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宁海】李广志| 大宋海商周良史是中日混血儿吗

【文化宁海】李广志| 大宋海商周良史是中日混血儿吗,第1张

妇女节踏青活动

春日晴好

女神之约

【文化宁海】李广志| 大宋海商周良史是中日混血儿吗,第2张【文化宁海】李广志| 大宋海商周良史是中日混血儿吗,第3张【文化宁海】李广志| 大宋海商周良史是中日混血儿吗,第4张【文化宁海】李广志| 大宋海商周良史是中日混血儿吗,第4张【文化宁海】李广志| 大宋海商周良史是中日混血儿吗,第6张【文化宁海】李广志| 大宋海商周良史是中日混血儿吗,第6张【文化宁海】李广志| 大宋海商周良史是中日混血儿吗,第4张

文I 李广志

10世纪末至11世纪前期,在中日交往史上涌现出了一批宁海商人,他们以周文周良史父子为代表,多年往返于中日两国间,他们的事迹作为宋代海外贸易的代表性事例,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

周氏父子主要活跃于日本社会,他们的家乡在今宁海县东岙村。相比之下,周良史之子周弁(1021-1093)的事迹在家乡传播更广。周弁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41岁时考取进士,踏上仕官之路,周家从此兴旺发达。此后,周弁的几个儿子,甚至女婿也登科进士,故后人概括其家史时有“一门七进士,连女八登科”之美称。   

【文化宁海】李广志| 大宋海商周良史是中日混血儿吗,第9张

官塘周村(王军摄)

日本学界认为,周文裔在日本娶妻,生下周良史。对此日本史料有相应记载,主要出于同时期的两个文献。

其一,《小右记》万寿三年(1026)六月二十六日条:中将云,宋人良史欲及解缆,而献名籍于关白。〈民部卿所传献〉,恳望荣爵。赎劳桑丝三百疋。若无朝纳,归本朝,戊辰年明后年归参,可献锦、绫、香药等类。件良史母本朝人也。关白返赎劳解文,给黄金三十两云云。

其二,《左经记》万寿三年(1026)七月十七日条:传闻,近曾太宋国商客良史,奉名籍于关白殿云云。仍权尚书藤原章信奉仰,书遣砂金廿两书,送良史许。其状大内记孝亲作云云。世以难之,敢无所避云云。其状云,蒙关白左丞相尊阁严旨云,商客周良史如上状(注:疑有脱字),文(注:疑为“父”字)是太宋人,母则当朝朝臣女也。或从父往复,虽似随阳之鸟,或思母秘诣,可谓怀土之人。

【文化宁海】李广志| 大宋海商周良史是中日混血儿吗,第10张

云溪村路下周周氏宗祠(李广志摄)

上述两条,发生在1026年,周良史向日本朝廷递交“名籍”,申请“荣爵”,并献给执政的关白藤原赖通桑丝300匹,如果朝廷不接受这些丝物,表示两年后夏季再来日本,奉献锦、绫、香料等高档物品。结果,六月二十四日,朝廷接受了名籍,但未授其荣爵(五位),奖赏了30两黄金。其中写道,周良史“母本朝人也”“母则当朝朝臣女也”。

在此之前,1012年,周文裔驾船到日本,通过九州大宰府的官员,献给天皇一只孔雀,天皇又将其赐给执政关白藤原道长。道长将它安放到自家院中,建巢饲养。不久,孔雀生下11个蛋,人们非常好奇,有人说:“此鸟闻雷声孕,出因缘自然论。”(《日本纪略》长和四年闰六月二十五日条)。但是,经过百余日孔雀也未能孵出幼雏,时人议论纷纷。

由上述两个文献,日本学界一般认为,周良史出生于日本,是个中日混血儿。周文裔和周良史之事,日本文献有多次记载,大约在1034年消失于史料中。

但是近年来,学界关注到中国方面的史料,即宋人王澡为周弁母写的碑文《敕封魏国夫人施氏节行碑》。此文收录于明崇祯《宁海县志》卷十中,碑文显示,北宋天禧四年(1020)周良史娶四明施氏为妻,施氏年十四。周良史结婚后不久,跟随父亲去往日本,1028年死亡。事实上,周良史并没有死,此后还出现在日本史料中。《小右记》长元二年(1029)八月二日条载:“宋人良史书状送阿阇梨盛笇云,父船头所进右大殿杂物被返下者,早交(受)领了。”可以确定的是,周良史自离开东岙后,再未回过家,他从妻子施氏与儿子周弁的视线中消失了。

【文化宁海】李广志| 大宋海商周良史是中日混血儿吗,第11张

云溪村路下周周氏宗祠碑(李广志摄)

此外,日本学界又发现了一条新消息,山崎觉士在《海商及其妻子——11世纪中国沿海地区与东亚海域交易》一文中,援引新闻报道,称《重修官塘周氏宗谱》中载有“宁海的家谱中则记载着他们的后代周弁(周良史之子)成为宁海县第一位进士、周文裔的妻子(即周弁祖母)是日本籍女子的关键史实”之句。

