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莫理循拍摄下几千张中国大西北的老照片

一百多年前,莫理循拍摄下几千张中国大西北的老照片,第1张

一张照片,一段历史

清朝末年,一位与近代中国关系密切的旅行家及政治家莫理循开始了他为时半年的中国西部考察,从陕西咸阳出发,途经甘肃平凉、兰州、凉州、甘州、肃州,出嘉峪关进入新疆,经哈密、乌鲁木齐、石河子,一路西行到达伊犁,尔后向南翻越木扎尔特冰川,经阿克苏到达喀什葛尔,后向西过乌恰,最后到达俄国的奥什(今属吉尔吉斯斯坦)。

在这考察过程中,他根据自己亲历、亲闻、亲见的可靠记录,将中国西北民情风俗和当时“新政”下的成果都用摄影机记录了下来,让我们得以了解清末时期中国的真实模样。他留下的图片大概有3000幅,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也作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

一百多年前,莫理循拍摄下几千张中国大西北的老照片,第2张

这是莫理循与他仆人们的合影。莫理循是当时《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他亲历了戊戌变法,辛丑签约,清末新政,日俄战争,帝、后之丧,直至辛亥革命的全部历史变迁,参与了清末民初很多政治上的变革。

今天历史镜像馆带你们看看他摄影机下的清末中国。

一百多年前,莫理循拍摄下几千张中国大西北的老照片,第3张

这是1910年,也就是宣统二年,莫理循在西北行到达清水驿的时候,遇见一位老者。清水驿在金县(今榆中县)东30里的清水镇。照片中的老者戴着眼镜,手上拿着一根木棍。

一百多年前,莫理循拍摄下几千张中国大西北的老照片,第4张

这是清末时期莫理循拍摄的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甘肃嘉峪关。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建筑雄伟,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

最早在明代的时候,被称为河西咽喉的嘉峪关因地势险要,被修建作为关城,为了加强西北边防,保一方平安,有连陲锁钥之称。

后来丝绸之路形成,嘉峪关遂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通商口岸、交通要塞,清朝官方在此征税,成为清人的“洋关”。

到了清同治年间,西北发生大规模起义,经过战争之后,这里庐舍零落,仅存十余处。如今,这座处于古代东方和西域交界的军事城堡成为了我们回望那段历史的窗口。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名录》,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百多年前,莫理循拍摄下几千张中国大西北的老照片,第5张

这是晚清时期莫理循留下的织呢前厂老照片。

兰州织呢局是左宗棠委派人员创办的官办民用工业,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近代毛织厂。兰州织呢局开工后生产经营的情况并不如预期的那么理想,因为成本高、价格贵、质量差最后还是停产了。

到了光绪三十三年,比利时毛纺工程师穆赉(莫勒尔)检查织呢局机器设备后,赴比利时采购所缺机器设备,并带来6名比利时助手,在旧址稍西建房140间,取名为“织呢前厂”,更换机器设备,培训兰州80名艺徒,于宣统元年重新开工。

一百多年前,莫理循拍摄下几千张中国大西北的老照片,第6张

这是莫理循拍摄的宁远(今伊宁)街头的蒙古人。

一百多年前,莫理循拍摄下几千张中国大西北的老照片,第7张

这是莫理循的车队要过黄河的景象。他们只能乘船,所以就拆开车辆将骡马等分别搬上小船。

一百多年前,莫理循拍摄下几千张中国大西北的老照片,第8张

这是水车,当时的兰州黄河沿岸随处可见。水车是一种古代灌溉工具,一般车高10米多,由一根长5米,口径0.5米的车轴支撑着24根木辐条,呈放射状向四周展开。每根辐条的顶端都带着一个刮板和水斗。刮板刮水,水斗装水。每当河水冲来,借着水势的运动惯性缓缓转动着辐条,一个个水斗装满了河水被逐级提升上去。临顶,水斗又自然倾斜,将水注入渡槽,流到灌溉的农田里。

水车在有正式文字记载中,最早出现的年代是东汉。它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农耕文化,也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一百多年前,莫理循拍摄下几千张中国大西北的老照片,第9张

这是小涝池水磨坊。小涝池是清代兰州赴平番(今永登县)或前往新疆、青海的驿道的尖站,供行人打尖,也就是在行路途中休憩吃便饭。

一百多年前,莫理循拍摄下几千张中国大西北的老照片,第10张

这是小涝池附近的拾马粪小孩。中间的小孩衣着较为讲究,也没有背马粪篓,与旁边两个穿着补丁背着拾粪篓的小孩形成对比,可见他们并不是一个阶层的孩子。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这张一百多年前的照片将他们纯真的脸孔记录了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一百多年前,莫理循拍摄下几千张中国大西北的老照片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