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 | 78-02《芙蓉诔》是对所有青春生命的哀悼

蒋勋 | 78-02《芙蓉诔》是对所有青春生命的哀悼,第1张


《红楼梦》作为中国传统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十分熟悉。

毛主席说,我国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红楼梦》?《红楼梦》好在哪里?或许用香菱学诗时的一段话来形容《红楼梦》的好处更为贴切,“《红楼梦》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念在嘴里,倒像是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

蒋勋 | 78-02《芙蓉诔》是对所有青春生命的哀悼,图片,第2张

《蒋勋细说红楼梦》讲述了从美的角度,从情感出发梳理《红楼梦》文本中渗透出的细微感觉。作者蒋老师完全超越了考据,满足的不是人们的好奇心,而是与你生命的对接。走进蒋勋老师的《红楼梦》私家讲堂,细细品味,会感觉正在阅读自己的一生。

蒋勋 | 78-02《芙蓉诔》是对所有青春生命的哀悼,图片,第3张


欢迎收看电视剧《红楼梦

【欢迎阅读】

第78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痴公子杜撰芙蓉

10、《芙蓉女儿诔》
大家注意一下,宝玉在他爸爸面前写完《姽婳词》以后,对晴的思念和真正的悲痛不可抑制地涌上心头,但他不敢声张,甚至不能让袭人知道,只得面对一片芙蓉花,写出了一篇祭奠晴雯的《芙蓉诔》。所以第七十八回出现了两个文学作品,一个是《姽婳词》,一个是《芙蓉诔》。希望大家有机会一定要细读这两篇作品,这里面有曹雪芹的文学观,在他看来,文字写得再美,词藻再华丽,在成人的世界再受赞美,如果没有真正的生命体验,没有真正的关怀跟热情,也不过是“姽婳”(鬼话)词而已。
而他对着芙蓉花写的《芙蓉诔》,表面上看起来是比《姽婳词》还难懂,几乎是古典神话的一次大聚合,可是《芙蓉诔》如果真正读进去,宝玉与晴雯生死离别的情景会再现,真正的心痛会出来。《芙蓉诔》是非常动人的祭文,因为它里面有非常多的细节,有这个男孩子跟死去的这个女孩之间最亲密的记忆,它也在哀悼所有死去而未完成的生命,是一曲真正的青春挽歌。
我们先看文本:“众人皆无别话,独有宝玉一心凄楚,回至园中,猛看见池上芙蓉,想起小丫环说晴雯作了芙蓉之神,不觉又喜欢起来。”好像觉得这个死亡不只是哀痛。“乃看着芙蓉嗟叹了一会。忽又想起死后并未至灵前一祭,如今何不在芙蓉之前一祭,岂不尽了礼,比俗人去灵前祭吊又更觉别致。”注意,晴雯死后耽搁了这么久,现在才是真正的祭奠,因为中间一直被阻断,《红楼梦》是希望深情是无论如何都割不断的。宝玉可以写《姽婳词》,但回来还是要私下里写祭文来表达哀悼之情。
大家都知道很多时候一个葬礼,可以把排场摆得一塌糊涂。记得秦可卿的葬礼,就因为丈夫贾蓉没有官位,贾家竟想尽办法替他买了个五品龙禁尉,有了名头,阵仗才能风光。这个时候葬礼已经不是悲哀和悼念,完全变成了一场家族的风光和排场秀。
宝玉痛恨这一切,宁愿独自面对自己的悲哀。“如今若学世俗之奠礼,断然不可;也还别开生面,另立个排场,风流奇异,于世无涉,方不负我二人之为人。”所以他写了一篇祭文,而且“用晴雯素日所喜之冰鲛縠一幅,楷字写成,名曰:《芙蓉女儿诔》,前序后歌”。“冰鲛縠”是一种很细的丝织出来的,没有染色的丝绸。我一再跟很多朋友说,如果祭文不是亲人的肺腑之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作者当然知道祭文是近于腐朽的老文化,所以这其中第一个要松动的应该是对待死亡的态度,《芙蓉女儿诔》变成了对死亡最真切的哀悼,是一个生命留下的最真挚的东西。