这一信息极其重要,如果属实,则印证了日本史料中只言片语、断续记载的内容真实可靠,同时也可再现周文裔、周良史的生活轨迹。不过,山崎教授表示,此消息未经证实。此后,森公章教授在论文《朱仁聪与周文裔、周良史:来日宋商人的动态与藤原道长的对外政策》及《古代中日关系的展开》一书中,重引了山崎教授发现的新信息,认可周良史母为日本籍女子。同样,森公章教授也表示,此消息未经证实。

【文化宁海】李广志| 大宋海商周良史是中日混血儿吗,第12张

《同治二年周氏宗谱》(李广志 摄)

为厘清事实,2022年12月末,笔者到宁海实地考察。

首先,请教了宁海地方文史专家、东洲周氏后裔周明礼先生。据他介绍,周家是宁海县的大家族,各村周氏基本留有宗谱,但是,记录周文裔和周良史的内容,多有不同,甚至差异很大。现存宗谱多数是后修补的,最早的家谱是清代《同治二年周氏宗谱》。其中,周文裔在周氏总系谱中属于第二世,行三十府君,在“周氏世略”的世派中,宗谱载:“第二世,绍璝次子文裔:行三十府君,追赠中大夫,生一子良史,墓在覆钟山。”第三世为周良史,谱曰:“文裔子良史:娶四明施氏,生一子弁,以子贵,封赠校书评事,行廿四评事。公适日本,卒于日本国……”

此宗谱写于1863年,按此记载,起码可以看出几点信息:首先,周文裔与周良史是父子关系;其次,周文裔卒于家乡,墓在东岙的覆钟山;再次,周良史卒于日本,且死后得到宋朝廷的封赠。此外,宗谱前部分还有宋哲宗时期的状元李常宁题赠的匾额:“钦赠校书评事,为少师父周良史立:校订全书称理学,评论大事老元勋。李常宁拜撰”。李常宁(1037-1088),史料有载,他与周弁属于同时代人,他为周良史写匾额,在时间上比较吻合。

笔者此行的重点是核实《重修官塘周氏宗谱》里记载的内容。接下来,我们来到官塘周村一位周氏后人家,见到了这部珍贵的宗谱。据主人介绍,此宗谱是民国二十七年(1938)的草本,正谱在“文革”期间被烧毁,目前仅存这一份。关于周良史的父亲,宗谱记载:

仲眠公五子,字士芬,号述裔,生宋建隆三年七月初十亥时,娶塘上陈氏,合葬武峰山之原。子二,叔续又名良史,叔纶。

由此可知,宗谱中记载的周文裔名号是“述裔”,生于北宋建隆三年(962)七月,死后与妻子合葬于武峰山。述裔的葬地与《同治二年周氏宗谱》中的“墓在覆钟山”有别。但是,更为重要的信息是,周文裔娶塘上陈氏为妻,并无娶日本女子之词。

【文化宁海】李广志| 大宋海商周良史是中日混血儿吗,第13张

官塘周村周氏后裔藏《重修官塘周氏宗谱》(李广志 摄)

紧接着,《重修官塘周氏宗谱》显示第七世为周良史,行廿四,字永忠,一字叔续,述裔公子,生宋太宗雍熙三年八月廿四未时。娶四明施氏,生宋真宗景德三年,卒神宗元丰二年七月初五日,享寿七十有四。徽宗政和三年敕封魏国夫人,墓在江宁府上元县金陵乡紫金岭之原,子一,君仪即少师弁公也。

由此可知,周良史生于雍熙三年(986)。良史妻施氏的卒年及寿考、葬地,在《敕封魏国夫人施氏节行碑》有载,卒年实际为“元丰三年七月初五日”,宗谱写的“元丰二年”有误。此段文字之后,《重修官塘周氏宗谱》转抄了《敕封魏国夫人施氏节行碑》的内容。

在核实上述宗谱后,笔者又赴周良史一家的居住地东岙考察。宁海县东四十里有岙,现称为“东岙村”,这里是周文裔、周良史的故乡,也是周弁生长的地方。东岙古时又称沙洲、东洲。《敕封魏国夫人施氏节行碑》开篇写道:

孺人施氏,四明人,故府君周公讳良史之妻,故宣德郎赠少师讳弁之母。今台之宁海县东四十里有岙,介于数山之间,清溪周其前,大海环其外,水石参错,桑麻杂植,其中多周氏居,盖其故第也。施氏于四明为望族,孺人有容色性行,其家慎择所配。时府君虽不事官学,而以能文称。居乡慷慨有器度,喜周给人,颇推长老,故施氏以归之。周之先,尝总大舶,出海上,府君至孝不肯离其家。纳孺人之明年,侍其父适日本国,去三月而生少师。后七年而府君哀讣至,少师生府君既不及见。而孺人年二十二,孀居家贫。父母欲夺而嫁之,毅然守志不可回。(摘自明崇祯《宁海县志》卷十)

