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厂:《不歌樓舊藏》一一三湘才子易君左

空厂:《不歌樓舊藏》一一三湘才子易君左,第1张

易君左民國廿一年 (1932)任江蘇省教育廳編審室主任時,偶感於揚之言談反復敘之羅嗦,曾編了一本名曰《閒話揚州》的小冊子由中華書局出版作為消遣。對揚州人的羅嗦有所諷刺。其中有一小品:

某士進京參加考試,寄回平安家書,談到歸期時寫到:“此次歸鄉,定在下月,不在初一,便在初二;不在初二,便在初三……(連續順次書日)不在二十七,便在二十八;不在二十八,便在二十九。其所以不言三十者,蓋此月月小故也。”


將揚州人之煩絮,刻畫得無微不至,讓人發喙。


這雖然是易君左所編酒茶餘的小冊子,但因為易氏為學人,所編此冊編排不失嚴謹,又取材豐富,所以銷售暢旺。書名《閒話揚州》,打擊了所有揚州人,似乎每個揚州人皆羅嗦煩絮,於是有好事鄉人同往江蘇省府請願申訴。因省府未予受理,越鬧越僵竟至對簿公堂。經多方眾人大力協調,最終由書局銷毀書版,與作者同時登報道歉,這才了此公案。


由於這場風波鬧得風生水起,成為街談巷議熱門話題,就有好事者出一上聯刊在《中國日報》(南京)上,懸金徵對下聯,聯曰:

易君左,閒話揚州,惹起揚州閒話,易君,左矣!


聯出得極巧,即是回文,又寓“閒話”事件,一為書名,一為人名,久無對者。 至國民政府改選,林森(号子超)主席連任,有一中醫師名古紅者對其下聯,巧成天工,曰:

林子超,主席國府,連任國府主席,林子,超然!


所對亦系真人實事,真乃奇對。


下邊再說一副巧對,仍有易君左的名在聯中,故再錄之於下:某年,香港有一家報紙征聯,其中一聯涉及幾位名人,聯曰:


左舜生姓左不左,易君左名左不左,二君胡適,其於右任乎? 

梅蘭芳伶梅之梅,陳玉梅影梅之梅,雙玉徐來,是言菊朋也。 


上聯是政治家、文學家,下聯是伶人、影人。集八位有名的大家於一聯,可謂巧思。八大家中,予最近與易君左有了緣分,下面就來敘說。


2004年苦夏,上海工美藝拍在海侖賓館開槌,予沖著易君左一軸山水畫頻頻舉牌,並最終拍到了手。

空厂:《不歌樓舊藏》一一三湘才子易君左,第2张​易君左《巫峽清秋圖》89X43 cm

此山水裱軸簽上題寫“巫峽清秋”,89X43cm的直幅,設色紙本,考究的舊裝。《民國書畫家匯傳》稱易君左“所作山水,有水彩畫韻味,頗具天趣”。這軸山水畫正是頗具水彩畫的意韻,設色像是顏料用膠水等調製的一樣,由於畫紙用的是半生半熟的宣紙,故能較好地利用畫紙的白地和質地,表現出了透明感,顯示出了輕快、濕潤等特有的效果。畫家用筆的勾皴點染,筆勢亦具水彩畫的韻致。但細審用筆綫條的勁挺,皴染的生辣、雲霧留白的技法高超,還是具有中國傳統山水畫的韻味。可謂既有西洋畫瀟灑縹緲一路的特色,又有東方繪畫寫實情趣。圖上寫意的巫峽一稱大峽,乃長江三峽之一。包括金盔銀甲和鐵棺峽。西起四川巫山縣大寧河口,東至湖北巴東縣官渡口,綿延40公里,峽谷特別曲折幽深。長江橫切巫山主脈,高峰海拔1000米以上。這樣的高峰對立兩岸,是應以高遠的山峰表現的。那畫上被雲霧橫斷山頂,極讓人仰視。畫上的兩尾小帆船有“豆人”三位,船正行進在崖邊。這麼小的帆船,使人不自覺為他們在險途上的命運擔憂。