“又备四样晴雯所喜之物,于是夜月下,命那小丫头捧至芙蓉花之前,先行了礼,将那诔文即挂于芙蓉枝上,乃泣涕念曰:'维,太平不易之元。’”这是表示现在是多少年的意思,可作者在写这个小说时很谨慎,不敢让大家知道《红楼梦》是写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因为弄不好是会杀头的。过去每个皇帝登基的时候都要改“元”,“不易之元”,就是说这个皇帝永远都在,不会再改年号了,其实这是躲避灾难的手段,因为清朝的文字狱非常厉害。
接下来是“蓉桂竞芳之月”,他没有直接讲八月,作者一开始就把祭文的现实性全部疏离掉,哪一年、哪一月都不知道,因为他面对的死者已经成为花神了,所以他要把它写得像神话。接下来写日子更是了不起的写法,不是说四月九号,也不是五月八号,而是“无可奈何之日”,生命到了最荒凉的状态。王羲之的书法里常常出现“奈何奈何”。“怡红院浊玉”,这里用了一个“浊”字,他一直认为所有女孩子的生命都是干净的,他自己却掉在一个肮脏的世界里。“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作者强调的是,如果有真情实意,所有外在的形式都不重要。
11、衾枕栉沐、亲昵狎亵
“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白帝宫”,按照中国的五行,白是指西方,西方主秋天,现在是芙蓉花开的秋天,所以是白帝宫。如果是“赤帝”,就是南方,主夏天;如果是“青帝”就是木,主东方……蜀汉的白帝城在四川,也是在中国的西边。他认为晴雯已经变成了管秋花的花神,当然要住在白帝宫中,“抚司”是官名。
大家读下去就会发现这篇诔文基本上是个神话。“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很真实地告诉你晴雯死的时候是十六岁,我之所以一直强调年龄,是因为年龄会唤起我们很多感动,这样一个从几岁就认识宝玉的女孩子死了,他们之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如果我们那个年纪写一篇祭悼同学的祭文,该怎么写?他说:“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没而莫能考者久矣。”晴雯姓什么,哪里人,已经无从知道了。这是个苦命的女孩子,生下来就被卖来卖去的。
下面这句很动人:“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晏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畸。”“衾枕”是被褥、枕头,“栉”是梳头,“沐”是洗澡。“衾枕栉沐”,我想今天我们大概也不敢在祭文里说,这个女孩曾经跟我一起洗澡,睡一个枕头,但宝玉讲的就是这些。我为什么对她念念不忘,就因为从小一起“衾枕栉沐”。大家可能会因为文字的关系,而忽略了其间动人的本质,这四个字全是日常生活的内容,因为晴雯是照顾宝玉饮食起居的人。“栖息晏游之夕”,是说我们二十四小时都在一起。接下来用了很惊人的四个字——“亲昵狎亵”,“亵”就是猥亵的亵,而且竟然敢用“亲昵”。“亵衣”就是内衣,可见亲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用“亵”这个字。我们跟一般的朋友都不敢用这个字,当然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有一两个人可以用到这几个字。我一直觉得晴雯真有其人,因为他讲得非常清楚,认识、相处五年八个月,虽然像个神话,可是时间却这么清楚。
