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墨经验一一姜宝林

我的笔墨经验一一姜宝林,第1张

我的笔墨经验一一姜宝林,文章图片1,第2张姜宝林,山东平度人,1942年生。1962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师从潘天寿、陆维钊、陆俨少、顾坤伯。197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研究生班,是李可染的研究生。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李可染画院副院长、中国画创作研究院副院长。曾荣获“1992第26届蒙特卡洛现代绘画世界大奖赛”大奖---大公政府奖;获1999年美国佛尔蒙特国际艺术创作中心富瑞曼国际艺术基金会艺术创作一等奖;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2016年9月,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笔墨语言的现代性进程:从黄宾虹到姜宝林”高层国际专题研讨会暨姜宝林笔墨语言特展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2017年瓷板画作品《东方之韵》获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大奖—终身成就奖“银柳叶奖”。我的笔墨经验我从事中国画学习和创作已经有四五十年了,综观我这么多年的笔墨历程,由笔墨启蒙到逐步熟练,到能较自由地运用笔墨以形传神和宣泄自己的心境,经历了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一个不断磨炼基本功的天长日久的积累过程。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笔墨经验和体会。我的笔墨经验一一姜宝林,文章图片2,第3张

连岩途穷,30cm×29cm,1990年(西德出版姜宝林签名画册作品,波恩出版家罗曼斯基兴收藏)

首先就是感觉笔墨必须从最基本的元素开始,要通过艰苦的日积月累的训练才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所谓最基本的元素,就是用笔用墨要根据中国画对于笔墨和艺术形象符号的程式化、规范化要求,从基本的规范元素一点一点地练,诸如怎样起笔,怎样行笔,怎样一波三折,怎样点苔等等,都要按照规范性要求去练。在进行基本元素练习时,并不是说你画出基本的形或把形画像就行了,譬如画石头有斧劈皴、荷叶皴、乱柴皴等各种皴法,这些皴法不是以像为标准的,而是要明白其中的用笔和用墨,通过用笔和用墨来把握山石的结构形态,传达笔墨山石所彰显的艺术效果和笔墨文化趣味。笔墨一定要熟练,熟才能生巧,这是画家很重要的一关,尤其是大写意中国画,主要就是靠笔墨的熟练,由无法到有法,由有法再到无法,才能达到自由创作的高境界。应该说,笔墨的熟练是绘画创作能够传神的前提。我的笔墨经验一一姜宝林,文章图片3,第4张

寂,123cm×247cm,2001年,姜宝林(中国美术馆收藏)

其次是要全面地、多样化地掌握笔墨经验和技巧。中国画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笔墨经验和法式,前辈画家所总结的那些优秀的笔法和墨法,对于每个当代画家学习和研究中国画有着不可估量的启示作用,应该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学习。在学习和研究笔墨时,一定不要囿于一家一派,而是各家各派都要学,各式各样的表达方法都要学,各式各样的用笔、用墨都要认真研究,这样你掌握的笔墨技术才能既全面又多样。而你拥有的笔墨方法和手段越多,创造力就越大,水平就越高。如果你掌握的艺术语言太单一,就很难在创作中全面深刻传神、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从泼墨山水、积墨山水、白描山水一直到大写意花卉,有着多种艺术面貌,并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就得益于我笔墨修养的全面和多样。第三是要尊重感受。中国画的笔墨首先要跟着感受走,不同的感受就应该用不同的笔墨,而不是拿着笔墨来束缚感受,凡是成功的艺术家,他的笔墨都是首先尊重感受、服从感受的。所谓“外师造化”,就是要深入细致地观察对象,而“中得心源就是把观察得来的感受上升为自己的认识,并用相适应的笔墨画出来。所以在感受与笔墨的关系上,感受应该是第一位的,而笔墨是第二位的。我的笔墨经验一一姜宝林,文章图片4,第5张

庚午秋,30cm×58cm,1990年(西德出版姜宝林签名画册作品)

