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阵图》辨伪综述
传晋卫夫人《笔阵图》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基本观点被历代书家反复征引和演绎。文中所言七种基本笔画的形象比喻,是后来“永字八法”之滥觞。特别是文中有关“筋骨”的精辟论述,对后世的书法审美观、书法批评及创作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围绕《笔阵图》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有关其年代、作者归属及文本内容的辨伪研究,持续多年,一直是书学界悬而未决的话题,或疑为王羲之所撰,或疑为六朝人伪托,或有“初唐说”,难以定论。
一、20世纪以前有关《笔阵图》的辨伪
最早对《笔阵图》提出异议的是孙过庭《书谱》:
代有笔阵图七行,中画执笔三手,图貌乖舛,点画湮讹。顷见南北流传,疑是右军所制。虽则未详真伪,尚可发启童蒙,既常俗所存,不籍编录。
做《笔阵图》考证,每个人都要引用孙过庭《书谱》里的这段材料。孙过庭仅“疑是右军所制”,并未言明具体作者,也未说出是卫夫人所作。《笔阵图》能进入孙过庭的视野,显然有极大的社会势力,“南北流传”甚广。孙过庭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时人,他见过《笔阵图》,就说明《笔阵图》伪托是在这之前,不可能在这之后。可以肯定,初唐时执笔图还在,后遂亡佚,仅点画“七条笔阵出入斩斫图”赖附说文字之妙而幸存。①
若从史志著录上看,新旧《唐书》概未著录,可知唐以前的书目还未曾著录过,《宋志》及《玉海》引《国史志》虽有著录,但并不著撰人名氏。整篇收录《笔阵图》相关篇章的,主要是唐宋时三部书学丛辑《法书要录》、《墨池编》和《书苑菁华》,将《笔阵图》归于卫夫人名下者首见晚唐张彦远所辑《法书要录》卷一,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亦明确谈卫夫人《笔阵图》笔法。其后宋朱长文《墨池编》将此文题作《书论》而系于右军名下。及陈思辑《书苑菁华》时,复以为卫夫人作。此后各家著录,都无异论。
从《法书要录序》中可知张彦远家学渊远。高祖、曾祖、祖父三代官至宰相,且均雅好书画,“金帛散施之外,悉购图书,古来名迹,存于箧笥”。彦远博学,乾符中官至大理寺卿,工书。自称“收藏鉴识,有一日之长。”
另外,从《书谱》里的“代有笔阵图七行,中画执笔三手”和“尚可发启童蒙”来看,《笔阵图》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发启童蒙”所用,不可能作为正规的教材使用,很可能是在“闾里塾师”(乡学、私塾)范围内流传的。
二、20世纪前半叶有关《笔阵图》的辨伪
20世纪前半叶,有关《笔阵图》的辨伪工作以30年代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和40年代末南社成员唐耕余的《〈笔阵图〉蜉化阶段及其内容》为代表。
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从书的传授绪统辨伪,即从目录著录之有无来断定书之真伪。余氏《解题》卷九“伪托”中,首列《笔阵图》,认为“其为六朝人所伪托,殆无可疑。”②主张“六朝说”,把伪托时间提到了南朝。由于《笔阵图》南北流传非常广,时间上定有纵向延伸,余绍宋的“六朝说”不无道理。
继余绍宋之后,唐耕余对《笔阵图》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解读和考证。与余绍宋“大多只是辨真伪,不论及作伪时间”相比,唐耕余的研究可以说是对《笔阵图》进行“时代性的研究”的一次成功的尝试。他在写成于1948年6月的《〈笔阵图〉蜉化阶段及其内容》③一文,立主“唐代说”。从版本流传、以“阵”字论书的起始时间,推测《笔阵图》“非南朝所有”,“至其所编撰人姓氏或曰卫夫人,或曰王羲之,尽是后人所加”。其基本观点是:1.孙过庭幼时并未见过此篇,在作《书谱》时方始见到;2.当时见到的文字只有七行,且流传甚广;3.此篇为启蒙品;4.“阵”字本为“陈”字,作为“兵阵”之“阵”通行于梁陈,而以“兵阵”论书,始于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因此,认为“此《笔阵图》为贞观十四年至垂拱三年合四十七年间好事者伪造”。进一步指出孙过庭所见《笔阵图》,“流传稍久,更有好事者之流,以训蒙之作似太简易,殊非右军所制。于是更取历来相传之论书名句,分隶于七行之中,其语句时代不一,南北殊异。”因此认为:今传卫夫人《笔阵图》是在唐代一步一步地繁衍构造出来的。