大概对曹雪芹来讲,这五年八个月是他生命里很美好的一段时光。如果我们今天要做一个祭文的革命的话,不妨就要从这个东西开始。一个丧礼要不就不参加,如果参加,它就要是真实的,绝不能变成虚伪的应酬。我们最常听到的故事是某某候选人,会每天泡在殡仪馆里,每一家的葬礼他都去参加,但这一招还真有用,因为大家觉得他那么用心,就选他吧!但细想想,你会觉得不可思议。
12、花原自怯,岂奈狂飚
然后他就开始回忆了:“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我们看到他用四个名词——金玉、冰雪、星日跟花月,来形容晴雯留给他的印象和感动。这篇祭文有很工整的对仗和明显的押韵,可是丝毫没有影响其中的真性情。又讲到晴雯活着的时候,“姊妹悉慕媖娴”,姐妹们都很喜欢她,因为她特像个好学姐,很豪爽、有英气,对人很善良,也非常单纯。“妪媪咸仰惠德。”那些年长的太太、妈妈们,也都觉得她聪慧贤良。
下面就转变了:“孰料鸠鸩恶其高,鹰鸷翻遭罦罬。”点击本页左下角“阅读原文”收听本文音频。因为你生命太孤高了,所以别人会厌恶你。“罦罬”是指一种装有机关能捕捉鸟兽的网,也泛指罗网,所以这里的意思是说,你的生命原本是可以高飞的老鹰,却不幸被网所捕,实际上是在讲晴雯的被陷害。“ 薋葹妒其臭,茞兰竟被芟荑!”“ 薋 葹”是那种杂乱的野草、恶草。在汉语言文学中,常常用“ 薋 葹”来形容小人,而用“茞兰”去比喻君子。也就是说在植物世界里,恶草会掩埋掉这些美丽的生命,这一切都是在形容晴雯遭遇的悲剧。
下面的句子非常漂亮:“花原自怯,岂耐狂飙;柳本多愁,何禁骤雨。”用“骤雨”和“狂飙”来形容晴雯经受的打击,用花的怯和柳的愁去比喻晴雯的美丽和柔弱,真是漂亮!我们今天的排版,常常把这篇诔文整个排下来,其实它本来是诗,完全可以排成断句的形式。把“花原自怯,岂耐狂飙”四个字四个字地断开,在空间上就会形成一个节奏。可见对《红楼梦》的理解还关系到今天的出版界要花功夫,去想办法把它转换成视觉上更现代、更美感的设计。我一直觉得《芙蓉诔》拆开来是非常漂亮的一首长诗,当然这篇诔文今天很难被选到教科书里,但无论如何,《芙蓉诔》是学文字、学语言、学造型、学形象的最好的教材。
然后他讲道:“偶遭蛊虿之谗,遂抱膏肓之疚。”“蛊”和“虿”都是害人的毒虫,因为晴雯对自己的生命有所坚持,等于是活生生被气死的。注意,这篇诔文里有非常多肉体的描写,因为宝玉跟晴雯是非常接近的,所以他会写到“故尔樱唇红褪,韵吐呻吟;杏脸香枯,色陈顑 颔”。大家看接下来这四个字全是言字边——“诼谣 謑诟”,就知道有多少的谣言和多少的是非逼死了晴雯。最可怕的是:“诼谣 謑 诟,出自屏帏。”陷害晴雯的人就在屏风、帘幕背后,前面说过,晴雯、蕙香、芳官的被逐,是内部有人打了小报告的,这篇祭文里讲得更明白了。“荆棘蓬榛,蔓延户牖。”这些带刺的、能伤害你的植物,已经爬满了你居住的地方。晴雯其实很无知,她太天真,根本不知道自己得罪了多少人,不知道有多少人憋着要陷害她。“岂招尤则替,实攘诟而终。既忳幽沉于不尽,复含罔屈于无穷。”这全是在讲她的委屈,死得不明不白的。
下面的比喻很特别:“高标见嫉,闺帏恨比长沙;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我们知道晴雯只是一个小丫头,宝玉竟然把她比喻成汉代的贾谊和大禹的父亲鲧。我想假如我们今天写一个祭奠女用人的诔文,用这种比喻大家一定觉得蛮奇怪的。可是宝玉内心根本没有这种界限,在他看来人的受委屈是一样的。贾谊就是因为遭嫉被贬长沙,是历史上屈死的孤独者。而鲧也是为了止住洪水而偷了息壤,最后被火神祝融杀于羽山郊野的孤独者。我想如果宝玉把这篇文章拿去给他爸爸看,一定会被痛打一顿。可是在宝玉心中,这五年零八个月里跟他最亲近的生命,是最值得纪念的,我们一定要从这样的角度去了解这一篇诔文的意义。
下面他又写道:“自蓄辛酸,谁怜夭折!”晴雯的死很快就会被遗忘,因为这个家族里没有人会记得这件事。“仙云既散,芳趾难寻。洲迷聚窟,何来却死之香?”这里用的是神话典故,古代神话里有个地方叫“聚窟洲”,据说在那里可以找到“返魂香”,死去的人闻了香味就会活过来。可如今大雾弥漫,我上哪里去找让你重新复活的香?“海失灵槎,不获回生之药。”我们知道秦皇、汉武都曾经派人到海上去寻求不死之药,如今海上已经没有那艘船了,我怎样才能得到回生之药?
