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寺庙、祠堂一路而来:临江门广场西侧一条小街上的学校变迁

由寺庙、祠堂一路而来:临江门广场西侧一条小街上的学校变迁,第1张

中国人自古讲究风土人情。所谓风土,是指某一特定区域的自然情况、民间习惯与规矩的总称。风土积年累月形成,大到邦国县区,小到街市巷陌,用不上十里八里,但凡留意,便可让人感受出差异。今天要说的一段小街,位于吉林市临江门广场西侧。由广场西行,直达解放路,不长的道路,教培机构云集街道两厢,堪称一条特殊的“培训街”。尽管艺能培训比重很高,但街道上洋溢的风气总归与文教有关。

这条小街为西安路东段。清康熙年间吉林建城后,因朝向通往盛京和北京的通衢,西门外始终都是这座城市的繁华所在。同治六年(1867年),吉林城第二次扩建,旧城西侧向外延展了约1000米,其中老西门也西延到如今临江门广场。新修的砖瓦城楼仍旧保留“迎恩门”的旧称,城门外通往欢喜岭的一段道路也被称为迎恩街。不过因这座新城门靠近江岸,因而常被民间俗称为临江门。

直到晚清,靠近迎恩门的城外道路两侧,建筑多为寺庙、祠堂:西方寺、西山神庙、火神庙、城隍庙行宫、冥阳寺等寺庙,德公祠、金公祠、依公祠、希公祠等官修祠堂栉比其间,向往来内陆的军人、商旅昭显吉林城的特殊精神世界。随着时代进步、新风日盛,这些寺庙祠堂的用途也逐渐发生着变化,其中最能体现旧建筑本质的改用,当属创办新式学校。

清末民初时期,迎恩门外开始出现新式小学堂。地方史料记载清宣统元年(1909年),清廷在迎恩门外创办西关官立两级小学堂,招收高小5个班、初小4个班。随即吉林提学司(相当于省教育厅)对吉林城城乡小学进行了整顿,划分开高级、初级小学堂,其中官立第三、第四初等小学堂都设在迎恩街上。对晚清时学堂设置与承接关联,地方史料记载比较简单,不过结合民国版《永吉县志》中零散记载,个人感觉西关官立两级小学堂应即后来的官立第三小学堂。这所学校即民国时期的吉林市立第五小学校,校址位于迎恩门外偏西侧(今船营四小),清代城隍庙行宫(原植物油厂西侧与双阳李住宅)对过。而综合一些口头历史,无论时间点还是变迁结果,《船营区志》中记载似有瑕疵。

民国元年(1912年),官立第四初等小学堂变更为永吉县立女子第一小学校。这所学校有高小3个班(162人),初小3个班(186人),在当时吉林城区五所县立女子小学中,算是比较大的一所。史料中有一则有趣的记载,原本第四初等小学堂设在西方寺附近,1912年3月,学校全面使用西方寺为校舍。西方寺位于今天吉林市西安路东口,据《吉林市市区文物志》记载,西方寺建于清初,原有正殿三间,左右配庑各三间,弥勒殿一间,钟鼓楼二,大门三间,东西角门各一。寺中供奉如来佛祖塑像。史上曾遇火灾,数次重修,光绪三十三年后,庙产归为官产。在县立女一小成立时,为腾空教室,该学校领导率人,将庙内泥像统统扔进松花江中。

到了伪满时期,日伪当局规定小学校名由序号改由所在地命名。当时市立五小改称迎恩街国民优级学校(完小),是当时吉林城区第一教育区的中心校;县立女一小改为男女共校的临江门国民优级学校(完小),该校学生人数一度超过千人,是当时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

吉林市解放后,1952年,带有旧时代封建秩序痕迹的迎恩街改名西安路,旧时的寺院庙堂也逐渐由新社会的建设单位用作办公场地。文教单位更是首当其冲,除船营一小(解放前的迎恩街小学,后改称船营中心小学校,改名的具体时间不详)和船营四小(解放前的临江门小学)外,在西安路东端路北的依诚勇公祠堂,后来也被新设立的吉林市二十二中学当作校舍。依公祠始建于1906年,是清政府为了褒扬奉天将军依克唐阿而设立的官祠。该祠堂规模宏大,匾额楹联颇多,其中晚清黑龙江将军程德全题写的楹联,可从特殊的角度让现代人了解到依克唐阿的人生经历:

撑东北半壁河山勤王敌忾力持祖国安危鞭弭昔从征旧垒重经思纬略;

是史乘有数人物予谥建祠备极天恩高厚边疆正多事灵旗应共肃余威。

另外在解放初期,临江门广场的东侧,今毓文中学金日成纪念园处,还建有船营区第三小学。1963年,出于增进中朝友谊等多重考虑,吉林市政府将二十二中和船营三小校舍对调。在解放前毓文中学旧址上,以二十二中62、63两届学生与外校调整过来的两个初三班组成新学校。1964年,经国家批准,正式恢复了吉林毓文中学的校名。这年春天,毓文中学周边进行了大规模拆迁,增建了四层教学楼、礼堂、学生宿舍、实验室等建筑。并在1964年秋季新学年同时招收初一、高一新生,又从外校调入两个高二班(网友牧歌回忆1964年毓文中学没有高三年级)……

从1963年开始,临江门广场西侧的西安路上,相隔不远的距离共有船营区中心小学校、船营三小、船营四小等3所小学并存。另外,1960年船营区教师进修学校成立后,因当时条件有限,一直在船营中心小学办公,直至文革期间停办。1978年之后,船营区教师进修学校复建后,船营四小迁入船营区中心小学校,与该校合并组建了新的船营区第四小学(现船营四小位置)。原船营四小校舍改由船营区教师进修学校单独使用(直至1997年迁往德胜路新址)。1985年,使用旧依公祠的船营三小吸纳了船营区业余体校,组建了船营区体操学校。当然,在许多市民的回忆中,船营三小似乎一直以体育项目闻名——在培养全面发展新少年的1964年,船营三小学生秦永久曾获得区乒乓球赛冠军。

九十年代末,受解放大路西拓工程影响,船营四小校舍迎来改建的契机。到了世纪之初,吉林市昌茂花园小区的兴建及临江门广场扩建等工程陆续施工,西安路东侧的旧学校校舍拆迁。最终在如今解放西路与临江门广场之间的西安路东段,就只剩下船营四小这一所小学,以见证一百多年来临江门外的西关地区教育变迁。

其实,从民国元年那位小学校长果断地把西方寺的泥像推入松花江开始,临江门外就已然开始了新风土的凝聚。顺应时代大潮,崇尚科学,涤荡愚昧,用新式教育带来的新知识武装青少年的大脑,也在随后的岁月中换得了真正的社会进步。而这种能够启迪心智、解放思想的进步,是磕头、烧香、水陆法会等所谓“传统文化手段”永远无法企及的。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理念支撑的“教育风土”,终是一座城市得以繁华永在的最宝贵的风土!

至于现如今西安路东段道路两侧那一众艺能培训机构,仔细想来,也无非是得益于这段街道百年间凝聚形成的教育“风土”暗中滋养,才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的吧。

由寺庙、祠堂一路而来:临江门广场西侧一条小街上的学校变迁,第2张

晚清地图中吉林市临江门广场一带

由寺庙、祠堂一路而来:临江门广场西侧一条小街上的学校变迁,第3张

民国地图中吉林市临江门广场一带

由寺庙、祠堂一路而来:临江门广场西侧一条小街上的学校变迁,第4张

伪满地图中吉林市临江门广场一带

由寺庙、祠堂一路而来:临江门广场西侧一条小街上的学校变迁,第5张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地图中吉林市临江门广场一带

由寺庙、祠堂一路而来:临江门广场西侧一条小街上的学校变迁,第6张

张晓光先生提供的毕业照

由寺庙、祠堂一路而来:临江门广场西侧一条小街上的学校变迁,第7张

张晓光先生提供的船营四小旧影

由寺庙、祠堂一路而来:临江门广场西侧一条小街上的学校变迁,第8张

大懒猫先生拍摄的临江门广场

由寺庙、祠堂一路而来:临江门广场西侧一条小街上的学校变迁,第9张

大懒猫先生拍摄的西安路东段临江客运站附近旧街景

由寺庙、祠堂一路而来:临江门广场西侧一条小街上的学校变迁,第10张

西安路东段近影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作品,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同意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张晓光先生、张兆荣先生、牧歌、芳草园女士、朱志平先生、网友大懒猫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文中照片为张晓光先生、大懒猫先生授权使用的私人照片,严禁他用,违者必究!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由寺庙、祠堂一路而来:临江门广场西侧一条小街上的学校变迁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