三、20世纪后半叶有关《笔阵图》的辨伪
20世纪后半叶,自50至70年代,关于《笔阵图》的辨伪工作几乎是个空白,直到80年代才有少数书家、学者对此有所关注,如王慎行《卫夫人及其〈笔阵图〉》④,刊于《书法研究》1984年第三期。该文沿袭旧说,“仍以卫夫人的著作论之”,未有新的见解。
中田勇次郎则认为“可能是初唐时期或更晚一些时候的产物”,他在1987年版的《中国书法理论史》一书中指出:“《卫夫人〈笔阵图〉》和《王羲之题〈笔阵图〉后》两篇著作都载于《法书要录》中,……从内容上看,这两篇文章都是传授书道的,其风格也不象是出自六朝人之手。……很可能是初唐时期或更晚一些时候的产物,……不过,其中也可能有些依据早期传统的记载,没必要一概当作后世的伪作而加以排斥。”⑤
90年代以来,在经过之前的一段沉寂期后,又有学者对此产生兴趣。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1990年7月版)一书并未对此做出考证,而是轻率地使用并得出结论,认为:“张彦远家传法书名画极多,自高祖起即精于收藏鉴赏,其《法书要录》所收之文大都有所本,故此文虽未必出于卫氏,很可能保留了卫夫人若干书论主张,且本文所表现的书论思想基本上与晋代的文艺、社会思潮相契合,因而我们还是将它作卫铄的作品来加以考察。”⑥
熊秉明也在《中国书法理论体系》(2002年6月版)一书中指出:“唐初早有流传,而其中的议论可以代表南北朝时代人对书法的一些看法。”⑦主张《笔阵图》是南北朝时期的产物。
张天弓连续发表了《传羊欣〈笔阵图〉考》(1992年)⑧、《王羲之书学论著考辨》(1993年)⑨、《论〈笔阵图〉的作伪年代》(2001年)⑩等多篇针对《笔阵图》的考证文章,力求全面发掘梳理《笔阵图》的辨伪问题。虽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终不如意。比如,张先生主张“初唐说”,认为“孙过庭所见亦有两种可能,一是南朝人所为,二是初唐时所为,我认为后一种可能更大;因为这'七行’如果是笔法,那么也就是初唐开始流传'永’字八法,楷书笔法。”⑾张先生的问题症结就在这里,从文本内容上看,“七行”显然要早于“永字八法”,“七行”绝不可能是初唐的东西,一定是南朝人所作,最晚不过齐、梁,再晚就出来“永字八法”了。
张天弓《王羲之书学论著考辨》一文考其为“窜改旧传右军《笔势图》或《笔阵图》的伪作,而右军二文亦为唐人伪托之作。”⑿笔者以为,卫夫人《笔阵图》虽为历代书论家所聚讼,然该文早在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中就已收录,后代著录中记载的内容也大抵相差无几,而唐人去晋不远,且晋唐二王一脉之书家的发展传承有序,故此文即便为唐人伪托之作,其间之观点也应比较接近晋代卫夫人、王羲之等人对于书法的认识。也不能因为《笔阵图》前后有唐人的东西,就把《笔阵图》放在唐代,毕竟其中还有六朝的。
张先生又主张“三段说”,认为《笔阵图》由三部分组成:一则开头至“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二则七条点画写法,三则“执笔有七种”以下。这种分法源于作者过分依赖版本、目录,显然有些粗糙,忽视了除“七行”之外的前后各部分内部的内容差异,导致一概而论的错误。张天弓对《笔阵图》的辨伪研究,主要靠目录和版本,并未真正注重“文本”。
实际上,单纯从目录、版本流传来判断其原貌及归属,是很危险的。我们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文本内容,在版本难于决疑的情况下,必须借重内容的考订。⒀可惜前述作者均轻忽之,遂不免有扼腕之憾。在这方面,丛文俊先生在《中国古代书法论著的文体、文学描写与书法研究》一文中,根据文本内容将《笔阵图》整体分成五层,各自独立。⒁从此也创造了依据文本内容进行文献辨伪的典型范例。