13、眉黛烟青,昨犹我画
下面我觉得是最动人的句子:“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我解释一下大家就能理解,这四句,十六个字,是宝玉跟晴雯最深的情感。“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是说你那么整齐漂亮的黑色眉毛,好像是我昨天才替你画上去的。“指环玉冷,今倩谁温?”人死以后变冷的指环,今天谁再帮你温暖?记得一个冬天的晚上,晴雯穿了很少的衣服跑到雪地里,回来宝玉就握着她的手说,怎么冻成这个样子,赶快钻到我被子里暖和暖和。这个句子绝对不只是对仗的工整和词汇的漂亮,背后还有很深的情感。
当然我们也不太可能跟任何人都说:“眉黛烟青,昨犹我画。”假如我出席一个宴会,在那里对女士说这样的话,大概马上会被打一顿。因为这里面有很私密的东西,是生命间的特殊情感,所以不能变成套话。因此我认为“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应该是汉语言文学里男人写给女人最动人的句子,如今这样的动作和情感对男性来说已经很少有了。
曹雪芹在这里其实是做了一种南朝文学的延续,很想再为这些美丽的女子画一次眉毛。在古代有个男人张敞曾被皇帝叫去指责,说你怎么能在闺房里替太太画眉毛?幸好张敞很聪明,说:您不知道闺房里面还有比画眉毛更厉害的事呢。后来这个皇帝就决定不判他的罪。可是一个皇帝去问这种事,不是吃饱没事干吗?但一个文化里如果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就很恐怖。这个故事也说明男性的某种矜持,导致他对女人的温存无法表现。但曹雪芹是非常叛逆的,就是要说:“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
14、檐前鹦鹉犹呼
接下来是:“鼎炉之剩药犹存,襟泪之余痕尚渍。”这里用非常直接的形容,来讲他跟这个女子之间的关系。“镜分鸾别,愁开麝月之奁”,是说如今把镜子拉开,人已不在了,冷冷的月光照在镜子上带着很大的哀愁。“梳化龙飞,哀折檀云之齿。”晴雯总在镜子后面帮宝玉梳头的,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想象那个画面,宝玉在镜子里能看到晴雯的脸,跟他的脸是靠在一起的。但如今“镜分鸾别”,人不在了;“梳化龙飞”,梳子也不见了。《晋书·陶侃传》里讲的“梭化龙飞”,可作者在这里把它改成“梳化龙飞”,好像梳子变成龙飞走了。
“委金钿于草莽,松翠 . 于尘埃。”这还是在讲死亡,有点像《长恨歌》里讲到杨贵妃死后,“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的感觉。“楼空 鳷鹊,徒悬七夕之针”,“ 鳷 鹊”有个典故,我们知道现在有了中国的情人节——农历的七月七日。传说每年的这一天,所有喜鹊会飞到天河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星跟织女星在桥上相会。那天晚上很多女孩子就会在家里悬一根针来乞巧,因为织女是最会绣花的,而晴雯是所有丫头中最会绣花的。现在人走了,没有喜鹊再去帮你架桥,七夕之针只是空悬在那里。注意,这里有很深的记忆和细节,如果是讲别的人,可能就不会用这样的语言,因为其他人手工都没有晴雯好。“带断鸳鸯,谁续五丝之缕?”这很明显是在讲晴雯帮他补衣服。古代人喜欢在衣带上绣一对鸳鸯,表示一种恩爱不绝,可现在带子断了,这是在比喻他跟晴雯被分开了。显然只有晴雯可以“续五丝之缕”,因为当年雀金裘破了的时候,就是晴雯抱病给他补上的,这其中的回忆是她曾经用这么巧的手帮他渡过了很多难关。
