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从“C形”走向“S形”的演变

玉龙从“C形”走向“S形”的演变,第1张

作为虚构的动物,无比神奇,并由来已久。的起源取象众说纷纭,但离不开自然界的物象,人们凭自己的想象力将其神化,创造出了龙的艺术形象。

龙是集合了诸多动物特征,运用了复合手法,演变成想象中的神奇动物,它由抽象发展到具象,由简单走向完善,不断提升。我们可以从玉雕龙的演变历程中清晰地看到龙的“写真”一面。有“中华第一龙”之称的“三星他拉玉龙”,可认为是最早出现的玉龙。

玉龙从“C形”走向“S形”的演变,第2张

三星他拉玉龙

此玉龙造型简洁,神态不凡,在艺术表现上,以“三分实,七分虚”展示于人,有浓重的神秘色彩。

许慎《说文解字.鱼部》曰:“龙,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最初,古人把龙想像为“百虫之长”,把龙当做保护神来崇拜,赋予龙种种非凡的本领和神奇的力量。

玉龙从“C形”走向“S形”的演变,第3张

▲商代 龙形玉玦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战国 双龙形佩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奴隶社会,人们把龙说成“鳞虫之长”,是掌管雨水的水神,龙成为古人敬奉、祭祀的神物,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社会功能。

而到了封建社会,龙又成了专制皇权的象征。时间越长,人们所赋予龙的文化内涵越丰富,同时随着历史的发展,为了某种政治、宗教或文化、审美意义的目的,龙纹造型也在不断变化和完善......

1

新石器时期

中国古人对龙的崇拜至少有八千年的历史,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龙形图案是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出土的石块堆塑龙,全长近20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现,但它并没有双角,与今天的龙形象有很大的区别。

玉龙从“C形”走向“S形”的演变,第4张

查海遗址的石块堆塑龙

认识中国龙,首先要从躯干开始,我国远古时期的龙形图案基本上呈“C”形,后来逐渐向“S”形过渡演变。

原始的龙纹比较抽象,有些具有龙的神韵与姿态,部分龙纹加上了类似虎的四足,颇具神采。

红山文化时期的玉龙首,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的作品堪称其中的典型器。此时期的玉龙大都为深碧色和黄绿两种颜色。

玉龙从“C形”走向“S形”的演变,第5张

新石器时期 红山文化大玉龙,现藏故宫博物院

新石器时代的龙形器是部族领袖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这件大玉龙是早期氏族艺术的代表作,其造型夸张奇特、风格质朴粗犷,简洁的结构满盈生命的张力。

龙整体呈“C”字形弯曲,龙身中部有一圆孔,孔呈喇叭状。龙体粗大,长度在红山文化各种玉器中位居前列。

玉龙从“C形”走向“S形”的演变,第6张

凌家滩遗址玉龙/玉雕龙

2

商周时代

商周时期龙文化更得到广泛的传播,在各种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中,龙的形象经常出现。

中晚期以后,薄片龙减少,圆雕龙增多,并开始出现龙形璜。

玉龙从“C形”走向“S形”的演变,第7张

妇好墓出土“龙形石器盖”

西周时期的玉龙很有特色,多以片状,呈“S”形,给人以流动美感,也确立了形式美的艺术法则,对抽象的表现手法运用得相当成熟,雕刻技巧也趋向完美。

“形简易深”是这一时期玉龙的基本特征。

玉龙从“C形”走向“S形”的演变,第8张

妇好墓玉龙

商后期玉龙 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玉龙从“C形”走向“S形”的演变,第9张

西周 龙形玉饰

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1662号墓出土。

3

秦汉时代

汉代是中国玉器史上的繁荣发展时期,社会财富的大量积累,王公贵族的“争于奢侈”,都促进了玉器制造业的兴旺发达。

玉龙从“C形”走向“S形”的演变,第10张

汉 S形龙形玉佩,现藏徐州博物馆

1995年徐州狮子山楚王墓中出土

这种“S”形玉龙仅见于西汉早期的王侯墓中

“龙,东方之兽也,皇帝圣仁,故仁德观”,西汉初年,龙成为专制皇权的象征。因此,龙纹及龙的气势和神韵更为汉代玉文化增添了异彩。

汉龙,在形式上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汉代是龙纹造型的真正定型期。

玉龙从“C形”走向“S形”的演变,第11张

西汉 龙形玉佩 徐州博物馆藏

4

唐宋元明清

唐代玉龙的身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体形粗壮,素身,腹部如同蛇腹一般,有一节一节的纹线,背部出脊。另一种则身躯细长,遍体饰斜放格鳞纹。

玉龙从“C形”走向“S形”的演变,第12张

从宋代开始,龙的形象走向了相对程式与统一并臻于完善。龙的形象被定性为“三停九似”。所谓“三停”,是说在画龙时,龙首至前肢、前肢至腰、腰至尾三部分长度相等。

所谓“九似”,则指“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宋代之后的龙越来越接近今天人们对于龙形象的认知,多为素身,两侧勾阴刻轮廓线。

玉龙从“C形”走向“S形”的演变,第13张

▲宋、辽 玉龙纹盘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玉龙从“C形”走向“S形”的演变,第14张

▲宋代 云龙佩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与宋代玉龙相比,元代玉龙身躯细长,蜿蜒游动,显得威威有生气。头形细长,开始出现毛发前冲的造型,并有独特的三股发髯,一股前冲,一股后扬,另一股下垂。

明时期缺少了唐宋玉龙的神韵,龙首较为夸张,眼睛多凸起。

尾部多云纹或火焰纹等装饰物,龙爪以四爪、五爪居多,呈风车球状。玉龙整体造型过分纤细,显得拘谨呆板。

玉龙从“C形”走向“S形”的演变,第15张

▲明代 透雕云龙纹白玉牌

现藏于江西博物馆

清代玉龙的圆雕、浮雕、线刻、隐起、减地、打磨、抛光等等工艺,都浮现出丝丝入扣,无可抉剔的地步。

玉龙从“C形”走向“S形”的演变,第16张玉龙从“C形”走向“S形”的演变,第17张

清初 青玉雕赶珠云龙纹洗

END

总之,中国古代玉器的中的龙纹,踏着时代的步伐,历经数千年的变化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那矫健的身躯威武雄壮,光彩照人;它那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形象,深具中国各时代的文化特征。

玉龙从“C形”走向“S形”的演变,第18张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 南越王墓出土

可以说,龙的历史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它早已融合在中国文化乃至中国人的心灵之中了。

(备注: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玉龙从“C形”走向“S形”的演变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