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给4岁女儿抹酒精退烧,却因此住入ICU,命悬一线。很多医生都糊涂的知识点!

父母给4岁女儿抹酒精退烧,却因此住入ICU,命悬一线。很多医生都糊涂的知识点!,第1张

大家好,我是李医生。

一大早就看到这么一则新闻:

父母给4岁女儿抹酒精退烧,却因此住入ICU,命悬一线。很多医生都糊涂的知识点!,第2张

4岁的孩子反复高烧,具体原因没有透露,可能是甲流或者其他的感染性疾病,父母为了给孩子退烧,竟然多次用75%酒精擦拭孩子和湿敷,最终导致孩子急性酒精中毒,出现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大脑功能受损,送入ICU抢救。

长话短说,我把当中利害说清楚。

1、发烧对人体有害么?

大多数医学研究采用肛温≥38°C为发热,临床中通常采用肛温≥38°C或者腋温≥37.5°C定义为发热。

发热对人体有一定帮助,发热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增强,白细胞增多,吞噬作用加强,抗体形成加速,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有利于人体抵抗感染(《实用内科学(第16版)230页》)。

但高热也会对器官功能产生影响,对神经组织损害更明显,尤其是体温达到40-41°C时病人可能会有幻觉、谵妄、昏迷、抽搐,幼儿中枢系统发育未成熟,更容易出现上述表现(《实用内科学(第16版)231页》)。

所以我们对付发热要区分来看,要不要处理发热,取决于发热的程度,以及病人的年龄,如果是幼龄儿童高热,那肯定建议退烧治疗,如果是普通发热,比如38°C  ,而且精神状态还不错,那就没必要退烧治疗。如果是成年人发热,39°C以下的,没有特别不舒服的,也可以不用退烧药,如果很难受,那当然用退烧药。

2、酒精擦浴能退烧么?

当然能。

我们以前就是这么干的,甚至也建议大家这么干。原理很简单,酒精擦拭一来能扩张局部血管,还能蒸发带走热量,你试一下在手臂上涂点酒精,是不是马上凉凉的?对,因为蒸发带走了热量,所以起到退烧作用,但我们要知道,效果是比不上退烧药的,所以只是作为辅助退烧来用。

我经常看的一本书《协和急诊医学(2010年)》在谈到发热的治疗时,说:需要退烧时,首选物理降温降温效果显著的有乙醇(酒精)、温水擦浴尤为常用,也可以用冰袋或者冷水袋至于前额、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降温,同时降低室温,降温效果则更为理想,必要时还可以考虑冰盐水灌肠(《协和急诊医学》195页)

但上述描述并没有很具体,起码没有区分大人和小孩,也没有区分发热的程度,只是笼统地说可以用乙醇擦浴、温水擦浴来降温。如果是婴幼儿发热,也能用酒精擦拭么?它没有回答。还有个问题,这是2010年的书了,13年前了。

除了《协和急诊医学》这本书,《实用内科学》(14版,2013年出版)也说到:物理降温也可作为紧急降温措施,降温效果显著的酒精、温水擦浴尤为常用,冰袋或冷水袋置于前额、腋窝、腹股沟部冷敷也可尝试,但后者降温效果略逊,有条件时,同时降低室温(使室温维持在27°C左右),降温效果则更理想。(《实用内科学》(14版),339页)

可以看到,上述两本很权威的书籍在描述物理降温时言辞差不多,都说酒精擦拭是可以用的,但同样模糊的是,它们都没有区分大人小孩、发热程度,可能是后者对前者的借鉴。

没有区分大人小孩的话,我们习惯性认为,上述操作在成人身上是没问题的,小孩的话要慎重。小孩(尤其是婴幼儿)发热怎么办?能不能用物理降温?能不能用酒精擦拭?

3、儿童物理降温怎么操作?

成年人的不能直接拿来用,我们得找一些专门讲儿童的权威资料才行。

最权威的莫过于2009年出版的《中国0-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标准版)》,它说:物理降温可以用,急性发热时推荐选用温热搽身和(或)减少衣物等物理降温方法。之所以推荐,是因为2008年国外发布了一项关于物理降温治疗儿童发热的系统评价文章。

所谓的温热搽身,指的就是温热水擦浴,道理跟酒精擦浴类似,扩张局部血管,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所以退烧。

看清楚了哦,2009年上述指南是推荐温热水擦浴的,但没有提及酒精擦浴,没有提及,意味着很可能不推荐,毕竟酒精不等于水,酒精用多了那是会中毒的。

冰水灌肠也不推荐,它说:冰水灌肠造成患儿寒战、血管收缩、能量消耗及常用较严重的不适感,不推荐用冰水灌肠退热,除非临床出现超高热(>41°C叫做超高热,这么高热是真的可能损害神经组织的,所以严重中暑会死人)。

这里跟上述《协和急诊医学》说的也不冲突,前者是必要时使用冰水灌肠,这里就告诉你了,所谓的必要时就是超高热时,普通时候没有人会用冰盐水灌肠,试想一下,冰盐水从直肠灌进去,酸爽。