“况乃金天届节,白帝司权。孤衾有梦,空室无人。”刚才讲到五行学说,西边是白、是金、是秋天,白帝主管一切。一个人孤单单地睡在屋里,梦醒之后房间是空的。“桐阶月暗,芳魂与倩影同销;蓉帐香残,娇喘共细语皆绝。”过去常用芙蓉花的汁液去染床帐,《长恨歌》里的“芙蓉帐暖度春宵”讲的就是粉红色的帐子。“皆绝”,是指一切与晴雯有关的美的特征都消失了。这是典型的骈体文,《滕王阁序》里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还有“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都是这样。这篇诔文用了非常工整的方法,让你误以为它只是一个文体,很多人读的时候就跳过去。可是一旦你真正读到它的内容,就会为之动容,因为他讲的全是细节。
“连天衰草,岂独蒹葭;匝地悲声,无非蟋蟀。露苔晚砌,穿帘不度寒砧;雨荔秋垣,隔院希闻怨笛。”这一大段都在讲秋天,一方面正值秋季,另一方面晴雯做的是主管秋天的花神。衰草、蟋蟀、露水、台阶、寒砧、秋垣、怨笛,一派荒凉景象。“芳名未泯,檐前鹦鹉犹呼”,大家记不记得林黛玉的鹦鹉突然有天长叹一声说:“花落人亡两不知。”《红楼梦》用到鹦鹉的地方很多,因为鹦鹉本身无知,当人都死掉了,鹦鹉还在叫她的名字时,就产生了非常大的悲剧感。“艳质将亡,槛外海棠预老。”宝玉最早知道晴雯的死亡,是因为走廊上的海棠花突然枯萎,他把这个感应用到了《芙蓉诔》里。
15、折断冰丝,同灰共穴
注意一下,友情提示:点击本页左下角“阅读原文”收听本文音频。我们说诔文的难写,在于必须工整,必须有典雅的部分,可是绝不能违反真性情。所以底下的“捉迷屏后,莲瓣无声”,是两个一起长大的孩子最真实的记忆和感情。这个表面上很严整的文字是有形象、有画面感的,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跟丫头在屏风后捉迷藏,彼此躲来躲去,脚步轻轻移动。“斗草庭前,兰芽罔待。”那些花草就那样成为我们玩耍的道具,所有这些都是宝玉的童年记忆,如今这一切就要结束了,所以他借着哀悼晴雯哀悼了一次自己的青春。
下面是具体的细节:“抛残绣线,银笺彩缕谁裁?折断冰丝,金斗御香未熨。”“抛残绣线”,是《牡丹亭》里杜丽娘游园时,春香跟在后面唱的句子。过去的女孩子每天都在绣花,简直要把自己的青春都绣光了。因为晴雯的女红特别好,宝玉用的很多丝织品都是晴雯的手艺。这个时候我们才感觉到《芙蓉诔》里有一种揪心的痛,这么多细节的记忆他根本忘不掉。“折断冰丝,金斗御香未熨。”好漂亮的句子!“冰丝”我们现在不容易懂,可能只有江宁织造的家族才会懂,现在丝绸的料子都很柔软,而冰丝则是指生丝,生丝做的衣服折痕很不容易固定,一定要用熨斗去烫,今天谁来帮熨这些衣服?这时候我们忽然发现宝玉所有的生活细节都与晴雯有关,现在她一走,宝玉的生活忽然失却了重心,怅然若失。
“昨承严命,既趋车而远涉芳园”,意思是我没有办法在你临终时跟你有更多的接触,因为我动不动就被差到很远的地方。“今犯慈威,复泣杖而遽抛孤柩。”“严命”、“慈威”,这是曹雪芹对自己一直不敢批判的父母所做的第一次巨大抗议。“及闻櫘棺被燹,惭违共穴之盟”,“櫘”,粗陋而薄的小棺材。宝玉可能跟晴雯曾半开玩笑地说过,以后就是死也要死在一起。其实小孩子一旦要好,真的什么话都会说,包括前面蕙香说,既然我们同月同日生,那就是夫妻了。其实天真的孩子根本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我们小时候扮家家酒时不知道结过多少次婚,可大人世界可能对此永远无法理解。
“石椁成灾,愧逮同灰之诮。”他说记得我好像说过,要死就死在一起,可我现在竟然还这么卑鄙地活着。所以《红楼梦》真是一部忏悔录,作者对这些女性有太多的不忍,总觉得自己这样苟延残喘地活着真是可耻。这里所谓的“同灰”跟“共穴”,大家不能把它看成是爱情的誓言,谁小时候都跟好朋友讲过类似的话。其实作者是在讽刺自己,我哪有这样的勇气这么做。
