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郑玉屏老师的故事》:怀念我的音乐老师

《我和郑玉屏老师的故事》:怀念我的音乐老师,第1张

永昌源:有朋友向我提起,几十年前吉林铁路系统在文化宫、小俱乐部经常演出八大样板戏,其中由小学演出的样板戏,尤以吉铁六小演出的《沙家浜》最为精彩。无独样板戏,其实在当时,吉铁六小的文艺宣传队玉屏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舞蹈、演唱,只要登台,几乎每个节目都是精品。她培养出的许多文艺小苗,在之后的岁月里先后成长为吉林市、吉林省的文艺栋梁,于是尽管岁月横流、沧桑多变,这位小学音乐教师却始终被学生们念念难忘……怀念我的音乐老师赵志伟
 我们这群60年代上小学的孩子们,如今都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很多往事已经淡忘了,很多旧人的印象已经模糊了,很多学生时代的印记已经忘却了。应该没有一位老师,会让上下十余届学生所牢记,没有一位老师会让当年的十余届学生所称赞。尽管当年有很多学生嘲笑她,尽管当年很多老师不理解她。但经过几十年的洗礼,经过几十年情感的沉淀,大家产生了共识,大家有了共鸣。那就是,她是一个值得人们敬重的好导师,她是一个桃李满天下的好园丁,她是一个令人敬仰的伟大女性。 她就是我们吉铁六小的音乐老师——郑玉屏。

《我和郑玉屏老师的故事》:怀念我的音乐老师,第2张

后排左数第六人为郑玉屏老师

我认识郑老师还是1966年的事,那时候我上二年级了,从吉铁六小的分校也就是在铁一中的外围平房里搬到了本校,开始上音乐课了,那时候我们管这个课叫唱歌课。郑老师个子挺高的,大大的脸盘,那时候她还年轻,浑身上下充满了激情。给我的印象她是那样的干练,那样活力四射,这些都在以后的日子里得到了印证。 我们这代人是不幸的,也是有幸的,不幸的是上学不久就赶上了非常时期,学习、上课都不是很正常,要学工、学军,还要学农,而诸如图画课、唱歌课就更不受重视了。很多时候音乐课课堂上,都是乱哄哄的。可郑老师却不为所动,有时候她在讲台前,面对乱哄哄的课堂,挥动毛主席语录十几分钟,直到课堂里静下来。同学们都为她的执着而感动,不再乱说乱动了。她教课更是十分认真的,在六小毕业的学生没有不会背这样的口诀:四分之二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两拍。没有一个不会打拍子的,也就是给歌曲指挥。没有一个不知道什么是符点、什么是小节线、休止符。还有很多班级全班都学会了吹竹笛、学会拉二胡,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学习一技之长都节衣缩食地省下钱给孩子买简单的乐器,送到郑老师的面前。郑老师也是不厌其烦地动员家长给孩子创造条件。在学校的支持下,她正式成立了文艺宣传队起的名字也十分响亮:吉铁六小毛泽东思想战斗宣传队。从那时起,她就把培养文艺人才,宣传革命道理当作自己的职责,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了。一听说有专业人回来了,就千方百计地请了来,教学生们。比如跟周老师的女儿学的手位舞,到现在宣传队的同学没有一个不会哼那个曲子,没有一个不会跳两下子的。《我和郑玉屏老师的故事》:怀念我的音乐老师,第3张​后排右一为本文作者赵志伟先生我进入宣传队还是借了哥哥的光,那时候哥哥在长春省艺校学习舞蹈,放假回来她听说了,便把哥哥请了来教大家学会了以《抬头望见北斗星》歌曲来伴舞的舞蹈基础舞。我也是那时候进的宣传队,郑老师也是对我进行了多方面的培养。大合唱时,让我领诵,而今我还记得前几句:“大青山在点头,准格尔在歌唱”.....,而后又跟着新来的学生高毅学习跳白毛女舞蹈,再后来参演了全剧《沙家浜》。对《沙家浜》得多说几句,那时候文艺舞台上主要是八个样板戏。在郑老师的极力主张下,我们学校排演了现代京剧样板戏《沙家浜》,我在戏中饰演赵镇长和十八棵青松之一。当时在全地区,在全吉林市都造成很大轰动,每场演出台下都座无虚席,大受欢迎。记得郭建光是唐志军、朱英杰、潘东升等来饰演,阿庆嫂是李波、李红来扮演,而沙奶奶可是后继有人,先后由陈薇、苏丽、段蓉、徐梅扮演,刁德一则由胡英和张国庆、温大强等扮演,其它的都记不清了,反正这台戏演了好多年,也培养和锻炼了许多同学。宣传队成长阶段还有范树林老师、田树山老师、韩亚乔老师和工宣队的曹师傅等人给予了很大帮助,至今对他们的音容笑貌还有印象。六小宣传队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很多队员都是姐妹俩、兄弟三个等,如赵氏三姐弟:赵军、赵川、赵红;唐氏两兄弟:唐志军、唐敬军;吴氏三兄妹:吴巍、吴锐、吴蔷;王氏三姐弟:王力、王旺、王也等。还有陈薇、陈萍;钟群英、钟群艳;徐岚、徐梅……真的是太多了,这里不能再排列了。这些同学在后来的工作都发挥了文艺这个特长,在各自的岗位上如鱼得水,各有所长,谁不为自己摊上这样一位好老师而庆幸,谁不为自己从小学到的技能而骄傲呢。 后来,郑老师还把我培养成宣传队的队长,在担任队长期间,使我很受益,以致后来升入中学乃至参加工作后,我的组织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我和郑玉屏老师的故事》:怀念我的音乐老师,第4张

