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在漫长又短暂的人生里相遇多少次?

我们会在漫长又短暂的人生里相遇多少次?,第1张

我们会在漫长又短暂的人生里相遇多少次?,第2张


早上出门去书店的时候,脑海里突然浮现起之前采访远家CEO贝壳的时候,她说:“任何一份工作做久了都是重复。”生活的本质是不是像西西弗斯推石头那样,重复、再重复呢?

店长开心居然已经在书店工作一个月了,为了庆祝她入职一月的纪念日,我们决定晚上一起去看电影。这周三是节假日,她需要做几款甜品,决定好做哪些就可以直接上手做了。现在的厨房在一间很小的屋子里,站上两个人就会觉得拥挤,而我觉得书店厨房最让人难受的一点是,里面一点儿阳光都没有,工作起来很憋屈。

也因为是节假日,实习生秋秋(在《我可以改变世界吗?》中提到的第二个来面试的女孩)一早就过来帮忙了,两个人在厨房里做甜品,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开心从厨房走出来的时候说道:“有人一起干活真是太好了,好快就做完了呀。”

前一个晚上我还和开心说采购咖啡豆的事,她感叹道:“你以前要一个人做这么多事嘛?”我回她:“所以有你真是太好啦,我的开心!”

我依旧还是在书店工作,但因为有了适合的,可以一起前行的工作伙伴,而让那些重复的工作可以更快完成,让我们都能更快沉浸到其它的,可以发挥自己创造力、学习力的事情上。

「好语录的安慰」是一家节奏很缓慢的书店,我们门口的小黑板上写着:“欢迎你来拍照,更欢迎你来读书,我们是一家不想做网红还双休的书店。”它所面临的客户群体很小众,她他们大多喜静,想要拥有一个环境离开原本嘈杂的社会环境,想在城市里寻找一个可以安放内心的所在。

书店不仅提供了安静的空间,也提供了一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是可以让客人坐在桌前,某一张老旧的木椅上,抚摸书本的时候,可以慢慢发现一些内心深处的东西。她他们无需对我打开心扉,而是可以在书店里,打开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与书店节奏相对的,是在书店工作的人。

我依旧记得咖啡博主Sofia曾在自己的视频里说过类似这样的话:虽然我在四线城市开咖啡店,但是我的生活节奏和在一、二线城市没有什么两样。

书店有了自己小小的团队,我们会一起聊天、大笑、看电影、聚餐,我们更多的时间是在一起工作。随时在群里讨论书店未来的活动,随时复盘我们的每一次活动和工作结果,随时调整书店本身,和工作方法。

“在书店工作,总有点儿脚底搓出火星子的忙碌感。”我这么对开心说的时候,她狠狠点头:“是这样的。”

书店能带来的经济价值并不多,书店开不出很高的工资,也没法做精致的装修。但是我们可以在书店找到人生的意义,当我们作为四线城市的小市民,无需为房子、车子焦虑的时候,留在家乡的目的是要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

书店的工作让我感到快乐,不会每天苦苦等待下班的点儿,飞速关门,总是干着干着活,就发现已经五点多了,要准备下班了。在书店,是能感受到自己真实存在的地方,我不属于任何一个社交平台,我不被大数据绑架,我见到不同的人,和她他们交流。

在书店里,比起店主,更多时候我是一个观察者。

她他们会在哪个书架前驻足停留,如果我感受到她他们对书店非常有兴趣,我会主动和她们分享书店的独立出版物,《抵达 Vol.1》里,记录了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开书店的故事,以一个非常新的社会身份独自前往了海豚阿德书店,一家已经开了十年的书店。

秋秋问我《抵达》是什么呢?我很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或者某个词语来回答她这个问题。当一个四线城市的书店,在她的第一年就做了自己的独立出版物,当一个在加拿大首都留学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回到四线城市,开一家书店。我在做什么,我是怎么想的,书店又将如何呢?

