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吉林城的一所教会学校如何会走出两位坚定的共产党人

解放前,吉林城的一所教会学校如何会走出两位坚定的共产党人,第1张

作者:优雅的胡子(吴永刚-Max)

解放前,吉林城的一所教会学校如何会走出两位坚定的共产党人,第2张

解放前,吉林城的一所教会学校如何会走出两位坚定的共产党人,第3张

吉林龙潭区乌拉街镇,坐落着一所名叫吉林市第三中学的学校。这所学校是隶属于吉林市教育局的一所寄宿制完全中学,文保单位萨府古建筑遗址就伫立于青青校园之中。对吉林市的市民而言,“三中”的校名并不陌生:四川街曾有铁三中,江北南宁路上至今还有吉化三中。但是在老吉林人的记忆中,吉林市三中并不在城北的乌拉街,而是位于今天江湾路北侧的江华路上。这所学校成立于1952年8月,校址所在地原来是一所叫做文光中学的教会学校。

解放前,吉林城的一所教会学校如何会走出两位坚定的共产党人,第4张

伪满初期文光中学照片,取自《吉林旧影》

一、众说纷纭的成立年代

自清代康熙年间吉林城建城开始,虽地处蛮荒僻远的边陲,吉林城始终是柳条边外水陆交通发达、工商业繁盛的重要城市。作为吉林将军治下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早在嘉庆年间,就有西方基督教会的传教人员到吉林城传教。光绪十四年(1888年),英国基督教爱尔兰长老会(Irish Presbyterian Mission,也称新教长老宗差会,俗称哀差会 )传教士高积善抵达吉林城,设立礼拜堂和男、女施医院(免费医院),开始传教。当时吉林城属于哀差会传教区的东缘(吉林以东延吉、图们地区属于丹麦基督教会传教区),按教会习惯,在教堂、医院之外,还需设立普及文化知识的教会学校。

关于文光中学成立时间,目前可见的有1921年、1922年、1923年三种说法。《吉林市外事志》记载1915年,英国牧师惠彰德在吉林城昌邑屯创办了育才中学。因经费紧张,到了1921年,柏基根牧师来到吉林城,由教会申请了一笔经费,才让奄奄一息的的育才中学重新获得生机,学校也随即改名为私立文光中学。因而包括《吉林市沿革与大事》等资料在内,都将文光中学设立时间记录为1921年。

在《吉林旧影》和《吉林市图片志》中,文光中学的创办时间被记作1922年,这与八十年代吉林市政协收录的杨桂林(曾任文光中学代理校长)回忆录大致吻合。在杨老先生的回忆录中,教会建立文光中学的设想始于1921年,但创办则是1922年(回忆录中提到文光中学变迁的第一阶段为1922-1931)。以上资料编撰的依据多为吉林市档案馆馆藏旧档,可信度比较高。至于1923年说,虽流传颇广,但依据来源不及上述资料扎实,故综合考量,倾向文光中学设立年代1922年说。

不管建于何年,作为一所成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的教会学校,因文光中学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教会拨给的微薄津贴,加之偏低的学费和不稳定的社会捐助 ,使得这所学校的发展步履蹒跚。直到1928年后,办学条件才略有改善。

解放前,吉林城的一所教会学校如何会走出两位坚定的共产党人,第5张

四十年代地图中3、36为文光中学位置

二、一所洋溢着新风尚的学校

1928年,经多方努力,文光中学新教学楼在民国吉林省城东大滩高大夫胡同拔地而起。新教学楼落成典礼上,民国吉林省教育厅、教会、社会名流悉数参加。著名书法家史函为学校题写了“文光中学校”匾额。史函是前清举人,民国时期任吉林省高等法院院长,其手书横匾被悬挂于教学楼上,朱红大字,颇具气势(五十年代末此匾尚存)。作为新教学楼的辅助设施,宿舍、厨房、食堂、盥漱室、理化仪器室、沐浴室、游艺室配备完备,学校还设有运动场、篮球场、网球场等活动场地。

虽然是一所教会学校,但文光中学并非一所迂腐保守的学校。“在教会中学中,文光中学的宗教气最为淡薄。英人牧师既不干预学校的行政工作和教学工作,也不负责学校的传教工作……教会牧师到学校并不向全体师生传经讲道,只是领导查经班……每次不超过2小时,人数十几名”(《吉林教育回忆》)。这所学校的学制、编制、教授科目、使用教材都是依据当时国家规定执行的。学校开设国文、英文、算术、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美术等课程,教师都是由国内外大学毕业,“又都是多面手,事业心强,严于律己,竭心尽力,虚心学习……这也是学生成绩稳步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吉林教育回忆》)。另外,包括惠彰德在内,许多英国牧师及其夫人在学校担任教职员工作,他们都是义务的,无任何报酬。

文光中学校内课余活动比较丰富,歌唱、舞蹈、魔术,都被校方支持鼓励;棋类、球类、滑冰(冬季学校自建滑冰场)等体育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文光中学尤其注意锻炼学生的口才,培养学生的辩论和演讲能力。演讲题目、题材由参与者自选,不受拘束。杨桂林先生回忆,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之后,演讲甚至涉及反帝、反封、青年使命、德先生、赛先生等进步内容。学生内部的辩论更是蔚然成风,在李维民回忆录《地下烽火》中回忆:文光中学学生宿舍里(平房,南北火炕),针对信仰问题,住在南炕的李维民、纪儒林等进步学生,与信仰宗教的北炕学生曾进行过针锋相对的辩论。

