最新数据的基础显示,小行星与大型、重力圆球形行星存在地球物理差距。重力圆球形行星是什么意思呢?即靠自身重力维持球形,也就是因为要达到流体静力学的那个平衡点。

冥王星的艰难“成长”道路:发现、命名、争议、除名、现在又“申冤”,第6张

地球、月球、冥王星(左下)的比较。冥王星的体积是地球的0.6%

因此我们由国际天文联合会行星定义的争执得出结论,在柯伊伯带的行星大小的天体不应该被定义为行星,因为它们共享轨道,这是专制的,也没有任何先例可循。”他们写道。

冥王星的艰难“成长”道路:发现、命名、争议、除名、现在又“申冤”,第7张

来自新视野号的球面马赛克图像(2015年9月10日发布)

“如果你将行星的定义从科学文学作品中提炼一下”,文学作品中都描述:“行星是足够大的圆球天体”——完全没有提及行星的位置和绕行的天体。”斯凯斯在邮件中解释道。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翻译:天文志愿文章组- 慧子

审核:天文志愿文章组- PN结

排版:零度星系

参考资料

1.WJ百科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原文来自:

本文由天文志愿文章组-翻译自PATRICK J. KIGER的作品,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运营者删除。

1.原文来自: 

2.WJ百科

3.天文学名词

注意:所有信息数据庞大,难免出现错误,还请各位读者海涵以及欢迎斧正。

结束,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全文排版:天文在线(零度星系)

转载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冥王星的艰难“成长”道路:发现、命名、争议、除名、现在又“申冤”,第8张

天文在线

卫星搜索:天文在线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冥王星的艰难“成长”道路:发现、命名、争议、除名、现在又“申冤”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