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

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1张

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2张寻路中国2023A Road Journey through China第十集 风陵渡潼关

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3张


一北望韶山即将离开渑池县仰韶村。在此之前,我在村里漫步,有不喜欢陌生人的狗,遇到了旧中国式的老乡,曾在李希霍芬的笔记里听说过。李希霍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至太平天国间,在中国做了七次长途旅行,到过除大小兴安岭、新疆和云南之外的绝大部分中国。李希霍芬的笔记里总会提到,他每到一地,都被方圆几十里的中国老乡围观,通常情况下有几千人的围观群众,最多的一次甚至来了五万人。安特生故居门口的小庭院会是一个很好露营地,尤其在这个没有游客的村庄。和安特生同时代,在中国进行探险的另一位瑞典地质学家斯文赫定,他曾在新疆考察,乘坐独木舟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发现了楼兰古国遗址。斯文赫定的老师是德国人李希霍芬,在他的瑞典学生来华五十年前,便在中国长途旅行,是第一个提出“丝绸之路”的学者,也由于他的考察,德国帝国主义在义和团运动爆发后迅速占领并租借了胶州湾和青岛,于是有了今天我们在青岛看到的以德国青年派为代表欧洲建筑艺术呈现。他们的旅行笔记曾是我手不释卷的珍贵路书。仰韶村居民很少,没有年轻人,只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不说话,跟他们打招呼问候没有回应,但他们会一直站在我的面前望着我,我停下来望着他们,他们继续望着我没有回家的意思,我也不肯后退一步,就这样一直僵持着,对视着,存在着。抬头仰望隐藏在阴霾里的韶山,只能保证方向正确,实际一无所获。韶山是崤山山脉里诸多山峰中的一座,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开始,往西直到山西省渭南市潼关县,黄河以南都是崤山,东西蜿蜒两百公里,在黄河和崤山之间的空隙,乃是华北平原进入关中地区(渭河平原)的天然孔道,大路仅此一条,古人称“崤函重险,桃林之塞”。此刻北望韶山,我在黄河南岸,崤山之南,接下来继续西行。

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4张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5张【三门峡市区】

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6张【1920年代-函谷关

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7张【1920年代-潼关关楼】

二崤函之塞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山东”,顺带会产生一系列的联想以及背景,这是属于中国人共有的文化意向。但是对于秦始皇,或者汉高祖,他们意识里山东的山,是指崤xiao山。秦汉以前,古代山东,是崤山以东的中原地区。秦始皇和汉高祖能坐拥中国,一统天下,崤山对他们而言,具有非凡的意义,曾决定他们终生事业的成败。出渑池县仰韶村,沿省道S312西行,交通顺畅,地势平坦,虽然有弯道,并没有难度。于傍晚时分进入三门峡市区,旧称陕州,境内黄河段有著名的三门峡大坝。三门峡市区是崤山分东西二崤的分界点,崤山山脊线平均海拔1500,三门峡市区海拔仅400,从这里穿过城区,作为路人的我发现自己已经从崤山南坡转入崤山北坡,夹在黄河和崤山之间,古代行军打仗,自此向西便没有退路可言,每一场战斗都将是生死攸关的决战。古人将黄河和崤山之间的两百公里孔道,称为“崤函”,即崤山险陡,深谷如函。春秋战国时,秦國在此修筑函谷关,易守难攻,能以一国之力,抵御数国之师。秦始皇六年,楚、赵、魏、韩、卫合纵伐秦,至函谷,秦师出,五国之师皆败走。直接导致魏国灭亡,楚国被迫迁都淮南寿春。秦国东南西北,分别有函谷关、武关、散关、萧关,为四塞之国,中间是丰饶的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秦末,农民起义。汉高祖刘邦崛起,兵力不及项羽四分之一,却率先攻入关中。他的策略是绕开崤山函谷关,从开封,禹州,宛城,绕道商洛的武关,进军咸阳。虽然多绕了一圈路,却能避开函谷关占尽地利的守军。晚上七八点钟,抵达函谷关,夜幕降临,人烟稀少,路边有灯,灯下有露天温泉,天色晚未睹函谷关真容。