该指南最后强调:物理降温退热效果不及退热剂(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可作为辅助退热方法;物理降温与退热剂联合用时,体温下降速度快过但用退热剂;高热时(>39°C叫高热)推荐应用退热剂同时联合温热搽身的物理降温方法。

指南都这么说了,所以很多医生和父母都会果断地给孩子物理降温,尤其是温水擦浴,甚至还有些父母或者医生会更加激进,直接给孩子用酒精擦浴,有些人掌握不好擦拭的剂量和次数,然后就出问题了。

就比如文中一开头的那个孩子,父母用酒精给她擦拭退烧,而且反复多次,最后导致酒精中毒住入ICU。

4、时过境迁,与时俱进

上述是2009年的指南观点,认为儿童发热物理降温是有效的,但要用温热搽身(温热水擦浴),而不是酒精擦拭。

而到了2016年,一切就变了。

2016年上述指南更新了,出台了《中国0-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2016年)》,在谈及儿童发热使用物理降温时说到:虽然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基础上联合温水擦浴短时间内退热效果更好些,但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感,不推荐使用温水擦浴退热,更不推荐冰水或乙醇擦浴方法退热。

指南承认,药物联合物理降温效果更好些,但问题是,温水擦浴会导致孩子更加不舒服,可能出现寒战、皮肤鸡皮疙瘩等等,孩子会更难受,这也是我们评估疗效的一部分啊。

我们要知道,发热本身不会造成明显问题(除非是超高热),何况发热本身还是有积极意义的,所以不要太过紧张,不要总盯着体温看,也要关注孩子的舒适度,如果孩子38.5°C,但是能吃能和能玩能跳,你还用啥子退烧药呢?同样道理,孩子38°C,但是茶饭不思,你还是得用退烧药啊,甚至还得去医院看看,会不会存在潜在问题。

(儿童发热)新指南连温水擦浴都不推荐了,更别说冰水擦浴、酒精擦浴了。

到了2022年,《实用内科学》更新到了第16版,在谈及发热治疗时,它的变化也是巨大的,它首先提出的是:体温≤39°C的发热无需处理发热,只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就可以了,退热治疗会干扰热型、掩盖体温和脉搏之间的关系等,不但影响诊断及对预后的判断,更影响对治疗效果的评估,发热时机体重要的防御机制,无论是物理降温还是药物退热都会减弱机体的防御过程。(《实用内科学16版》238页)

当然,还是一样的问题,《实用内科学》并未区分大人小孩,只是笼统地说明原则,但这对于儿童发热处理也是有借鉴意义的,儿童也是人。

在谈到物理降温时,《实用内科学》的观点变得更加不积极了,它说:物理降温通过皮肤的热传导、对流和蒸发加速热量的流失,可引起寒战、血管收缩、冠脉痉挛和反射性低体温。

这充分说明,《实用内科学》的最新观点是不推荐积极退烧了,更不推荐用物理降温。

当然,如果是超过40°C的过高体温或高热持续过长,那还是要处理的,此时可积极使用物理降温及退药物使核心体温降到39°C以下。对于超高热患者,可以用冷水或者冰水擦拭皮肤或者擦拭后用风扇、冰毯、冰袋增加水分的蒸发,以达到快速控制核心体温、保护脏器的目的。

丝毫未再提酒精擦浴。

5、总结最新观点

综上所述,现在最新的观点:儿童发热无需过度紧张,不要总盯着体温(只要不超过39°C就别太担心,超过39°C也有办法降温)看,也要关注孩子的舒适度。

如果要给孩子退烧,首选还是药物退热,因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是比较安全的。你以为物理降温安全,殊不知不恰当的酒精擦浴会让孩子住ICU,温水擦浴也可能造成孩子寒战增加哭闹不安鸡皮疙瘩都起来。而你所担忧的药物,在合适剂量下基本是安全的。

具体建议是:

≥2月龄,肛温≥39°C(腋温38.2°C,口温38.5°C),或因发热出现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低热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2次用药最短间隔是6小时。

≥6月龄,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都可以使用。

上述建议是2016年《中国0-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标准版)》和WHO、美国FDA的推荐意见,可以认为是当前的权威认识。

如果你发现周围还有医生护士在给孩子用酒精擦浴退烧,只能说明ta没有与时俱进,没有及时更新知识观念,不能认为ta就是对的。

当然,在没有药物的情况下,孩子又高热,那我们怎么办?

那就物理降温呗,温水擦浴是可以的,这不是禁忌症,只不过说它比不上药物退烧效果,而且可能增加孩子不适。但如果你手头上没有退烧药,孩子又烧地厉害,这些物理降温方法是可以用的,这是我的观点。

没有别的办法时,我认为酒精擦浴也是可以使用的,但不要大量广泛多次使用,可以适当稀释酒精,然后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地方,重点是剂量难以把握。之所以不推荐给孩子酒精擦浴,重点是皮肤会吸收酒精,量大可能造成酒精中毒,得不偿失。所以我指的是在没有办法的前提下,你可以尝试,但凡你能取到退烧药,你都应该首选退烧药,而非物理降温,更别说酒精擦浴。

人是活的,知识是死的,活人不能给尿憋死。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父母给4岁女儿抹酒精退烧,却因此住入ICU,命悬一线。很多医生都糊涂的知识点!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