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中巨鳖报恩的故事,折射了人世间的几种面孔?

《聊斋》中巨鳖报恩的故事,折射了人世间的几种面孔?,第1张

《聊斋》中巨鳖报恩的故事,折射了人世间的几种面孔?,图片,第2张

本 文 约 4900 字 阅 读 需 要 13 分钟

山东人管鳖叫“王八”,而蒲松龄跟读者玩文字游戏,所谓“八大王”,其实就是“大王八”。《八大王》讲的是巨鳖报恩的故事,初看似乎是讲生因放生之德而得到厚报,实际是以寓言形式、春秋笔法,巧妙而有力地讽世刺时。巨鳖因为冯生的放生之恩,送给冯生鳖宝,使他成为巨富。王爷逼迫冯生休掉结发妻子,娶公主的时候,冯生坚持“糟糠之妻不下堂”。高贵的王爷不仅不如冯生,还不如一只巨鳖。

《八大王》的背景是甘肃临洮,现属定西市。冯生是富贵人家后裔,家境败落。有人借了他的钱,无力偿还,捕到一只巨鳖送给他。鳖的额头上有白点,模样有些奇异,冯生便把它放生了。这是《聊斋》报恩故事的开篇模式,后面发生的事情都跟这件善行有关。

《聊斋》中巨鳖报恩的故事,折射了人世间的几种面孔?,图片,第3张

有一天,冯生从女婿家回来,天近黄昏,走到了恒河(恒河:即恒水,古水名。《书·禹贡》冀州:“恒、卫既从。”《汉书·地理志》上曲阳:“《禹贡》恒水所出,东入滱。”即今河北曲阳北横河。此处恐是蒲松龄误书)边上,这时有个醉汉带着两个家童,跌跌撞撞地走过来,远远望见冯生,问:“你是什么人?”冯生漫不经心地说:“走路的。”醉汉生气地说:“难道你没姓名,怎么胡乱说自己是走路的?”冯生急着回家,不理醉汉,径直走过去。醉汉更生气,抓住他的衣服不让他走,酒气熏人。冯生竭力挣脱,却挣不开,只好问:“那你叫什么名字?”醉汉梦呓似的回答:“我是南都旧令尹。你要干什么?”

令尹是战国时的官职,相当于相国。蒲松龄创作《聊斋》时哪里还有什么令尹?或许他是南都哪个地方的退休县官?可是“南都”是中唐对四川成都的叫法。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收复两京,还都长安,便把蜀郡改为成都府,建号南京,也叫南都。不管是时间还是地点,都跟甘肃不搭界。有研究者解释,“南都旧令尹”是借用《蜀王本纪》中望帝杜宇用鳖灵为相的典故,暗示这个人是只鳖。

冯生气愤地说:“有你这等令尹,真辱没这个世界!幸亏你是旧令尹,假如是新令尹,就要杀尽所有走路人啦!”醉汉气极了,要动手打冯生。冯生口出大话:“我冯某不是挨打之辈!”醉汉闻言,马上住手,一脸怒容瞬间变成欢喜,跌跌撞撞地下拜,说:“是我恩主,唐突勿罪!”醉汉爬起来,吩咐家童:“快走,回去准备酒菜!”然后拉着冯生的手,一定要冯生跟自己走。冯生推辞不过,只好跟他走。走了一段路,看到一座华丽的房子,好像达官贵人的家。走进去,房内摆设更加贵重。醉汉稍微清醒了一点儿,冯生客气地问:“请问,您到底是哪一位?”

