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个国家,能逃得掉“柏克定律”

没有哪个国家,能逃得掉“柏克定律”,第1张

都说中国人历来讲求中庸之道,从这个角度看,倘若向西方思想界学习,一生追求政治平衡的柏克,本应是最大热门。

但吊诡的是,在中国大热的西方学者榜单中,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亚当·斯密、黑格尔等必然上榜,还会有各种生僻的名字,可以肯定的是,多数情况下我们看不到柏克。

然而,在思想史的谱系中,无论知名度还是重要性,柏克是一位连盲人都无法忽视的存在。

现实何以让人如此匪夷所思?

一个民族最大的遗憾并不是无知,而是封闭通往真知的大门。

比较以柏克为精神标杆的国家,和那些轻视柏克的国家,其迥然不同的国运,足以证明柏克的重要性。

▌邪恶之所以得逞,是因为善良之人无所作为

提起美国独立战争,我们会想起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

大陆军的确是以少胜多击败了英军,但事实上,在战争的决胜天平上,英国王室的妥协值得一提,而柏克于此功莫大焉。

独立战争的起点,一般以波士顿倾茶事件为标志,作为辉格党的文胆、党内实际主宰者,柏克从一开始就站在北美一边,为捍卫殖民地人民利益不遗余力。

没有哪个国家,能逃得掉“柏克定律”,第2张

波士顿倾茶事件,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当英国陷入鏖战泥淖时,柏克发表著名演讲《与美国和解》,强有力影响了多数议员,让他们决定“放美洲一条生路”。

随后,他又写下《致布里斯托首长的信》,此二者在终结战争方面,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对美国独立运动的声援,尽展柏克的自由主义思想。

“邪恶之所以得逞,是因善良之人无所作为。”自由是柏克进行一切政治思考的前提。

作为英国议会一员,也属于统治阶级,完全应该反对美国革命,因为那是要“颠覆”自己的。

然而即使冒着被冠以“英奸”的危险,他也要为北美张目。

可见,柏克对自由的追求,是出于对人类命运的关怀,而没有掉入狭隘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泥潭中。

在自由与专制之间,柏克坚定地站在了自由一边。

这样一位极端热爱自由的好汉,怎么会被人称为“保守主义者”?甚至,最后还成了“保守主义宗师”?

谁让柏克那么热爱自由,却又偏偏在有生之年,遇到了那场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呢。

▌用暴力制造凝聚力,必然造成暴力的滥用

法国大革命到底有多震撼?

将国王送上断头台的“壮举”,让欧洲各地出现骚动,以稳定著称的英国也不例外,出现了一个风云人物——革命派牧师普莱斯,夜以继日地煽动英国人干两件事:支持法国革命和自己也搞革命。

1789年11月4日,普莱斯的布道辞《论爱国》发表,为法国革命唱起最强劲的赞歌。

就在全英国除了国王一人瑟瑟发抖、其他人似乎都在观望乃至期待天翻地覆慨而慷时,一件让人迷惑不解的事情突然发生了:

柏克竟然站了出来,与乔治三世站到了同一条战壕。

当全世界都在为大革命的“伟大成果”欢呼时,柏克冲着全世界吼道:

“法兰西是在用犯罪换取贫穷!法兰西不是为了她自身的利益而牺牲美德,她放弃了利益是为了可以出卖美德!”

堪称自由派旗帜的柏克,居然将大革命视为洪水猛兽?

没错,柏克毫不掩饰对大革命的愤怒,但凡英语中能找到的下流话,在四百页篇幅中滚滚而出,很多人以为柏克疯了。

没有哪个国家,能逃得掉“柏克定律”,第3张

强烈反对大革命的保守主义学者埃德蒙·柏克

撇去情绪性语言,我们看看柏克是如何抨击大革命的:

1,柏克认为,传统对秩序与自由至关重要,而大革命毁掉了旧制度与旧秩序,那么社会凝聚职能只好由军队和暴力来执行,而用暴力来制造凝聚力,必然要造成暴力的滥用!