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8张【温泉池】

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9张【关河】

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10张【函谷关景区】

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11张

三从函谷关到潼关函谷关,地处豫陕晋三省交界。汉属弘农,隋为桃林,唐天宝元年改名灵宝。古书上说:周武王伐纣之后,“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用归马放牛向天下人表明,不再征用牛马发动战争。既然当年周武王将牛都散养在灵宝县郊野,估计函谷关附近的牛真不少。传说老子骑着青牛过函谷关,这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典故。第二日天亮,空气能见度继续被阴霾笼罩,沿着函谷关有一条不知名的河流,是从崤山流下向北汇入黄河,且称为关河。顺着关河我走到不能走,那里正在施工,是景区开发的配套工程。隔着关河一睹函谷关今日风采,地面以上皆是新近的仿古建筑,具有一种抖音的审美,转身我便头也不回的走了。《史记》云“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老子的智慧看来是一种失败的实践,他太出名了。接下来打算一口气开到潼关。遇上乡村集市,天气寒冷,赶集人少,买了一袋苹果和用岩石烤熟的饼。阳光穿不透空气中的霾,今天的潼关是一个黄河边上的县城,历史上的潼关是一道关隘,灌溉关中平原的渭河从这里入黄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修三门峡大坝,拆掉古潼关门楼,后来大坝蓄水就被淹没了。再后来发现不能让大坝蓄水,否则关中平原的母亲渭河会泛滥成灾,于是三门峡大坝水位调低,潼关遗址又不尴不尬的露了出来。今天G30 连霍高速从古潼关门楼遗址经过,我从国道G310过来,提前得转入县道X319才能经过关口。仅凭这一点就能推测修筑G30 连霍高速时,三门峡大坝已经失势,永不打算重启了。黄河北岸是风陵渡口,潼关关城位于南岸。函谷关和潼关的关隘历史上没有并存,次序有先后,依东西对峙的实力改变而兴废。春秋秦国始修函谷关,意在抵御山东六国的威胁。西汉汉武帝将秦时函谷关东迁至洛阳新安,设立新安函谷关,彼时天下一统,山东的威胁已经消除,帝国内部交通的关卡主要用来方便收税。东汉末年,首都洛阳需要应对来自西方凉州诸羌的直接威胁,遂将崤函之塞设在潼关,实际上是将防守前移,以巩固后方。站在黄河南岸潼关渡口,望着北岸对应的风陵渡口,正是眼前徒步涉水可以到达的彼岸。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就是黄河潼关。潼,本指水力撞击貌。北魏郦道元一千五百年前,站在我今天这个位置,看见“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明白”潼关“之名不虚。而我此时,只能一半真情流露,一半靠想象。总之,这是一种不自然的黄河和潼关。

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12张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13张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14张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15张【今日崤函-从函谷关到潼关】

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16张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17张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18张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19张【风陵渡-潼关】

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20张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21张【南关楼】

四黄河东流如今过潼关进入关中地区,不必要途径潼关县城。但潼关肉夹馍天下第一,慕名进城去吃。县城萧瑟冷清,物价便宜,惟有学校门口人多。中国的地势西高东底,黄河长江皆东流入海。黄河在进入潼关之前,从北向南,自阴山循吕梁山脉南下,至龙门峡谷出山,进入运城盆地,成为关中(渭河)平原和汾河平原的天然分界线。虽说东流是大势所趋,黄河在潼关超九十度的拐弯也是情非得已。黄河潼关北岸,运城盆地南端是中条山脉,东西延伸,平均海拔一千两百米,黄河的腰被顶得死死的,只能从中条山南面过。黄河潼关南岸的大陆架更加厚实,有小秦岭和西崤山的双层顶防,小秦岭在第一线,属于秦岭山脉东支,有海拔两千米以上的华山和亚武山,纯花岗岩山体,且是整块岩体,西崤山紧贴着小秦岭是第二线,平均海拔一千五百米。黄河没得选,只能在潼关超九十度转向东流,中条山、小秦岭、崤山均是东西方向延伸的巨大山脉,直到出三门峡、小浪底之前,黄河均受到严格钳制,没有发生过意外。黄河一出荥阳虎牢关,便如猛虎下山,难以抵挡。再看看地图,黄河出虎牢关,便是郑州花园口。原来山川地理,早已设定好历史的情节。

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22张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23张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24张【潼关肉夹馍-岐山臊子面】



(本文2500字)(to be continued....)

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25张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26张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27张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第28张


RJTC系列:

寻路中国(九)仰见韶山

寻路中国(八)古早洛阳史

寻路中国(七)夏商在郑州

寻路中国(六)郑州和黄河

寻路中国(五)开封的梦

寻路中国(四)城中村之王

寻路中国(三)睢阳之殇

寻路中国(二)商丘怀古

寻路中国(一)淮河以南

产品推介:

经典重现-邦崴紫笋(level A-1800字)苦寒,梅子香国庆,中国红中秋,月光白
春友社新茶:冰心
春友社-2022春季新品春友社出品:云南普洱茶(系列)
茶史研究:茶书史话(七)白头如新倾盖如故茶书史话(六)有宜得而不得之茶书史话(五) 乘此清风欲归去
茶书史话(四)百草不敢先开花
茶书史话(三)会心亦不在远
茶书史话(二)且喜闭门无俗物茶书史话(一)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寻路中国(十)风陵渡潼关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