《聊斋》中巨鳖报恩的故事,折射了人世间的几种面孔?,图片,第4张

醉汉说:“我说了,您别害怕,我是洮水八大王。刚才西山青童请我喝酒,不觉喝醉,冒犯尊颜,实在惭愧不安。”西山青童是何方神圣?他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童,住在洞庭西山上。洮水八大王到西山青童那里喝酒,自然能腾云驾雾。冯生知道自己遇到了水中妖精,但看到八大王言辞恳切,也就不害怕了。

一会儿,丰盛的筵席摆好了。八大王亲热地拉冯生坐下,自己极为豪放地连饮几大杯酒。冯生怕他再醉了继续纠缠自己,就假装喝醉了,站起来说要回家睡觉。八大王看透了他的心思,笑道:“您是不是怕我发酒疯啊?请不要怕。大凡醉汉品行不端,并说隔了一夜就记不得,都是骗人,十个之中有九个都是故意犯错的。我虽然被我的同类看不起,但还不敢对尊长发酒疯。您为什么这么不肯赏脸?”这话说得很清楚,我不是您的同类,那当然是妖精了。

冯生重新入座,庄重地规劝八大王:“你既然知道醉酒不好,为什么不改掉这个恶习呢?”八大王说:“老夫做令尹时,酗酒比现在还厉害。自从触犯天帝,贬回岛屿,便尽力改掉陋习。现在快进棺材了,落魄潦倒不能飞黄腾达,老毛病就犯了。我自己也想不清楚,解决不了。现在,我一定听您的教导。”他们倾心交谈的工夫,远处钟声响起。八大王起身,抓住冯生的胳膊说:“相聚太短暂,我存有一件东西,便用它来报答您的深恩厚德吧。这玩意儿不能总带着,满足了您的愿望后就还给我。”说完,从嘴里吐出个一寸长的小人儿。八大王用指甲掐冯生胳膊,冯生的胳膊痛得像要裂开一样。八大王赶紧把小人儿按在痛处,他一松手,小人儿就进到皮肤里面,而八大王的指甲痕迹还在,按进小人儿的地方慢慢凸起,像一个小肿块一样。冯生惊奇地问:“怎么回事?”八大王笑而不答,只是说:“您该回家啦。”送冯生出门,反身回去。

冯生回头想再看一眼八大王,却惊愕地发现:哪有什么华丽房屋?哪有什么村庄?原来自己正在河边站着,河里有只巨鳖慢慢爬动,渐入深水。冯生惊愕良久,知道自己是遇到当年放生的鳖王了,而鳖王赠送的小人儿,肯定是世上传说可以鉴宝的鳖宝。

《聊斋》中巨鳖报恩的故事,折射了人世间的几种面孔?,图片,第5张

鳖王报恩,报得豪爽,报得大方,送给冯生鳖宝,更见出鳖王的诚意。但蒲松龄并没有像《大力将军》那样花很多笔墨描写鳖王报恩的豪爽,而是用调侃之法,描写鳖王如何发酒疯。他的一言一行都令人忍俊不禁。他们一见面时,八大王问“何人”,冯生想赶快回家,就用“行道者”敷衍,八大王怒曰:“宁无姓名,胡言行道者?”多像侯宝林相声里的醉鬼,没事找事,没话找话,纠缠不休。接着,他捉住冯生不让走,酒气熏人,把醉汉缺乏理智的行为和特有的气息勾画了出来。蒲松龄借八大王之口诙谐地挖苦醉汉们“醒则犹人,而醉则犹鳖”的蠢相,“凡醉人无行,谓隔夜不复记忆者,欺人耳。酒徒之不德,故犯者十九”,则把世间酒徒借酒装疯的行为点得透透的,真是“世事洞明皆学问”。

从此,冯生眼力超常,凡有珠宝的地方,不管在多深的地下,他都能看到。以前根本不认识的稀世珍宝,也能随口准确地说出名字。他先在自己家卧室地下挖出来几百两银子,家里马上有钱花了。后来有人卖宅子,他看到这家屋下藏有无数银子,便重金买来。从此,他富裕得能与王公媲美。像火齐石、木难珠这样的无价珍宝,他也都收藏了。

