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第1张

[摘要]楷书,较其它书体而言,其法度严谨,不易掌握,但综观魏碑、唐楷,其结构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即楷书結体的布白匀称、重心平稳、参差避就、识势连贯、虚实相生的一般原理。掌握了这些原理,然后结合每位书家的个人风格,楷书结体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关键词]布白匀称 重心平稳 参差避就 识势连贯 虚实相生

汉字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字。基于汉字文化的发展,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宋代苏轼在《跋陈隐居书》中指出:“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他在《书唐氏六家书后》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这个道理:“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能行立而能走者也。”然楷书结体,既不同于篆隶横平竖直的均匀布白,也不同于行草飞动流走的自由布白,它结构严谨,布势规整。

不同的书家有不同的结字规律,这需要在临帖中仔细揣摩和体会,在这里笔者从一般的审美角度出发,将楷书的结体概括为五个原理。

一 、布白匀称的原理

清代书法家邓石如说:“结体应计白当黑”。就是应当将虚的空白看做和实的笔画同等重要。晋代王羲之说:“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以上书家的精论皆说明,匀称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笔画之间的空白,字间空白,行间空白,要宽窄大小大致相等。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布白匀称的目的呢?陈绎曾说:“疏处捺满,密处提飞;捺满则肥,提飞则瘦。”其意是说,笔画间的空白距力求疏密匀称,书写笔画力求肥瘦适宜。“里”字的横画间距就是如此。又如“之”,上面三笔紧密相连形成一个三角形实体,这个实体三角形恰好与中间空白的三角形构成虚实平衡。这样的结构,既把握着平衡,又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前进意识。

二、重心平稳的原理

汉字常由多个部分组合而成,如同建筑、积木和杂技的叠罗汉,首先要保持重心平稳。孙过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讲的就是这个原理。

平稳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对称,即在中轴线两侧以同量同形的对应形式相配置,如文、金等字。在篆书、美术字中完全可以写得非常对称,而楷书则不能,因为楷书的横画是左低右高的,竖画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笔直,所以楷书往往是通过点和横画的顿笔以及强化了的捺和竖来获得视觉平衡的。

汉字被称为方块字。方形的视觉中心偏左偏上,这正是视觉上的错觉所造成的。所以,处理整体结构时宜左密右疏、上密下疏。为了取得平衡的效果,右边尤其是右下方的主要笔画大多较粗较长。左右结构的字,左偏旁宜窄小,右偏旁宜宽放;上下结构的字,上部宜紧密,下部宜疏。

三、参差避就的原理

楷书以平正为根本,但过于整齐一致便会失于呆板,所以横画相叠时,须有长有短,有俯有仰;竖画并列时,也须长短欹斜有变化,三点四点在一起,须有其态,向背得宜,相互照应。

避就在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中尤为重要,彼此之间切忌互不往来,造成“各自为阵”的局势,而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穿插,左右错落,融为一体。在楷书中,无论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各部分之间不可全收,不可全放,也不可单一的互不相关的收与放,需注意,偏旁主体,收放相顾,相争相让,互相依赖,互相迎让。如“鸿”、“破”等字。

四、识势连贯的原理

字之所以有连贯性,有两种原因。一是字的笔势、笔顺造成的结果。比如“流”字上的三点,第一点奔向第二点,第二点奔向第三点,第三点挑锋向上奔向右旁最上边的一点。因为它们之间有这样一个连带关系,点的方向和笔锋的方向才那样不同。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各自独立的笔画之间的内在联系了,写出来的字就生动活泼多了。

字之所以有连贯性,还在于字的致美之理。书法艺术家同其它艺术家一样是自觉地将自己创造的作品与社会生活内容和自己内在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的。连贯产生整体感,整体感产生出生命感,生命感使欣赏者感到美和愉悦。

连贯采用的方法有三种:结合、生让、映带。

结合就是连接。汉字笔画之间,结构单位之间似乎是有一种聚合力。独体字中笔画零散者,合体字中笔画与部分零散者,只要有可能,常有向字中心聚拢并结合在一起的趋向。如独体字“光”,六笔各异,写时使各笔都向中央的轴心聚合,字就显出强烈的整体感。

生让就是相生相让。如“身”字一撇较长,这是“缩者舒之”相生之法。又如“木”在“李”字中,中竖写得宜短,这是“长者缩之”相让之法。总之,写时要收放结合,相辅相成。

映带,也是一种连贯的方法。通常指笔画间、结构单位间的关联、呼应,又称为飞渡。如写“心”字,第一点向右带出与卧钩形成意连,卧钩出锋向上与中点遥相呼应,中点再与第三点连中有断,第三点回锋收笔。

五、虚实相生的原理

对于结体,人们往往最注意的是平衡对称,因为这是结构美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成功的书法作品不单只讲求静态的平正,均称的法则,更重视运用动态的多种变化求得平衡造型的趣味,从而领略结体中虚实相生的书法境界。具体而言,有几对原则必须把握,即主与次、正与欹、违与和、虚与实。

主笔通常由长笔画承担,由于书体书风的不同,主次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一个字来讲,过正有呆板拘谨之嫌,笔笔欹侧,又显得字形堕落。孙过庭说:“违而不犯,和而不同”,这正是违与和的关系。虚与实则是研究点画之间的空白处理问题。不同的艺术艺趣和意境主要来自这空白之处。如欧阳询的字中宫紧收,有森严之意;颜真卿的字中宫敞阔,颇有恢宏之气;柳公权内收外放就有劲健洒脱之势;虞世南学书于智永,得王氏之法,有沉厚秀润之风。

总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然而作为结字造型审美情趣的书法艺术应该是自然得体、天然浑成的,楷书结构原理不应该成为书法创作时的镣铐,更不能刻意雕琢,故作姿态。蔡邕《笔论》云:“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鉴赏和创作书法作品,对此不可不知。

参考文献:

[1]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1979,10.

[2]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8.

[3]南兆旭.中国书法全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1.

[4]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

[5]欧阳中石,张荣.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7.

[6]李光祥,王绥先.书法标准教材.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7.

(作者单位:山西管理职业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