郑玉屏老师

离开小学后,郑老师对我们宣传队同学的成长都十分关心,经常进行询问,进行引导,有时还把我们请回到学校去,给低年级的同学讲一下我们当年的体会,用我们的经验还带动师弟师妹们,同时,也是对我们的鼓励和激励。使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充满信心,充满力量。 在郑老师的精心培育下,我们六小文艺宣传队还真出了不少专业人才,如王丽华、胡英、刘德忠、孙福和、唐敏、冯玉国、陆峰、潘东升等等,他们或是在国际舞台上,或是在中央电视台的春晚舞台上,或是在大专院校的讲台上,都用在六小宣传队学到的基础本领,在更大的舞台上得到了发挥,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为吉铁六小,为敬爱的郑老师争了光、添了彩,也是我们所有同学的骄傲和荣耀。我参加工作后,郑老师也调到了长春东二条小学任教,我还去过长春看过她。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她对党的忠诚和执着,几十年来她一直向党组织汇报思想,要求进步,申请入党,但不知什么原因,始终不能如愿,记得我当团委书记时去看她,她竟然让我找他们的党组织去讨说法,为什么就不能批准她加入党组织,当然,我是不能去的,但还是被她的行动所感染。

《我和郑玉屏老师的故事》:怀念我的音乐老师,第5张

十几年前我们在长春参加了郑老师的第三次礼婚,那一天我们六小的十五名同学从吉林赶往长春,参加了这个婚礼,都为老师的晚年幸福生活而高兴。郑老师这一辈子挺不容易的,年轻的时候就自己带着孩子在吉林生活,丈夫在长春大学任教,给我们的印象是她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她也几乎不怎么顾家,一心扑在宣传队的成长上,那时候我们许多同学帮着郑老师带过孩子。她的后老伴对她很支持,也很多理解她,因此,我们大家都真诚地祝福她。那一天我们都十分高兴,大家载歌载舞的为老师祝贺。 和郑老师最后一次团聚,是我们吉铁六小宣传队的一次大聚会,那是2006年6月11日在曹萍同学开的酒店举办的,内容是给郑老师过七十大寿。这是我们宣传队第一次组织有这么多届同学、这么多人(39人)参加的聚会。会上赵军大姐、张欣大哥、陈薇、张宏、阮卓斌姐姐等上几届的同学和王荣、潘东升等小几届的同学都有不俗的表演,特别是李波、曹萍等几代同学打起花碗来,更是把聚会推向了高潮。郑老师在会上如数家珍地念叨着她的学生,满脸挂着幸福的笑意,几次哽咽,也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那一次聚会十分成功,很多同学都为此做了不少贡献,特别是曹萍同学,精心布置会场,找书法家给老师写对联,安排服务员热心服务,那一次聚会十分满意,每个同学都满载高兴而归。

《我和郑玉屏老师的故事》:怀念我的音乐老师,第6张

这次聚会尽管进行的很成功,但郑老师还是不无遗撼地说:我的得意门生王丽华、胡英、唐敏等同学没能来,我感到很失落,我们在三年后一定还要组织一次这样的聚会,把这些在文艺舞台上继续贡献的学生们都找来,好好的聚一次。当时很多同学都响应,都一再表示,那天一定来参加。可惜,这次聚会后,郑老师的身体便出了问题,不到二年就去世了。在长春的同学都去送她老人家最后一程。我们部分同学虽然得到了噩耗,但由于工作原因,没能前去参加葬礼,但也都用不同的方式,对她老人家进行了悼念。《我和郑玉屏老师的故事》:怀念我的音乐老师,第7张​转眼间,从上次聚会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六年了,从小学毕业至如今已经过去五十年了,无论是年少时对老师的印象,还是青年时对老师的敬重,以及花甲之年对老师的怀念,郑老师的点点滴滴、郑老师的凝重神情、郑老师的谆谆教诲,都铭刻在脑海里,都对我的人生历程给予了诸多的帮助。敬爱的郑玉屏老师我们怀念您!尊敬的郑玉屏老师永垂不朽! 赵志伟 2022年8月10日本文选取自《我和郑玉屏老师的故事》,为赵志伟先生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特别鸣谢赵志伟先生、赵军女士、好友Kelvin对吉林乌拉永昌源的信任与支持!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我和郑玉屏老师的故事》:怀念我的音乐老师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