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1460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1460,第1张

1460-1

别墅闲居,寄怀陈仁先、李道士

言返钟山居,鼾榻依溪岸(1)。掠眸乌鹊翻,搅寐蛙黾乱(2)。众卉稍出屋,山光接仍断(3)。一瓢谢世人,孤寄比流窜(4)。雨窗眷二士,作邻穷海畔(5)。熢燧照骚魂,杯茗过昏旦(6)。歌泣中有物,恶知人代换(7)。极天悬寸恨,风雷不能散(8)。月下横滨桥,各供反覆看(9)。此生寻梦中,步步成悽惋(10)。离忧并吟魔,阴晴聊把玩(11)。

笺注

陈三立在散原别墅闲居无事,想起在沪的陈仁先(即陈曾寿,详1134见《陈仁先以高啸桐、寿伯茀遗札装潢为卷,题识多故人,因属录往岁赠啸桐旧句其上,录讫附题一绝》笺注)和李道士(即李瑞清,详见0613《题李梅痴太史所画扇》),写此相寄,描写了自己今日的生活状态,追忆了昔日避乱沪上的交往,表达了自己的离别忧思。

(1)“言返”二句:返回钟山下的居处,靠在青溪岸边的床上酣睡。

 “言返”,即返。言,发语词,无义。宋欧阳修《竹间亭》:“兴尽即言返,重来期抱琴。”

(2)“掠眸”二句:乌鸦与喜鹊翻飞,掠过眼眸;蛙声乱闹,搅扰人的睡眠。

 “蛙黾”,蛙类动物。《周礼·秋官·蝈氏》:“蝈氏掌去蛙黾。”

(3)“众卉”二句:众多花木,稍稍高出了房屋,山间景色相映又有阻断。

“山光”,山景。南朝梁沈约《泛永康江》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

(4)“一瓢”二句: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谢绝世人来往,孤独寄身,好似流窜到此。

“一瓢”,《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后因以喻生活简单清苦。

“孤寄”,独身寄居他乡。清纳兰性德《金缕曲·寄梁汾》词:“别来我亦伤孤寄,更那堪冰霜摧折,壮怀都废。”

诗的前八句,描写自己回到金陵的生活状态。

(5)“雨窗”二句:下雨的窗前想念两个读书人,曾为邻居,在远处大海边。

“二士”,两个读书人。此指陈曾寿与李瑞清。

“穷海”,僻远的海边。亦指大海。《后汉书·耿恭传论》:“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

(6)“烽燧”二句:战争的烽火映照着吟诗的魂魄,一盏茶,度过日日夜夜。

“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墨子·号令》:“与城上烽燧相望。”

“骚魂”,指屈原。元阮忠彦《追挽陈岑楼》诗:“欲酹骚魂何处是,烟波万顷使人愁。”此借指吟诗的魂魄。

(7)“歌泣”二句:狂歌哭泣的诗中,言之有物,哪里知道人世会变换?

“有物”,即“言之有物”,说话或写文章有实际内容,不空洞。语本《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恶知”,哪里知道。《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人代”,人世。唐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声吹鬼神下,势阅人代速。”

(8)“极天”二句:寸心中的恨意高悬在天空高处,风雷也不能驱散它们!

“极天”,指天之极远处。清 姚鼐《登泰山记》:“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寸恨”,心中的恨。韩愈《感春五首》“孤吟屡阕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

(9)“月下”二句:月光下的横滨桥,各自供我们多次观看。

“横滨桥”,上海横滨路上的一座木桥。陈三立诗中多称之为“横板桥”,参见1267《寒夜过仁先步归偕立横板桥看水》、1271《横板桥北草场携曹东寅、李道士玩月》和1260《横板桥步月偕仁先、李道士》等诗。

从第九句“雨窗眷二士”到第十八句“各供反覆看”,回忆避乱时与陈曾寿、李瑞清在沪的交往与诗篇唱和。

(10)“此生”二句:此生要在梦中去寻找了,一步步都成了今日的婉转悲伤!

 “凄婉”,悲伤婉转。宋沈括《梦溪笔谈·异事》:“善鼓筝,音调凄婉,听者忘倦。”

(11)“离忧”二句:离别的忧思和入魔一般的诗兴,暂且用来把玩这雨阴天晴吧!

“离忧”,离别的忧思。唐杜甫《长沙送李十一》诗:“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仇兆鳌注:“离忧,离别生忧也。”

“吟魔”,犹如入魔一般的强烈的诗兴。宋徐积《答倪令挑战之句》:“诗阵须知少敢当,吟魔已遁无何有。”

 诗的最后四句,表达那段生活都成了凄婉的的追忆,如今自己只是在诗中寄托离别的忧思来打发时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1460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