出生于宁海县东四十里处山岙的周弁,其祖先“尝总大舶,出海上”,从事海上贸易。周良史娶施氏的第二年,便随其父到了日本。他走后三个月,周弁诞生,父子俩没有见过面。七年后,天圣六年(1028),得知周良史去世消息时,施氏年仅二十二岁。从此,施氏守寡一生,守家教育周弁。周弁刻苦学习,从乡试到仕官,经过了23年的艰苦岁月,经过三次科举考试,最终于嘉祐六年(1061)考取进士,此时已41岁。历任越州会稽簿,松溪、武义、黄陂三县令,终宣教郎、知青阳县,追赠少师。

如今的东岙,虽说地理环境有所变化,但周家生活的历史空间仍然存在。尤其是周弁墓一度迁葬回东岙,保存至20世纪60年代。

在原旗门中学(现东岙小学)校长王家兴先生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东岙小学。据他介绍,因地处清溪流域,这里在南宋初期建有一个“清溪寺”,学校后面的小山称“清溪山”。

清溪寺坐北朝南,建有大殿、佛堂、东西厢房,四周有围墙。1941年清溪寺重修,后来,为了建设学校,在1969年前后,寺庙被拆除,1971年学校建成。后面清溪山上,有很多坟墓,周弁墓就在那里。当时王家兴先生也参与过拆除,周弁墓前立有一座石碑,上书“少师周弁之墓”。打开坟墓后,里面什么也没发现。王先生推测它是自南京紫金岭迁移过来的周弁的衣冠冢。

王先生的介绍与史载相吻合,崇祯《宁海县志》载:“清溪寺,南三十里天灯山麓,南宋时建,周弁墓在寺后。”光绪《宁海县志》卷二十二《寺观》也有同样记载:“清溪寺,在南三十里天灯山麓,南宋时建,周弁墓在焉。”

东岙,是从事日本贸易的宋代海商的故乡,也是从事中日贸易的宋朝商人中,唯一可考的最准确的生活地。

【文化宁海】李广志| 大宋海商周良史是中日混血儿吗,第14张

作者(中)与王家兴(左)、周明礼(右)在东岙实地考察。(许飞 摄)

随后,我们又到东岙村、覆钟山、武峰山考察,参观了路下周周氏宗祠。最后到三门湾、旗门港,想象和感受周文裔、周良史等海商们出海航行的历史景观。

宋代中日两国没有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但是,两宋300多年间,中日海上交通从未中断过。通览全史,两国外交特点是以民间贸易为主,虽说是私人贸易,但也是在国家管理之下进行的商品交易及人员往来。中国货物及人员往来日本,给日本社会带去诸多影响,概括而言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物资输出,主要有陶瓷、香药、书籍、铜钱等;第二,人员流动,有商人、僧侣、使者等;第三,思想传播,主要包括信息、制度、规则、技术、技能、文化习俗、宗教、信仰、语言等。然而,有别于内陆交往,中日交往的另一个特点是通过海上交通实现的,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此外,人员及物资流动的载体是宋朝商人的船舶,同时伴随大批宋人前往日本,11世纪至13世纪期间,在日本博多地区形成了“大唐街”。

北宋时期,从事海上贸易的宁海商帮中,除周文裔、周良史之外,在日本有记载的周姓商人还有周文德、周世昌等人,他们也应该属于宁海周氏家族成员。宋代宁海人大批出海经商,架起了一座中日贸易和交往的友谊之桥。

【文化宁海】李广志| 大宋海商周良史是中日混血儿吗,第15张

东岙覆钟山(李广志 摄)

通过实证调查宁海地区的周氏宗谱,它们显示以下内容:

第一,宁海地区存在大批“周氏宗谱”,宗谱脉络大体相同,细微之处略有差异;

第二,宋代赴日海商周文裔与周良史是父子关系,周文裔的名字又作“述裔”,追赠中大夫,葬于东岙的覆钟山,或与其妻合葬于武峰山;

第三,周文裔娶塘上陈氏,生良史;

第四,周良史赴日未归,亡于日本。

然而,《重修官塘周氏宗谱》所记录的“塘上陈氏”子良史,与日本文献中记载的良史“母本朝人也”“母则当朝朝臣女也”不相吻合。那么,周良史究竟是日本籍女子所生,还是塘上陈氏所生?这一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文化宁海】李广志| 大宋海商周良史是中日混血儿吗,第16张

说明:本文曾刊发在《宁波日报》(2023年2月14日B1版),中国宁波网、甬派、甬上等客户端转载。

作者介绍

【文化宁海】李广志| 大宋海商周良史是中日混血儿吗,第17张

李广志,1966年生,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日本研究所所长、宁波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中日文化交流史、日本历史。著有《万里波涛东瀛路—南宋临安海商谢国明与中日交流》;译著: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日本遣唐使研究。

文字图片I李广志

编辑I西湖雨

审核I浩海紫烟 

文化宁海工作室出品

【文化宁海】李广志| 大宋海商周良史是中日混血儿吗,第18张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文化宁海】李广志| 大宋海商周良史是中日混血儿吗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