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道德经》第四十九章-百姓不可能是圣人?

评《道德经》第四十九章-百姓不可能是圣人?,第1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很容易证明,若一个群体中,所有人都以别人的利益为行为目标,这个群体不仅不能进步,反而可能陷入混乱。这种状况或许可称为“利他困局”,一个群体都是利他的人,大家却走向了昏暗。不过在老子的理想世界里,他并不要求群体中所有人都是利他的,只要掌握权力者“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就可以了。这倒是提供了一个“利他困局”的破解办法:百姓可以是自利的,圣人去理解他们,善待他们,相信他们,并让他们像婴儿一样淳朴,那么圣人就可以管理好百姓,天下和平便实现了。我们已经论述过,婴儿并不是淳朴的,不过老子没有条件知道这个事实。大家都看着圣人,圣人为表率,百姓总会向圣人学习。那么圣人是怎么来的?在老子的思维里,古代是有圣人的,圣人就是圣人,仿佛没有成长过程,生下来就是一个成年的圣人。那么当代的呢?既然老子将圣人与百姓分列,百姓恐怕没有成为圣人的机会,可能成为圣人的便只有掌握管理百姓权力的人。如果他们像本章所述的方式行为,那么他们就会成为圣人,并且长期拥有天下。如果掌握权力者不这样行为呢?老子说他们就会失去天下。之后又由谁来掌管天下呢?老子的观察是另一批原本也掌握一些权力的人,反正不会是从前的百姓。百姓中产生统治者从来就是一个比较少见的事情,因为百姓也由相同的文化塑造,这种文化里,百姓是权力的承受者,绝少人会疑惑这个角色分配;另外,百姓也没有机会学到管理群体的技能和思维。作为一位反对学习知识的哲人,老子认为百姓和掌权者等社会阶层是固定的。现在我们显然不赞同这个认识,因为阶层流动可能性是一个社会活力的衡量指标,流动人数比例越大,通常意味着群体机会为更多人所享有,群体的活力自然更大。在老子时代的社会结构中,老子便劝告掌权者要自我修养,将天下百姓放在自己的心中,善待他们,他们自然服从统治了。这种固定的、角色不会转换的社会结构深深地嵌入绝大多数(如果不是所有)古圣先贤的头脑中,老子也不例外。倘若在一个群体中,有一个百姓具有圣人所有的特质,他可不可以成为圣人呢?如果可以,他怎么才能做到呢?实际上,每个人都具有成为圣人的潜质,就像一个狼群中,总有狼随时准备着狼王去世后即刻成为狼王一样。“道”不偏私,每个人生而具有承担任何群体职责的生物配置,然而,事实上不是如此,那一定是社会违背“道”的部分导致的。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评《道德经》第四十九章-百姓不可能是圣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