2,柏克认为,宗教是社会基础,攻击宗教的人自然是社会的敌人,而攻击宗教的法国大革命也必然是罪恶的革命。

柏克说道:“你们的独裁者是用恐怖手段来统治的,他们知道,谁畏惧上帝,谁就对别的东西无所畏惧。于是,他们就把那种唯一能够产生真正勇气的畏惧,从你们的头脑中斩草除根。”

3,柏克认为,法国大革命追求卢梭式人民主权,试图构建人间天堂,它追求一种纯粹的民主制,必然导向“多数人的暴政”。

多数会对少数施加最残酷的压迫,这种压迫会扩大到更多人身上,比王权统治残暴得多。

没有哪个国家,能逃得掉“柏克定律”,第4张

大革命时期残酷杀戮现场

4,柏克认为,大革命精神导师卢梭的天赋人权是一种愚蠢的抽象权利,世上只存在具体的人赋人权:

“那些形而上学的权利进入日常生活,就像光线穿过介质,必会发生折射。”

柏克指出,抽象理论无法得到经验的证明,而人类的政治实践变幻莫测,用抽象理论去指导具体的实践,极有可能导致理性的误用。

如上,正是保守主义的基本要素:传统、宽容、审慎、经验,但它们所围绕的皆为自由。

今天我们说柏克保守,正是在说他时刻在保守着英国的自由传统,“我们把自由权看作祖先给我们传下来的,并将由我们传给后代的遗产。”

可笑的是,同样是为了自由,甚至是为了更深刻地阐释自由的真谛,对大革命的抨击,让柏克从自由派变成时人眼中的“爱国王贼”。

感喟的是,基于上述要素的开创性贡献,柏克在身后成为保守主义创始人,柏克的思想也成为保守主义的最经典范本,更是保守主义诞生的标志,被公认为“抵抗法兰西疫病的良药”。

▌多数人的专制是扩大了的专制,多数人的民主暴政,依然是暴政

“反常”的表现、严厉的措辞,导致很多战友与柏克决裂,这其中包括后来的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和“美国体制之父”潘恩。

很多他过去的支持者,对他的言论感到不知所措,更有甚者,将他视为人格卑劣、思想杂乱的政治投机者。

一切误解,皆因柏克异于常人的智慧和洞察力。

柏克因对大革命的预言而在革命初期被嘲讽,然而正是这些预言,最后反馈给柏克至高无上的声誉,也让欧美诸国纷纷扑向柏克思想,汲取最有价值的营养。

为世人所称道的柏克预言,第一,是法国社会秩序的崩溃。柏克认为,大革命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是以破坏传统秩序与社会价值为前提的,必将造成疯狂的革命激进主义,而这种激进主义会不断以革命的形式反噬革命本身。

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严丝合缝地证明了这一点:

巴黎广场的断头台忙得脚打后脑勺,不断有反对派被推上去,然后是推他的人再被推上去,革命恐怖循环往复。

没有哪个国家,能逃得掉“柏克定律”,第5张

曾经的革命领袖罗伯斯庇尔也被推上了断头台

第二,是预言拿破仑专政的出现,则让柏克被惊为天人:

“某一讨人喜欢的将军,精于安抚兵卒之术,掌有统兵作战之真诀,将会把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军队将会基于其人格魅力而服从他的调遣......最终那个人就成了你们的主子,你们整个共和国的主子。”

没有哪个国家,能逃得掉“柏克定律”,第6张

拿破仑称帝

柏克辞世两年后,拿破仑就任第一执政官,不久便登基称帝。

“毁灭性的破坏终将导致一种新的专制主义强权出现,唯有它才能维持社会免于全面的混乱和崩溃”。

对拿破仑称帝的非凡预见,成为“史上最准确的预言”。

美法革命确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民主革命,都声称追求自由,但却有着本质性的差别:前者是现实主义革命,后者是乌托邦革命。

美国革命者认为,公民的自由比民主、平等更重要,自由对政府来说也是更容易实现的目标;另外,即使强调“平等”也只是机会平等,而不是结果平等。

而在法国革命中,对平等、自由和正义的追求,完全是靠断头台来实现的。

柏克的智慧,就这样体现在一系列对常规认知的颠覆上。比如谈到自由的来源,他说:

“自由是我们的继承物,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这与卢梭的“生而自由”绝不类同,柏克强调的是继承性,卢梭则表明一种抽象的人权。

当所有人都在争论哪种权力更好时,柏克说:“与权力的形式相比,对权力的限制更为重要。”

关于民主,他说:“我憎恨专制,尤其憎恨多数人的专制,多数人的专制不过是扩大了的专制。”

他认为,由于整日忙于生计,不可能有闲暇从事智力的训练,因此:“如果(让)蜡烛匠这类人被允许个别或集体上台统治,国家就会遭受压迫。”

关于审慎,他说:“审慎在所有事务中都堪称美德,在政治领域则是首要美德。”

关于秩序,他说:“自由不仅与秩序和美德共存,而且与秩序和美德共亡。”

