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炳焜医案(六),第1张

十、健脾和、养阴清热治愈虚劳一例

刘某,男,64岁,已婚。

初诊:2001年6月13日。

主诉及病史:去岁因胃癌而行胃大部切除术,一年来大便溏软,一日3~4次,时有腹痛,纳食呆滞,身体虚弱,骨瘦如柴,四肢酸楚倦怠,神疲乏力,夜有低热,伴有盗汗、健忘、头晕。

诊查:舌淡,苔白,脉细弱。

辨证:脾胃虚弱,兼有肾虚。

治法:先予健脾和胃,次以养阴清热。

处方:党参15g 茯苓15g  白术15g  葛根15g  木香10g 内金10g 黄芪15g 当归10g  苡仁30g  苍术15g  谷麦芽各6g  甘草3g  7剂

二诊:6月20日。服药后胃纳好转,乏力减轻,余症同前。处方:续上方14剂。

三诊:7月4日胃纳明显增加,仍肢体酸楚,低热,夜间盗汗,健忘,头晕,小便自利,大便成形,舌淡,苔白,脉细。

处方:党参15g 茯苓15g  白术15g  谷麦芽各6g  怀山药30g山茱萸10g 丹皮10g 寄生30g 鸡血藤15g  泽泻10g  熟地24g 砂仁10g  甘草3g 7剂

四诊:7月9日。诸症好转,肢体通利,夜热已退,盗汗少作,胃纳正常,已能安谷。

处方:续前方7剂煎服后,渐改为六君子丸(或补中益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半年,诸症全除,体元渐复。

【按语】本例患者因胃部疾病手术,刀戕之后,脾胃受损,运化不能,水谷精微无以化生,不能濡养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不能化生卫气营血,故而神疲赢弱。又《内经》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故该患者另见有肾精不足,阴虚有热之象。肾为先天之本,牌为后天之本,后天之治在脾胃,运化无权,何以调补气血阴阳?故治疗之先为健脾和胃,俾胃气得复,能受厚重,再予养阴滋润之品。初诊以七味白术散加减,四君子益气健脾,木香、藿香、苡仁、苍术芳香化湿,行气醒脾,谷麦芽、内金健运消食,葛根甘寒清轻,升津止泻,合用为健脾化湿、升津止泻之剂,黄芪、当归补益气血。连服20余剂,全力调治牌胃,合而击之。三诊之时,胃纳已渐复,此时投些许滋腻之品,不致碍胃,且胃气已复,药能感应,起滋阴清热之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三诊时以四君为基,添以六味地黄汤,其中熟地滋肾填精以充髓,山萸酸温入肝,养肝涩精,使血旺化精以益肾,山药补脾固精,以后天充养先天,泽泻泻肾降浊,合砂仁以防熟地之腻,泽泻、茯苓、丹皮三药同用,泻火降浊,以泻为补,使气化通行,火泻精固,浊降清升,则肾阴自复;另加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筋活络。三个诊次分别用药,递次而进,是避实就虚,各个击破之理。

十一、疏肝和胃治愈胃脘痛一例

余某,女,36岁,已婚。

初诊:2000年6月7日。

主诉及病史:平素工作紧张,作息无常,饮食无节,3年来时有胃脘部反复疼痛,饥饱均作。曾服用吗丁啉、雷尼替丁、654--2等多种西药及中药,病情未见减轻。曾于我院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诊断为胃窦炎。近日每天不定时发作胃脘部疼痛,伴嗳气频仍,胁肋胀满,纳食大馨,大便每日二次,不成形,呈糊状。

诊查:舌质暗红,苔少,脉沉弦。

辨证:肝胃不和。

治法:疏肝和胃。

处方:柴胡12g 白芍18g 枳壳9g 香附6g 陈皮9g 炒白术15g川芎9g 佛手15g 菜豆壳15g 马蹄金15g 甘草6g 7剂

二诊:6月14日。胃痛无作,仍纳食不香,大便一日二行。舌暗红,苔少,脉弦。

处方:柴胡12g 白芍18g 枳壳9g 香附6g 陈皮9g 谷麦芽各6g 炒白术15g 内金10g 神曲15g 马蹄金15g 甘草6g 5剂

此后再于上方加减,偶配合逍遥丸治疗3个月,诸症消失,并诉平素之经行腹痛随之解除。

【按语】本例胃脘痛盖因长期工作紧张,饮食不节所致。长期情绪过度,肝失条达,气失疏泄,木郁乘土,故可出现胃脘部疼痛,伴嗳气频仍,胁肋胀满;胃气受损,纳食不馨;脾胃失运,肠道失和,故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改变。《杂病源流犀烛·胃脘痛论治》云:“胃痛,邪干胃脘病也。胃禀冲和之气,多气多血,壮者邪不能干,虚则着而为病。偏寒偏热,水停食积,皆与真气相搏而痛,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在治疗上,陈老对胃脘痛证治时常引《景岳全书·杂证谟·心腹痛》言:“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属实邪,皆当以理气为主,宜排气饮加减主之;食滞者,兼乎消导;寒滞者,兼乎温中;若止因气逆,则但理其气,病自愈矣。”可见治疗胃脘痛一证,皆应以理气为第一要务,其临床中常取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等为基本方,并随证加减。本例初诊中以柴胡、香附行气疏肝,枳壳、陈皮运脾畅中,合则行气疏肝以调畅肝胃之气滞;川芎行气活血,白芍养血柔肝,合则和血止痛,以畅旺肝经之血行;炙甘草益气调药,合芍药酸甘化阴,缓急止痛;菜豆壳、马蹄金、佛手理气消胀止痛。全方气血并调,散收结合,疏柔并进。次诊时疼痛大减,然仍纳差,则更予谷麦芽、神曲、内金等健运消食之味,使脾胃之气得复。另其人舌暗乃气滞日久,血运失畅之征。待气机通顺,假以时日,则血络阻碍之象得以缓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陈炳焜医案(六)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