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酸汤子到馇子——吉林城夏天的味道

从酸汤子到馇子——吉林城夏天的味道,第1张

从酸汤子到馇子——吉林城夏天的味道,第2张

炎炎夏日,食欲不振。若非清凉爽口的食物,真的难以就着暑天的湿热下咽。每逢此时,吉林人便准备下水饭、过水面条或者朝鲜族冷面等食物应对,而这个季节最具历史传统的饭食当属传统馇子。

从前的吉林,乡间除了大规模种植大豆、高粱等粮食作物外,玉米的种植规模也不小。高粱米、小米、玉米是大米、白面登场前,普通人家餐桌上最常见的粮食。嫌颗粒大、质地硬,玉米粒常被脱去厚而韧的种皮,碾碎成玉米碴子,用以煮粥,或者与其它粮食制成二米饭。此外吉林人还早早掌握了玉米的另外一种加工方法,通过粗粮细作,把谷物玉米做出面条的效果。

从酸汤子到馇子——吉林城夏天的味道,第3张

仿效黄米面制作玉米的水面儿

吉林城及周边的满族人非常喜好黏食。他们会在夏日里,将大黄米放入一种比水缸矮且粗的陶缸中,加水浸泡一两天,直至大黄米松软,微酸发酵。然后将其捞出洗净,用小磨“拉”成水面儿。水面儿被装在广口大瓦盆中,用一块大一些的笼屉布张覆在水面儿上,再从灶坑掏出草木灰烬,搓成小灰,洒在笼屉布上。利用小灰的吸附性,把隔着笼屉布的水面儿中的水分“辞”(吸附)出来——制成干燥的粘面。黄米黏面略带酸酸的口感,通常会包上豆馅,制成各种黏面饽饽,民国版《永吉县志》等书籍记载,这种粘饽饽有一个硬气的满语名字叫做“飞石黑阿峰”。

后来满族人发现玉米碴也可以仿效大黄米制作黏面。玉米黏面和玉米颗粒直接干磨的玉米面不同,玉米面颗粒过粗,黏性差,只能蒸发糕和窝头。而玉米碴发酵磨成水面儿,颗粒细密,颗粒间的黏性增强,加之偏碱性的小灰(K2CO3)的渗透,使得各种经小灰“辞”过的水面制成品更加筋道、爽滑。故而玉米黏面不仅可以仿效大黄米黏面,制作各种黏面饽饽,甚至可以仿效荞麦面饸饹制作酸汤子——馇子。

玉米水面儿和大黄米水面儿的制作过程几乎一样,也是将玉米碴放在缸中加水浸泡发酵,然后用磨“拉”成水面儿,再用小灰把水面儿中的水分吸附掉。不同的是玉米碴在陶缸中的浸泡时间稍长几天,期间要经常换水淘沥,以免玉米碴完全酸败。一旦没有及时换水导致酸败,制出的水面会产生毒素,人食用后会引发食物中毒。

如果现做现吃,有些人家会将玉米水面儿直接舀到布袋里,挂在户外的横杆上,不经小灰吸附水分,靠其自身重力让水分渗出。待水面儿湿度适宜时,直接进行烹饪。这种方法看似简单,不过多少会影响口感。

从酸汤子到馇子——吉林城夏天的味道,第4张

传统的酸汤子——馇子,是吉林夏季流行主食

因为吉林周边小麦种植历史很晚,种植面积也不大,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小麦磨制的面粉还和大米一起被叫做“细粮”。面粉制成的面条(或挂面),通常是病人生病期间或病愈后补身子的食品。作为夏季日常主食,清凉滑爽的面条只能由玉米馇子替代。

是把玉米黏面加水和均,用手从虎口挤压成条状,落在沸腾地汤锅中,煮熟后过水投凉,盛在碗中,添加浇头或者各种炸酱,就成了满族特色浓郁的酸汤子。之所以叫酸汤子,是因为黏面在发酵工序中会产生淡淡的酸味,这种酸味非但不会影响口感,反倒刺激了苦夏时期人们的味觉,以及辅助了消化。加之入口清凉、滑爽、有嚼劲,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食欲。

随着时代进步,酸汤子的制作工艺更多地借鉴了由关内传来的饸饹,从手工挤压变为饸饹床子或擦板(别名“格子板”)来完成入汤锅前的 成型,使得条形愈发更均匀美观。酸汤子便有了新的名字——馇子。