《笔阵图》前后文气不畅,肯定不是一时伪托,一般认为“七行”是最早的,其最晚不过齐梁时代,不会太晚,因为其所用的比喻后人是不具备的。张怀瓘在《玉堂禁经》中对点画的描述已经有很大的进步,非常具体,由此可见,“七行”肯定要早,很早。“七行”之外的内容,我认为很有可能是在“闾里塾师”大家讲课用时加的,你加一句,他加一句,时间不一定很晚。那么,孙过庭所见《笔阵图》的版本肯定不是海内统一的本子,因为那时的版本流传是靠抄写,抄本有多少误差都是可能的,因此只根据孙过庭所见“七行”来论证《笔阵图》的原貌也是不科学的。尤其是据“七行”来论证其余的内容都是孙过庭以后伪托的结论自然是不可靠的。表面上看好像是科学、严谨,实际上也是流于假设之中。书论不同于一般的文献,书论的早晚一定要把它放到其流传的时代当中去考察。如果《笔阵图》是很高一级的能够进入国学、太学当中作教材的话,就又当别论了。
如果我们从文本出发做进一步分析的话,会发现许多伪托的迹象和伪托时间所属。如第二自然段有“凡学书字,先学执笔……”,执笔高低自然与高桌高凳有关,东晋南朝没有高桌高凳,唐以后有高桌高凳,才有执笔高低一事;再有“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一句,显然说的是大字书写的问题,而隋唐以前人们日常所用和关心的是小楷,写大字必是隋唐之事,此地伪托露出了马脚。另,最后谈到六种用笔时,有“结构圆备如篆法”“耿介特立如鹤头”,其中“篆法”“鹤头”都说明问题,南朝人不讲“篆法”,应该是初唐时的,盛唐时就缺少这种古法了;初唐楷书里有“鹤头”,如欧体,盛唐时就没有“鹤头”了,可见,这六种用笔是初唐伪托的,等等。
综上,《笔阵图》自初唐孙过庭《书谱》提出质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结论的不同与方法论是否有直接的关系,值得思考。
注释:
① 参阅丛文俊《中国古代书法论著的文体、文学描写与书法研究》,载《揭示古典的真实——丛文俊书学、学术研究论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0月,第314页。
② 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3月,第570页。
③ 唐耕余《〈笔阵图〉蜉化阶段及其内容》,载《书法丛刊》2000年第4期,75—87页。
④ 王慎行《卫夫人及其〈笔阵图〉》,载《书法研究》1984年第3期,48—53页。
⑤ 中田勇次郎《中国书法理论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20—21页。
⑥ 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黄山书社,1990年7月,第38页。
⑦ 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第6页。
⑧ 张天弓《传羊欣〈笔阵图〉考》,载《书法报》1992年9月9日。
⑨ 张天弓《王羲之书学论著考辨》,中国书法家协会《全国第四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重庆出版社,1993年11月,第41页。
⑩ 张天弓《论〈笔阵图〉的作伪年代》,载《书法丛刊》2001年第3期。
⑾ 张天弓《略论先唐书学文献》,载《中国书法》2000年第12期。
⑿ 参阅张天弓《王羲之书学论著考辨》,中国书法家协会《全国第四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重庆出版社,1993年11月,第41页。
⒀ 参阅丛文俊《王僧虔〈论书〉考》,载《揭示古典的真实——丛文俊书学、学术研究论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0月,第289页。
⒁ 第一层,序的部分,述著述原委;第二层,述笔墨纸砚的制作和选择;第三层,述执笔、用笔和鉴赏;第四层,述七条笔阵;第五层,余说,述心、手关系与意前笔后的原则,兼取六种用笔法。
(注:此文发表在《书法》2010年第7期55-57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