畫上題詩七言絕句一首:“雙帆隱隱白雲迷,巫峽清秋看落暉。出入四川皆水道,廿年一夢竟如飛。”署上款“之初先生存正”,創作時間:“己亥上元”,落名“易君左並題”,鈐印“易君左”朱文。仍是《民國書畫家匯傳》稱易君左“工詩、能文、善書畫”,這畫上書法極可謂“善書”,書法飄逸,但不失沉穩,並且有學問之氣充溢其中。易君左抗日戰爭期間曾任職四川省政府,大概出入走的長江水路,故詩中有“廿年一夢”之句,“己亥”是1959年,也正好符合時間段。“上元”指元宵節。上款“之初”是新加坡的“胡椒大王”陳之初。 


陳之初(1911 ~1983)别署香雪齋主人,被奉為“東南亞最龐大、最珍貴的藝術寶”、“新加坡最有名的私人藝術收藏”的書畫收藏家。近來藝術市場火爆,陳氏的舊藏整批在上海的拍賣市場上推出。今年3月中旬,予曾在朵雲軒拍賣會“香雪齋書畫專場”上拍得好幾件“帶胡椒味”的書畫。這次陳氏後人又投入工美拍賣行數百件書畫,我仍是拍得好幾件。易君左乃其中之一也。易君左此圖不僅僅是陳氏舊藏,而且還署有其他的上款,所以更顯得彌足珍貴。


《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收入易君左的辭條頗長,我不妨作一次文抄公,全部抄錄於下: 


易君左(1898,一作1899 ~1972)湖南漢壽人。學名(或稱原名)家鉞(署見'五四’時期《晨報副刊》、《民鐸》等處。著有《西洋民族制度研究》、《社會學史要》),字君左(也作筆名,見《晨報副刊》、《批評》半月刊等。後以字行),號意圖,晚號敬齋(一作字),筆名左君、”康匋父、兒郎神、花溪、空谷山人、AD(見1920《奮鬥》旬刊,該刊是北京大學學生組織奮鬥社所創辦,為無政府主義刊物)、AB(見1920《北京大學學生週刊》。該刊自第6、7號起,也逐漸表現為無政府主義傾向),室名琴意樓(有《琴意樓詞》)。1916年,中學畢業後留學日本。1918年回國後,入北京大學,入少年中國學會,與人組織奮鬥社,又參加文學研究會,1923年畢業。1924年加入國民黨,參加國民黨革命軍北伐,任軍政治部主任等職。之後在湖南作'清鄉’、'自治’工作及主編《國民日報》。1930年任安徽大學教授及《民國日報》社長。1932年任江蘇教育廳編審主任。抗戰期間,先後在中華文化運動委員會、四川省政府編譯室等機構任職,任《和平日報》社社長、《時事與政治》月刊社社長。抗戰勝利後,任《和平日報》上海分社社長。後調往蘭州,仍任該報社長。1919年初,又回滬創辦《新希望》週刊。不久去臺灣,後轉香港。歷任《星島日報》副刊主編、香港浸信會學院教授、國際筆會香港分會理事等職。1967年9月舉家到臺灣定居,任臺灣銀行監察人等職。著見前外,尚有《中國政治史》《中國社會史》《中國文學史》《華僑詩話》《易君左遊記精選》及《君左詩選》等。


《民國世說》有一段調侃易君左的話,標題《祖國的光輝》,全文曰: 


江蘇教育廳頒發各學校紀念周散會前所唱之《救國歌》,系江蘇教育廳編譯所主任易君左之大作,末句為“看我們十年後,發揚祖國的光輝”。記得去年是如此唱法,今年仍舊如此,明年還是如此。不知幾個十年後,“我們”方能“發揚祖國光輝”。


2004年7月13日於無住庵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空厂:《不歌樓舊藏》一一三湘才子易君左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