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窦血栓,病理生理机制是什么?

静脉窦血栓,病理生理机制是什么?,第1张

颅内静脉血栓(CVT)的病理生理学需要了解脑静脉解剖和生理学。
由于促凝血酶原和血栓溶解因子的不平衡而形成静脉血栓。最终传播到大脑静脉/导致回流障碍,增加毛细血管和静脉压力。
高压结合回流障碍导致血脑屏障的破坏和脑灌注的减少,导致局部脑缺血、水肿或脑出血。
脑静脉可分为两类:硬脑膜静脉窦和脑静脉。静脉窦通过蛛网膜颗粒在静脉引流和脑脊液(CSF)吸收中发挥作用。
因此,窦血栓可导致CSF吸收功能障碍和颅内高压。
CVT最常见的位置是上矢状窦和侧窦。在ISCVT研究中,62%的CVT位于上矢状窦,而左右侧窦分别为44.7%和41.2%。
皮质静脉血栓形成可导致脑实质损伤。这些静脉闭塞后对实质组织的损害将取决于血栓的大小、毛细血管压力、血脑屏障的破坏和侧枝的数量。大约50–60%的CVT患者出现实质病变,动物模型文献表明,实质病变也可能出现在硬脑膜静脉窦闭塞处。
文献来源:Mehta A, Danesh J, Kuruvilla D.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Headache. Curr Pain Headache Rep. 2019 May 30;23(7):47. doi: 10.1007/s11916-019-0786-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静脉窦血栓,病理生理机制是什么?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