虽然经过1928年扩建,文光中学的办学条件大有改观,但经费不足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因而在随后的岁月里,精打细算、勤俭办学一直是文光中学的办学风气。即便如此,该校始终向师生们提供免费的医疗保健。因名满吉林的高大夫医院与文光中学同属教会,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患病时,都可以在这所医院接受免费治疗。新生入学前,除体检,还会在这所医院接种牛痘,及脑炎、伤寒病、霍乱等疫苗注射。这对当时的吉林城百姓而言,绝对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解放前,吉林城的一所教会学校如何会走出两位坚定的共产党人,第6张

左:李维民,右:沈越

三、毕业生中出现共产党人并非偶然

据统计,文光中学自创办到解体,先后毕业十八个班,毕业生共约五百余人。然而就在这五百多人中,却涌现了许多在吉林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共产党人。

作为一所教会办私立学校,文光中学的学费在同一时期的吉林城内属于较低的,因而投考这所学校的多是吉林、长春、延边及今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的平民子弟。学生“民族有汉、满、蒙、回、朝,不问宗教信仰”(《吉林教育回忆》)。由于文光中学的教师多数受过高等教育,日常学习生活中自然让校园成为各种思潮融汇的场所。在《地下烽火》中,李维民回忆当时学校里有一位毕业于莫斯科东方大学的冯铁生老师,在他担任文光中学国文教师时,把校园中的读书会改组为“时事研究会”,组织同学阅读报纸,讨论世界大事。特别是他在同学中介绍苏联的情况,并把苏联与沙俄、英美等国进行比较,对广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启蒙。由于冯老师知识渊博,且平易近人,因此深受学生们的信任和推崇。

1930年,文光中学接收了被毓文中学开除的“过激派”学生纪儒林(早期共产党员,革命烈士)。纪儒林进入文光中学读书后,团结了李维民等一大批进步学生,共同研读进步书籍,讨论国家大事。九一八事变后,文光中学很快就建立了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吉林市区文物志》)。在文光中学的毕业生中许多人都先后投身革命,其中最著名的共产党人当属光复后吉林市特支书记李维民(《夜幕下的哈尔滨》中王一民的原型),以及解放后吉林市第一任市长沈越(后担任辽宁省委书记)……

其实作为文光中学的幕后管理者,那些英人牧师虽谈不上思想进步,但也绝不是不辨是非的宵小。在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时,文光中学的英人牧师就表示“英国士兵残暴杀人行为,我们宗教也是反对的……”面对群情激愤的文光中学请愿师生,英人牧师以教会牧师的身份把学生的抗议和要求打电报通知英国政府,要求他们迅速给予答复(《吉林教育回忆》)。也正因学校管理者、进步师生的共同努力,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在吉林市历次反帝反封建运动中,文光中学都是积极的参与者,走出许多共产党人的现象也并非偶然——一切皆是时代长风与这所学校充满正气的校风协力使然。

解放前,吉林城的一所教会学校如何会走出两位坚定的共产党人,第7张

四、走向新时代的历史变迁

虽然始终为办学经费困扰,规模不大的文光中学还是艰难地坚持办学。九一八事变后,因有英国教会背景,以及特殊的办学模式,这所学校成为日伪当局眼中异类。1940年秋,文光中学被日伪当局勒令停办,学校一分为二:东侧改为吉林市第六国民高等学校,只招收朝鲜族学生;西侧改为南昌邑屯国民学校(小学)。抗战胜利后,第六国民高等学校解体,南昌邑屯国民学校由地方维持会接收,改为昌邑屯小学。期间,在中共吉林特支书记李维民的支持下,文光中学一度准备复校。怎奈奸人作梗,一把火烧毁了办公楼及办学设施、设备,使得复校一再拖延。

1946年秋季,经多方努力,文光中学招收新生两班,终于勉强复校。复校后的文光中学虽为教会学校,但学校“办得不大好……是民社党活动的基地,民社党员王素武在里面教书,很活跃,但力量小,看不出什么表现”(《吉林市档案史料丛书-江城曙光》)。在吉林市解放前夕,文光中学再次陷入困境,学校几近解体。

吉林市解放后,文光中学无力继续办学,经政府批准,于1948年停办。学校学生和教职员被分配到公立学校就读、工作,校址由昌邑区第三完小使用。1952年8月,文光中学校址重新设立公办中学,校名定为吉林市第三中学。该校除1970年到1983年是完全中学外,其余时间一直是初级中学。

1992年5月9日,吉林市第三中学更名为吉林市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06年11月,学校和吉林市十三中学合并,学校旧址改建为居民小区。

解放前,吉林城的一所教会学校如何会走出两位坚定的共产党人,第8张

吉林市第三中学旧影,取自《吉林市教育志》

结语

近年来,吉林市的中小学更迭频繁,一些许多被广大市民熟悉的学校消失于历史尘烟,一些在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的校名也已物是人非。变化是正常现象,一如萨特所说“存在即有理”,之所以消失自然有着普通人不易察觉的百般缘由。然而细细想来,若认同学校名称也是一种历史产物的话,同样有着自己历史文化内涵的乌拉街三中改为吉林市三中未免有些生硬。毕竟截至2006年并校,原吉林市三中培养了四万余名毕业生,如果外地老校友回吉林追思青春过往,面对全新的吉林市三中,恐怕会生出“南辕北辙”的困扰吧……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解放前,吉林城的一所教会学校如何会走出两位坚定的共产党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