冯生买到一面镜子,背后有凤纽,环绕着水云湘妃图,光芒射出一里开外,人的胡须、眉毛都数得清。如果遇到美人,拿镜子一照,美人的影像就留在镜中,磨也磨不掉。如果美人换妆重照,或者换个美人,前面的影像就消失了。奇怪不?蒲松龄早在那个时候就造出“照相机”来了。

《聊斋》中巨鳖报恩的故事,折射了人世间的几种面孔?,图片,第6张

当时肃王府的三公主美丽绝伦,冯生仰慕她的美名,恰好公主到崆峒山游玩,他便埋伏在山中,待公主下车,把公主的影像照到了镜子里。美人在镜中拈巾微笑,美丽的眼睛好像能动,嘴似乎要说话。冯生喜悦地珍藏起来,把镜子摆到案头,邀请妻子一起欣赏美丽的公主。冯生仅仅是对女性的美有观赏之心,他对公主并没有动歪心思,因为他在欣赏美丽的公主时还邀请妻子一起看,但这件事却惹怒了高贵的王爷。肃王,即肃庄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子,子孙世袭,王府在兰州。这位肃王是哪一代,不得而知。过了一年多冯妻把镜子的事泄露出去,传到了肃王府。王爷大怒,把冯生抓起来,把镜子收了去,要砍冯生的头。冯生暗地里让家人向王爷的管家送了一大笔银子。管家对王爷说:“王爷如果赦免冯生,天下的珍宝,他都能给您弄来。否则,只不过是让他死了,对王爷您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呢?”王爷说:“那好办啊,咱们抄他的家,把他家的珍宝收进王府,再把他全家流放了。”三公主说:“冯生已经偷看了我一年,就是杀他十次,我也摆脱不了这个污点,不如把我嫁给他。”王爷不同意,公主关上门绝食。王妃极力劝说王爷,王爷才释放冯生,命管家告诉冯生娶公主为妻。公主下嫁,需要冯生休妻。冯生说:“糟糠之妻不下堂,我宁死也不敢从命。大王如果允许我赎罪,我愿意倾家荡产。”

“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出自《后汉书·宋弘传》。宋弘是东汉著名大臣,官居大司空。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刘黄死了丈夫,光武帝问姐姐对朝中哪个大臣感兴趣,他愿意成全姐姐。湖阳公主说:“宋弘仪表堂堂,为人正派,朝中所有大臣都不如他。”光武帝说:“我给姐姐弄来当驸马。”光武帝把宋弘叫来,让湖阳公主坐在屏风后面,对宋弘说:“我听说'贵易交,富易妻’,这是人之常情吧!”宋弘坦然回答:“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光武帝对屏风后面的姐姐说:“你的婚事办不成了。”冯生拿这话来堵王爷,王爷被气晕了。小小老百姓,竟然不肯娶我高贵美丽的公主!他再次把冯生抓起来。王妃召冯妻进宫,想用毒酒害死她,给公主让出嫡妻位置。冯妻进宫后,送给王妃一座珊瑚镜台。所谓珊瑚镜台,就是珊瑚上面装饰着镜子的梳妆台,价值连城。古代富豪喜欢拿珊瑚的大小炫耀财富,《世说新语》就写过这样的情节:石崇和王恺斗富,拿起锤子把王恺家里一株巨大的珊瑚树敲碎了。珊瑚镜台自然足够大,也足够贵重,王妃很喜欢。冯妻对王妃叙述事情经过,言辞温和恳切。王妃很喜欢她,让她参拜公主。公主也很喜欢她,两人结为姐妹。然后,王妃让冯妻到监狱里说服冯生。冯生对妻子说:“王侯家的女儿,不能按照先来后到论定哪个是嫡妻,哪个是小妾。”旧俗王侯之女,不论先嫁后嫁,都是做嫡妻正室。冯生的意思很明确,我们是结发夫妻,你是嫡妻,如果接受郡主,她只能做妾,王侯规矩就要改。冯妻不听,回到家,准备了很多彩礼送到王府。送礼的队伍千人,珍宝玉石之类,王府的人都叫不出名字。王爷大喜,马上释放冯生,把公主嫁给他。公主出嫁,把镜子又带了过来。

