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皆心学,第1张

六经

物我两忘、

理驭气

六经皆学:

宋濂

兼采朱陆

较宗心学

“吾心即太极”

“圣人之心皆理也”

修养的目的即在于

明心、识心、治心

“圣人之道

唯在乎治心”

心一正,众事皆正

心一立,四海国家,可以治

心不立,则不足以,存一身

《六经》皆心学

心中之理无不具

《六经》之言无不该

《六经》所以笔吾心之理者

修养的重要

方式和途径

就在于学习

《六经》

学以存此心也

心存则理之所存也

宋濂感叹

心学不传

“学不论心久矣”

批评世儒对待

《六经》

“为文章之美”

“剽窃模拟其辞为文章

以取名誉于世”

失却《六经》本旨

物我两忘:

无私无我

崇高境界

君子人格

志向高远

物我浑然一体

男儿须挺然生世间

天地之量为量

圣人之德为德

不为外物所汩

对贫寒艰难

“随分

节用

安贫”

人须于

贫贱患难

立得脚住

克治粗暴

心性纯然

上不怨天

下不尤人

物我两忘

惟知有理

大抵学者

践履工夫

至难至危

无往不利

若舍

至难至危

其他践履

不足道也

看来人不于

贫困上著力

终不济事

终是脆愞

理驭气:

理气关系

朱熹的

“理乘气”命题

还是不够严密

“理之乘气

犹人乘马”

有被误解的可能

解释

人若为死人

理则为死理

则人

“不足以为

万物之灵”

理亦

“不足以为

万物之原”

如此

“理何足尚

人何足贵”

为此

修正“理乘气”

而为“理驭气”

这样犹如活人乘马

“则其出入疾徐

由人驭之何如耳

活理亦然”

对此

黄宗羲则译说:

此辨“虽为明晰

然详之理驭气

仍为二之”

指之有二元论倾向

薛瑄有以

日光飞鸟喻理与气

观点类似“理驭气”

心无一物:

以心中无私无欲

作为人生的境界

和心性修养的工夫

薛瑄以

“复性为宗,濂、洛为鹄”

从“观太极中无一物”

得“心无一物”的结论

他把“心无一物”

作为人生

至高境界

认为

“心中无一物

大浩然无涯”

“心虚有内外合一之气象”

同时,“心无一物”

也是重要的修养方法

学至于

心无一物

则有得矣

“若胸中无物

殊觉宽平快乐”

主张“存心”、收心

“心一收而万理咸至

至非自外来也

常在是而心存

有以识其妙耳

心一放而万理咸失

失非向外驰也

虽在是而心亡

无以察其妙耳”

提出:

水清则见毫毛

心清则见天理

喻理如物,心如镜

镜明则物无遁形

心明则理无蔽迹

《明儒学案》批评

其将心、理

析作物与镜

是“犹二之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六经皆心学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