我们文科生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我们的感受和思考的,《抵达》对于书店的意义是巨大的,我们想要通过这本独立刊物,把自己的城市和自己所抵达的城市连接在一起,同时也把自己的日常生活,把期望抵达的生活连接。

我们相信,记录是一种存在,纸张是唯一通往内心的载体。

我们会在漫长又短暂的人生里相遇多少次?,第3张

《抵达》对这座城市的意义也是巨大的。因为它,我们有了一个可以通往更大城市的接口,我们可以去上海参加Unfold艺术书展,那是独立出版物的狂欢会啊。如同书店一样,很多人眼里,我们干着不赚钱的生意,而实际上,书店对这座城市的意义,也是无法用经济价值去衡量的。

有一个在湘潭念书的大学生在留言本里写道:“在书店待了三四个小时,突然有个念头,就是在湘潭生活总算有了点盼头和意义。可能说来有一点夸张哈哈哈哈,但是是真的!”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看/听到她们内心的想法,但我每一次,内心会柔软下来,喜悦和感动疯狂蔓延。

我们仅是想要凭借这样一个小小的书店,打造这座四线城市的艺文空间,让文化氛围在这里发酵吗?是的,《抵达》是我们首次做出的尝试,还有观影会、读书会、独立艺术家展览、艺术家驻地计划。每一样我们都会一遍遍尝试、努力、重复,《抵达 Vol.2》就在我们这样的决心里诞生了。这一册的小标题叫作《孤僻的工作》。

如果说《抵达 Vol.1》是我作为书店新人到达了一个非常成熟的,在大理开了十年的“老”店。那么,《抵达 Vol.2》就是一个很想进入文学世界,向往文学世界的小白,像一条鱼一样,滑进了属于它的大海里。

我们会在漫长又短暂的人生里相遇多少次?,第4张

很小的时候就确立了自己的人生梦想是写作,但我直到上大学之后才开始喜欢读书。开书店之后,一直都没有去系统思考过书店的定位,我想接触文学,但又不想进入学校里,毕竟在如今的社会,学校并非是唯一学习的途径。

2021年10月底,我去往了另一座四线城市——临海,在巫昂老师的「宿线下写作营」中,写作营从一句“生活在别处”开始。

也就是从那一句话起,在另一座四线小城里,我好像找到了人生的归宿,生活的重心。

我们这一群理想主义者,一群没有被时代浪潮冲走的人,因为文学,相遇在再望书店。每天的日常听起来是很枯燥的,早上写作阅读,下午上课,雷打不动,没有休息。而我是那么思念那短暂的十六天,期待新的一年,还能如期赴约。

这本小书讲述的就是这样一群人,在临海生活了16天,她他们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

我们会在漫长又短暂的人生里相遇多少次?,第5张

这一次的《抵达》制作过程邀请小鱼来做设计,作为装帧设计师,小鱼给《抵达》提供了很多专业支持。要如何做一本系列的独立刊物?要如何把《抵达》和「好语录的安慰」书店紧紧联系在一起呢?

小鱼做了《抵达》刊物的概念设计。书店的logo是一个小房子里亮着一盏灯,是想在城市之上建立一个小小的乌托邦,如同家一样,亮着灯,等人回家。

小鱼想到《抵达》的音译是“嘀嗒”,像是小房子里的那盏灯开关的声音,也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于是《抵达》的logo从那盏灯延伸,是一个水滴形。收到《抵达》新一册刊物的朋友,先从视觉进入,然后是纸张的触感——封面外壳,……然后,你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我们会在漫长又短暂的人生里相遇多少次?,第6张

《抵达》是书店想要通过独立刊物的形式触达不同的城市,我们把很多梦想、期待、自己的生活投射其中。

《抵达 Vol.2》开启预售啦,预售是想通过降低价格的方式,让它走得更远,也是可以有一笔款项帮助书店做首轮印刷。

对生活中的每一次相遇都抱有期待。

我们会在漫长又短暂的人生里相遇多少次?,第7张我们会在漫长又短暂的人生里相遇多少次?,第8张我们会在漫长又短暂的人生里相遇多少次?,第9张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我们会在漫长又短暂的人生里相遇多少次?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