当代的美国保守主义思想家柯克在他的《保守主义思想》一书中指出,“伟大的自由主义者都受到过柏克精神的浸染”。

柏克的努力,不仅避免了英国宪制的法国化(激进化),今天的人们也多从美法两场革命的结果中,切实感知到了两百年前一位先知的巨大智慧,并汲取到了足够警醒当下的教训:

在保守(自由)主义的理念护佑下,独立后的美国,200多年来一直是在扎扎实实为民众创造自由和美好的生活;

没有哪个国家,能逃得掉“柏克定律”,第7张

美国制宪会议

相反,法国的政治社会秩序,历经革命与复辟的多次拉锯,直到1958年戴高乐的第五共和国才算尘埃落定。

今天,在越来越多的西方民主国家,保守主义已成为最重要的社会思潮,“小政府、大市场”的经济架构、反集权的组织架构,越来越得到普遍的认可与应用。

▌保守主义在中国的曲折历程

回到本文的篇头,为何在中国我们看不到柏克?或者说,与其他主义相比,几乎看不到保守主义的影子?

第一,在中国的语境中,“保守”是个贬义词,“抱残守缺,不知进取”,提到“保守”,很多人的脑海里,第一时间也许会浮起辜鸿铭梳着小辫儿的头像。

第二,即使是那些有能力抛开旧有语义及陈腐历史观的人,在他们的认知中,像英美那样结构已然相对稳固、运转顺畅的社会,或有很多东西值得保守,但在一个要么毫无自由,要么自由到砸碎一切传统的国家,有什么值得“保守”的?

保守主义学者刘军宁先生和冯克利先生,对此给予了回答:

针对第一条,保守主义里的“保守”是动词,它所保守的是“自由”,而非霉菌残渣;而保守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在西方便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并没有特定的阶层归属。

厌恶频繁变化是人的天性,大变革可以为英雄带来快感,但多数人并不希望自己的生活成为政客施展革新大业的舞台。

可见,保守主义所要维护的,不是任何特定的利益,而是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模式。

针对第二条,中国的自由传统虽然自古以来就很稀缺,但并不等于国人在历史上争取自由的印记很少。

自由不是来自于西方,而是来自人性,而人性是不变的,我们现在爱自由,我们的祖先也一定爱自由。

何况,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自由传统仅仅来自本国,三四百年之前还没有美国,哪里来的“固有的”美国自由传统?

我们还要加上第三条:

1911年清王朝覆灭,中国第一次彻底打开国门,真正“开眼看世界”时,能接触的,几乎都是令西方文明陷入危机的两样东西:民族主义、激进主义和乌托邦主义。

很快,中国学习启蒙的对象就从崇尚“保守主义”的英美转向了崇尚“激进主义”的苏俄。

没有哪个国家,能逃得掉“柏克定律”,第8张

冯克利与刘军宁

而柏克告诉我们,保守主义的矛头是针对激进主义,而不是自由主义,在激进主义长期占据主流的情境下,其天敌保守主义如何有可能发展壮大?

然而,说到底,中国的历史变革,根本上是思想观念与价值信仰的变革,这就需要我们明确一个思想根基,这个根基应该是什么?

最接近诺奖的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认为,这个根基那就是保守主义。

杨小凯说:“我们不能再沉浸在法国大革命和苏俄红色革命的怪圈中,必须要从这种历史的循环的链条中走出来。”

“必须反对职业革命家那样的极端政治,我们必须要去了解英美保守主义,去学习如何用站得住脚的经验,去建立一个公信力的国家。

我们争取建立现代政治制度,但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正当职业,而不是纯粹的革命家。”杨小凯如此解释。

没有哪个国家,能逃得掉“柏克定律”,第9张

杨小凯,18岁时因言获罪,入狱十年。生前两次提名诺奖,他在20年前对中国所做的预言,如今正在应验!

也许现在言说保守主义还信者寥寥,但柏克早就抛出过一个著名的“柏克定律”,两百多年来,没有哪个国家能摆脱它而独存:

通过暴力建立的现代政权,唯有接续上本国、本民族之自由传统,回到良序的轨道上来,方能繁殖养育,长久延续。

在保守主义的理念护佑下,独立后的美国,200多年来一直是在扎扎实实为民众创造自由和美好的生活。相反,法国的政治社会秩序,历经革命与复辟的多次拉锯,直到1958年戴高乐的第五共和国才算尘埃落定。

当代的美国保守主义思想家柯克指出,“伟大的自由主义者都受到过柏克精神的浸染”。

没有哪个国家,能逃得掉“柏克定律”,第10张

▲美国制宪会议

对于何为好电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但有一点一定是共通的,即它足够复杂和深刻,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之间激发无限的思考。好的电影,就是有这样的魅力。