第四是笔墨必须为形式服务。古今中外的大家,首先都是在艺术程式上有所突破的,八大山人、石涛、龚半千、陈老莲、梅清、扬州八怪、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陆俨少等等,都是在形式上突破前人、建立了自己的形式语言的。也就是说,你追求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就一定要用适合这一形式的艺术语言—笔墨为你的形式服务,只有这样,才可能创造出自己的艺术样式,才可能有所突破。第五是要在“单纯中求变化”,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平中求奇”。比如潘天寿他的用笔和用墨特别讲究整体感,讲究整体的大块面的对比。他不追求一笔里面就有“墨分五色”的变化,而是在整个画面中分出五色,使得他的画面不会显得破碎或杂乱无章,笔墨也不会显得凌乱。他这种在单纯中求变化的笔墨对我的启发非常大——虽然表面上很单纯,但里面却是有变化的,这也就是平中求奇了。譬如潘天寿先生画荷叶,会把淡墨的叶子和浓墨的叶子并列在一起,只在淡墨和浓墨里稍有些变化,浓淡虚实的对比就非常强烈了,这就是大家的手笔。在创作中,我们既要求变化,也不要求笔笔有变化,如果是那样,画面就会又花又乱,很难达到理想的整体效果。我的笔墨经验一一姜宝林,文章图片5,第6张

山石,76cm×74cm,1992年,姜宝林

我在白描山水中就是在追求这种单纯中的变化。我的白描山水以线的回环往复与重组为特征,这些线既可看作是皴法,又是构成画境势韵的局部韵律。线条成了我造型取势的基本手段。我之所以这样画,原因很多,首先,中国画史上的许多大家,如八大山人、石涛、梅清、渐江等,都是以线为主要形态的,这些山水作品我把它们叫做白描山水,我的白描山水就是在他们的启发和影响下所作的极端个性化的处理,即将其中的皴法、渲染等进行最大限度的省略,把线突出出来。其次,我还吸收了我的老家山东一带的木版年画的特点,即平面的,以线造型的,讲究单纯中求变化的,讲究大块面对比的等等。特别是那些富有节奏韵律和形式感的线,对我很有吸引力,也很有启发。此外民间的剪纸、刺绣、画像砖、壁画以及农民画等,和木版年画的特点很相似,我也都很感兴趣。第三,我也吸收了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一些表现手法。我是用中国传统的眼光来筛选西方现代派艺术中的因子的,即凡是以中国传统的审美眼光看懂了的西方现代派艺术,我就认为是符合中华民族审美要求的东西,也就可以对它加以吸收和学习。反之我也会用西方现代的审美眼光来筛选中国传统,凡是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艺术因子我都把它吸收过来。这样,我就把传统里面现代的东西和西方现代艺术中传统的东西融合在起进行改造利用,或强化或夸张,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现代白描山水,使其既有古老观念的内蕴,又具现代生命的实质。第四,我的白描山水来源于生活。1979年冬,还是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们受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邀请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宁夏厅创作布置画,为此我们去宁夏跑了半个多月。冬天的贺兰山天空非常蓝,阳光也非常强烈,照到山石上,使得山石看上去感觉都是用线条组成的,呈现的全是山的轮廓和山石的纹理结构,这些结构非常有节奏,带有很强的抽象美。在这一自然景观的启发下,我在画面中把山石的结构和纹理充实和强化起来,形成了我的白描山水。我的笔墨经验一一姜宝林,文章图片6,第7张

敦煌的启示,193cm×105cm,1996年,姜宝林

第六是笔墨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敢于走极端。现代的中国画应该使人振奋、刺激、震动,力戒不痛不痒,半调子的艺术是没有感染力的。因此,我感到“走极端”是一种发展笔墨和艺术的方式之一。“走极端”并不是指在哲学思想和艺术观上的偏激,而是指在形式语言、表现方法上的高度单纯和发挥到极限,将自己的独特感受着意地、强化地、夸张地表现出来,创造一种独特的美并推向极端。我所探索过的泼墨与白描水墨与重彩都是两种极端。我所偏爱的单纯也是一种极端,没有偏爱就没有极端。笔墨要反映出自己的个性美,而走极端能将自己的艺术个性和修养充分发挥出来。当然,单纯的笔墨是没有个性的,只有与观念、形式、语言相结合时,笔墨才会产生个性美,笔墨的个性也才有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笔墨的差异取决于画家的才情、气质、修养、阅历、胸怀等因素,由于这些元素的不同,有人下笔雅,有人下笔俗。对于在艺术中怎样反映自己的个性美,并将这一个性美上升到艺术美和文化美的高度,我认为就是要在创作中使自己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独特的个性”,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就是“既要笔墨又要现代”,而要做到这一点,独特的个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姜老师作品交流电话(微信同号)18562717777我的笔墨经验一一姜宝林,文章图片7,第8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我的笔墨经验一一姜宝林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