这段描写说明,冯生的镜子不仅照到了公主的美丽,也照出了王爷、王妃,以及整个王府的丑恶嘴脸,他们贪婪、骄横、卑鄙、龌龊。冯生能活下来,取决于公主的传统道德观念,如果没有公主的迂腐劲儿,八个冯生也都没命了。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使高贵的王爷把娇贵的公主嫁给冯生做妾。在冯生聘公主的情节里,普通书生冯生恪守道德理念,“糟糠之妻不下堂”,高贵的王爷、王妃却是一副见钱眼开的势利小人嘴脸。王爷不仅不如冯生,还不如鳖王,这是一篇多么深刻的讽世佳作啊!

《聊斋》中巨鳖报恩的故事,折射了人世间的几种面孔?,图片,第7张

一天晚上,冯生独寝,梦到八大王气宇轩昂地走进来,说:“所赠之物应该还给我啦。带的时间长了,会损害身体,耗人精血,减人寿命。”冯生答应归还,留他喝酒。八大王说:“自从听了您的教诲,我已经戒酒三年了。”八大王用嘴咬冯生的胳膊,冯生痛极而醒,一看,胳膊上的肿块已经消失了,从此完全和正常人一样。

蒲松龄把酗酒的人讽刺到了骨髓里:

异史氏曰:醒则犹人,而醉则犹鳖,此酒人之大都也。顾鳖虽日习于酒狂乎,而不敢忘恩,不敢无礼于长者,鳖不过人远哉?若夫己氏则醒不如人,而醉不如鳖矣。古人有龟鉴,盍以为鳖鉴乎?

大意是:酒醒了还是个人,酒醉了就像个鳖,酒徒们大都是这个样子。不过,鳖虽然习惯于天天发酒疯,却不敢忘恩负义,不敢对长者无礼,鳖不是远远超过人了吗?至于有的人,醒着时不如人,醉酒时更不如鳖了。古人有“龟鉴”,为什么不可以有“鳖鉴”?于是作了一篇《酒人赋》。

故事后面的《酒人赋》,对“酒人”做了精彩概括,曲尽“酒人”之态,是别致的酒典,集古代酒文化之大成。蒲松龄是学者型作家,他写某一种人、某一种事物,总会把古代已有的典故仔细研究一番,梳理一下。比如,他写怕老婆,会收集中国古代著名的怕老婆故事;他写悍妇撒泼,会收集中国古代著名的泼妇故事;他写赌博,会收集中国古代著名的赌徒故事。《聊斋》出现了好几篇篇末赋,都是某类事物的典故集成。如,《马介甫》附“悍妇典”,《绛妃》附“风典”,《赌符》附“赌典”,《犬奸》附“男女淫乱典”等。这些似乎多余的篇末赋,形成了《聊斋》特有的典故宝库。《八大王》篇末所附的《酒人赋》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酒能有什么作用?它可以交杯成礼,联姻配偶。苏东坡称酒是“钓诗钩”和“扫愁帚”;陶渊明取下头巾滤酒;张旭醉到把头发蘸进墨中,然后下笔如有神。《酒人赋》还罗列了大量文人墨客饮酒的狂态,以及酒徒酒后失德的丑态,都形容到家了。

据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崇琛《聊斋丛考》,洮水八大王的后代子孙已经没有了。甘肃研究生态的学者说洮水流域虽然没有鳖,但是在这一带出土的彩陶器皿上有龟鳖造型。1992年临洮县大王庄发现一块酷似龟鳖的巨石,当地人把它叫作“八大王化身石”,并在那里建了一座神龟园。     


《聊斋》中巨鳖报恩的故事,折射了人世间的几种面孔?,图片,第8张END
作者 | 马瑞芳编辑 | 詹茜卉校对 | 古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聊斋》中巨鳖报恩的故事,折射了人世间的几种面孔?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