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远:“人民”传奇

山高路远:“人民”传奇,第1张

好,我就是那个“一根木棒,行走天下”的余二娃,走你没去过的地方,记录你不知道的故事,我一直在路上。

山高路远:“人民”传奇,第2张

在离丰都县城不远的地方,有个叫人民场的地方,那里物产丰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总之是个好地方。

场因人民而生,场因人民而兴。


据说人民场原称家场,系解放前有个人称湛大爷的大地主居住在此,因其家境富裕而设有上下两个祠堂,故而范围之内俗称湛家场。

解放后,大地主被打倒,人民当家成为主人,为庆祝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于是改名“人民场”。

一九五四年,人民乡在此设立,人民场陆续办起了人民字校、医院、供销社等,并自发形成“258”赶场的习惯。据老乡讲,当年来自王家渡、汇南、包鸾等地的小贩都来这里做买卖,是近邻乡村的集贸重地和文化中心,可谓热闹非凡、繁荣昌盛,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象。


一九五八年,人民场与汇南、新建合并为“上游人民公社”。

可惜的是,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浪潮,人民场也开始了由盛到衰的没落,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四年改名东华大队。

历史的车轮来到一九九O年,经历了沧桑与辉煌的人民场,在繁华与落寞,恬静与喧嚣,憧憬与现实之间,渐渐述说着属于她的故事……


人民场最具特色的当属那一排土木结构的四合院老屋,正面为七间板木结构房子,后面为四方形石坝,地坝的两边还有土墙,整个四合院古色古香,给人以厚重的历史感。
而给人以亲切感的,则是那长长的木凳,以及朱红色的货柜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不知不觉就回到了儿时那赶场的快乐时光。
人民场曾经的没落,并不代表乡村的衰败。恰恰相反,在离人民场不远的地方,不仅修建起了一个大广场,周围的亭台楼阁,村史馆,还有盛开的鲜花,都给人一种蓬勃发展之朝气。
这里现在叫春安村。站在广场上,新老县城可谓尽收眼底,正是:俯视长江、纵览全城、眺望名山。
春去秋来,心之所安。据说春安之名来之于当时望族“秦大春”和“秦二春”,秦家声名远播,子弟旺盛,才俊辈出,在族内有很高威望和影响力,是其他人羡慕之榜样。
沿着村里步行,沿途可见成片成片的花椒林、李子园,人民水库也正在修建步行道、文化墙和亲水平台等,伴随着机器的轰鸣,相信不久又会是一番新天地。
走着走着,一股扑鼻的香气迎面而来,原来是酒厂酿高梁酒的清香。地道的原材料,地道的山泉水,那酿出来的,绝对是地道的醇香。山高路远:“人民”传奇,第3张​沿着人民水库往前走,就到了共享庄园。错落有致的田地,已划分为若干小块,选择你喜欢的田块,亲手栽上你喜欢的瓜果,待到成熟时,体验这丰收的喜悦,那种独特的滋味,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而在许多地里,还栽种了夹耳根,那是属于春天的美味,更是属于劳作的欢乐。
在水田里,秧苗已露出青翠的脸庞,随着温度的攀升,曾经寂静的田野,到处已是忙碌的身影,犁田的、锄草的、育秧的。
湛家寺,治南6里。这是光绪版《丰都县志》对湛家寺的记载。
站在一片荒草丛里,湛家寺的踪迹已难觅半点影子。但据曾在湛家寺当过尼姑的高婆婆和周边村民回忆,这个寺庙虽然规模不大,但香火甚是旺盛,寺里中间供着一尊大菩萨,两边有若干小菩萨,只可惜后来全部毁之,如今只能从残存的围墙基座和散乱的条石可以依稀感受当年的壮观。
而我把目光瞄准了旁边废弃的石碾盘,虽然时过境迁,岁月的轮盘转呀转,但中间那眼清泉,依然可以照亮天上的月亮……山高路远:“人民”传奇,第4张山高路远:“人民”传奇,第5张​“人民”不只是一个符号,“人民”更是一种情怀。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站在春天的春安,你更能感受春的激情,春的诱惑,春的芬芳,那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人民书写新的故事的“开场白”,那是对这片热土的挚爱,那是对这个时代的颂歌,那是对执着奉献的向往,那是对亲情的无限依恋。
心之所安,人之所往。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山高路远:“人民”传奇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