其实不仅是食物的样子和名称发生了变化,原材料内容也与最早时不同。由于泡玉米碴耗时费力,还容易出现食物中毒,馇子的原料逐渐变为玉米干面掺杂小麦面粉。这种馇子如果没有控制好玉米面和面粉的比例,口感就不如纯玉米黏面手工制成的爽滑,嚼到嘴里略显发“渣”,缺少筋道。并且因为没有发酵,特有的酸味也消失了。

后来,因馇子的工艺进一步升级,由手工现吃现做变为机制批量生产的馇条(本文将未煮熟的机制馇子成为馇条)。馇条被挤压成条后,盘折晾晒脱水,制成一尺多长,半尺宽的馇条盘,吃馇条开始同吃挂面一样方便了。馇条由于原料比例控制得法,口感比较好,只是煮之前需要用凉水泡软、撕开,否则即便煮到馇条外部松散,里面还是会有硬芯子。

从酸汤子到馇子——吉林城夏天的味道,第5张

从酸汤子到馇子——吉林城夏天的味道,第6张

馇条经过冷水浸泡,投入锅中煮熟到软硬适度,略微在热汤锅里“焖”一下,捞出沥水投凉,截成适宜的长度,盛在碗中。浇上卤汁或拌上酱料,添上应季蔬菜和小咸菜即可食用。另外,在吉林的市场、食肆,还有手工现压的馇子售卖,品尝这种馇子更能感受到别样的传统气息。

从酸汤子到馇子——吉林城夏天的味道,第7张

传统的吉林馇子浇头、拌料通常是全素的。卤汁最长见的有一下几种:土豆丝卤,将擦板擦好的土豆细丝过水,洗去表面多余的淀粉以免入锅炒制时粘连,热锅起油,葱花炝锅,放入土豆丝爆炒,然后添水、盐,微炖至汤水粘稠即可;茄子卤汁,将切细的茄子丝放入锅中炒倒,然后加酱油、水、盐烧开,再用加有蒜末的水淀粉勾芡即可(蘑菇卤汁制作方法和茄子卤汁相似)。还有一种比较奢侈的卤汁,热锅起油,葱花、花椒面炝锅,加入切细的水发木耳丝、切细的蘑菇丝煸炒,然后加盐、酱油、水烧开,放入处理好的水发黄花菜,再用水淀粉勾芡,即告成功。

除了卤汁外,最常见的还有炒熟的干酱、青椒炒酱、蘑菇炒酱等拌料,你可以选择浇上卤汁,或者浇上酱料,或者酱料卤汁同时加入。传统馇子还会放入一些黄瓜丝、葱丝、香菜段、蒜末、咸菜末,点入酱油、醋汁、辣椒油,让一碗看似普通的传统馇子成为内容丰富的什锦大餐。

从酸汤子到馇子——吉林城夏天的味道,第8张

吉林城自古山青水美,百姓有饮用凉水,吃凉食品的习惯。尽管馇子自出现起就有过水、混汤(热汤)之分,可在百姓中最受欢迎的还是过水凉食的饮食方式。

馇子源自满族,旗人做事仪式感强、喜欢穷讲究的习惯也沁润其中。馇子的粗细、长短、软硬,卤汁是不是鲜灵,炸酱是不是香浓,小佐料是不是齐整,甚至黄瓜丝的粗细都成了一碗馇子是否够传统的标尺。——在平凡中透着对食物的重视,一碗平民食品,蕴含着众多说道。

作为面条的替代品,馇子的出现是吉林人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物产的结果。对玉米面的改造和深加工,更能折射出吉林人们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很难说一个只知以食物填饱肚子的人,会对生活有更丰富的热情。

伴随时代前行,吉林的传统也因古而有之的包容性,不断丰富和发展。如吸收朝鲜族饮食特色,在馇子里添加辣白菜;如吸收云南米线的特色,佐料里增加了麻油和榨菜粒……诸如此类的改变,使得原有传统因不断吸收流行元素,而更具生命力。

从酸汤子到馇子的发展历程,还有一些戏谑的往事。当年闯关东的山东人到达吉林后,因种种原因,被本地人称作山东棒子。移民们对此很不服气,于是针对吉林本地人喜食的黏面制作过程中有酸臭的味道,就回敬本地人,称老吉林人为“臭糜子”。酸汤子恰恰就是符合臭糜子称谓的一大重要分支。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让酸臭从食品中绝迹,文明程度的提升,也让一些带有地域标签的称谓无影无终了。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作品,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同意本文所有图片拍摄于吉林市丰满区兴隆早市饮食摊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从酸汤子到馇子——吉林城夏天的味道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