然而,电影很好看,思考很烧脑。看电影时,我们经常会进入一种似是而非的状态,感觉很深刻有启发,但是又说不出具体。

为此,哲学思意诚意邀请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王鹏老师主讲《看电影学哲学》系列课程。大鹏老师带我们全力抽丝剥茧之余激发我们的思辨。这正是我们这门课的初衷:

本次专栏课程将通过50+部经典电影串联30+位哲人。课程分为虚无主义、存在主义、人格同一性、情感与爱恋、精神分析、诗与思、人生哲学、人类与后人类8大主题,加上不定期答疑直播,总计超过50+小时的总时长。购课可以加入课程专属社群与同好交流心得。

扫描二维码订阅专栏

原价399元

限时特价299元

01

用哲学看电影

再也没有难懂的电影

难道必须了解导演生平、运镜技巧、构图打光等等专业的电影知识,我们才能好好欣赏一部电影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无须了解专业的视听语言,只需学会用哲学的思维看电影,就可以让我们直接破解导演和演员在电影里费尽心思所展现的各种人类文明的“母题”,从此世上再也没有难懂的电影。

02

用电影学哲学

再也没有难学的哲学

并非所有的电影都属于“哲学电影”,只有那些表达哲学主题、制造哲学语境、或者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电影才能被称作“哲学电影”。

而我们,将会通过这些精心挑选的哲学电影,去探索和爱上哲学。

03

课程大纲

课程匹配了“一个主题+多部电影+多位哲人”的组合。比如,在以“虚无主义”为主题的课程中,课程将以对《搏击俱乐部》《超脱》《瞬息全宇宙》为“主”,并以《浪潮》《小丑》《老无所依》等影片为“辅”的分析策略。

在讲授哲学时,将以尼采、马克思、叔本华、施特劳斯为“主”,而以柏拉图、基督教哲学、鲍德里亚、马克斯·韦伯、查尔斯·泰勒、曼斯菲尔德等为“辅”。这种安排和风格将贯穿整个系列课程。

在维持讲座大纲和基本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可根据学员需求增加“直播活动”和“答疑讲座”(你想听什么,我就讲什么)。具体时间会在专属社群内公布。

正式课程内容

系列

课程内容

虚无主义

代表作:《搏击俱乐部》《超脱》《瞬息全宇宙》(主)+《浪潮》《小丑》《老无所依》《谋杀绿脚趾》《发条橙》(副);

主讲哲学:虚无主义、非理性主义、消费主义、尼采、马克思、叔本华、施特劳斯等。

存在主义

代表作:《第七封印》《荒野生存》《离开拉斯维加斯》(主)+《野草莓》《富贵逼人来》《失常》《克莱默夫妇》(副);

主讲哲学:生存哲学、克尔凯郭尔、陀思妥耶夫斯基、萨特、加缪、海德格尔等。

记忆与人格同一性

代表作:《记忆碎片》《初恋五十次》《月球》《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主讲)+《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彗星来的那一夜》《致命魔术》(副);

主讲哲学:心灵哲学、记忆哲学、人格同一性问题、休谟、康德、克里斯托弗·诺兰等。

情感与爱恋

代表作:《对她说》《花束般的恋爱》《苦月亮》(主)+《爱在三部曲》(Before Sunrise, Before Sunset, Before Midnight)《分手的决心》(副);

主讲哲学:爱情哲学、情感现象学、爱欲、柏拉图、阿莫多瓦等。

精神分析

代表作:《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科学睡眠》《黑天鹅》(主)+《纽约提喻法》《迷魂记》《危险方法》(副);

主讲哲学:精神分析学、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荣格、拉康、齐泽克、查理·考夫曼的哲学等。

诗与思

代表作:《细细的红线》《永恒与一天》《生命之树》(主)+《天堂之日》《新世界》《尤里西斯的凝视》(副);

主讲哲学:超验主义、技术哲学、诗化哲学、爱默生、梭罗、荷尔德林、海德格尔、马利克的哲学、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哲学等。

伍迪·艾伦与人生哲学

代表作:《安妮·霍尔》《无理之人》《解构爱情狂》(主)+《曼哈顿》《爱与死》《汉娜姐妹》(副);

主讲哲学:人生哲学、伍迪·艾伦的哲学、犹太-基督教哲学。

人类与后人类

代表作:《银翼杀手系列》《机械姬》《她》(主)+《黑镜系列》《2001太空漫游》(副);

主讲哲学:后人类主义、超人类革命、赛博朋克、科技伦理、福柯、尼采、海德格尔、塞尔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没有哪个国家,能逃得掉“柏克定律”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