16、红绡帐里,公子多情
下面是非常荒凉的场景:“尔乃西风古寺,淹滞青磷;落日荒丘,零星白骨。”我们小时候常常在坟地里跑来跑去,死人的骨头会变成磷火,晚上在坟地里飘动。小时候认为说那是鬼火,现在这个物理现象已经可以解释。这里的意思是,为什么你的魂魄还在那边不肯走?“楸榆飒飒,蓬艾萧萧。”“楸榆”、“蓬艾”,都是会长在坟地里的植物。“隔雾圹以啼猿,绕烟塍而泣鬼。”“圹”是墓穴,“塍”是田间的小堤,这里也是在讲坟场。“啼猿”、“泣鬼”都是比喻悲凉之声。
下面出现了非常重要的句子:“自为红绡帐里,公子多情;始信黄土垄中,女儿薄命!”这四句是《芙蓉诔》里最重要的典故,一直延续到第七十九回。就在宝玉念祭文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说:真是好文章!大家知道,这个世界上能说这是好文章的只有一个人,就是黛玉,其他人都会觉得很荒谬。黛玉就对宝玉说,为什么要说“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她认为可以改成更真实的字句,他们两个就开始推敲字句,慢慢地,大家就发现这篇诔文已经不再是哀悼晴雯,而是在哀悼黛玉了。或者更透彻些说,《芙蓉诔》是对所有青春生命的哀悼。
下面用到了两个比较不容易懂的典故:“汝南泪血,斑斑洒向西风。”宝玉自比汝南王,把晴雯比作他的爱妾碧玉,宝玉失去了晴雯,斑斑泪血只能向西风挥洒。“梓泽余衷,默默诉凭冷月。”“梓泽”讲的是石崇,他是西晋时的大富豪,曾宠爱一个歌妓绿珠,后来绿珠为了抵抗权贵而跳楼自杀,所以石崇常常在荒凉的月夜怀念绿珠。这里讲的都是未完成的情感和不完整的生命。
“呜呼!固鬼蜮之为灾,岂神灵而亦妒。”下面的句子希望大家特别注意:“钳诐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忿犹未释!”这是《红楼梦》里极少有的愤怒,看了你会吓一跳,因为有可能是在讲他的母亲。
“在卿之尘缘虽浅,然玉之鄙意岂终。因蓄此惓惓之思,不禁谆谆之问。始知上帝垂旌,花宫待诏,生侪兰蕙,死辖芙蓉。”这时候又转到神话了,幸好听说玉皇大帝可怜你,让你到宫殿里去做花神,你活着时最好的伙伴就是香花美草,死了也可以管辖芙蓉花。“听小婢之言,似涉无稽;以浊玉之思,则深为有据。”我很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晴雯被冤枉、被诬陷致死,是他最痛苦的事,他相信上天是公道的,一定会把这样的女孩儿招到天上去做花神。
“何也?昔叶法善摄魂以撰碑,李长吉被诏而为记,事虽相殊,其理则一也。故相物以配才,苟非其人,恶乃滥乎?始信上帝委托权衡,可谓至确至协,庶不负其所秉赋也。”为什么会相信?是因为有两个典故。叶法善是唐朝人,他的祖父死了,他想要为祖父立个碑,可是当时字写得最好的李邕已经死掉了,叶法善就找道士摄李邕的魂魄来给祖父撰写碑文。李长吉是二十几岁就死掉的诗人,因为他太有才了,玉皇大帝认为应该把他诏到天上去写《白玉楼记》。你会相信他们的生命没有结束,一定会在更合适的地方有更好的发展。所以我想《芙蓉诔》既是悲哀,也是一个更大的生命祝福。
再说一遍,《芙蓉诔》是八十回本《红楼梦》最后的真正挽歌,是哀悼青春生命的重要文章。特别是宝玉正在一个人边念边哭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来,他以为是鬼,结果是黛玉。接下来就明显看出这篇文章也是预告黛玉的死亡。(待续)

蒋勋 | 78-02《芙蓉诔》是对所有青春生命的哀悼,图片,第4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蒋勋 | 78-02《芙蓉诔》是对所有青春生命的哀悼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