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

经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第1张

简史

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下简称SNA)只对属于规定生产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并未对土地、矿物、水和森林等自然资源进行全面核算,自然资本的使用成本并未明确核算为生产成本。此外,SNA还将一些维护环境质量的支出视作国民收入和产出,实际上这些费用应被视为社会的维持成本。在这种情形下,国内生产总值GDP)有可能是以耗竭有限资源的方式来加快其增长。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一些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尝试将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衍生出了一些新的概念。联合国于1993年出版的《国民核算手册:综合环境经济核算》(SEEA-1993)中,首次提出经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environmentally adjusted domestic product,EDP)概念,旨在倡导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

基本内容

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主要表现为环境与经济之间的两类实物流:一是需要消耗有关的自然资源提供货物和服务,即以自然资源为代表的各种自然投入从环境进入经济体系,体现了环境的资源功能。二是经济活动产生的各种残余物从经济体系流出到环境,给资源环境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如有害气体带来空气清新度的破坏等,体现了环境的受纳功能。作为综合环境经济核算(SEEA)的核心总量指标,经环境调整的国内产出通过从国内生产净产值(N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和环境退化的成本而得到。由于固定资本消耗难以客观、准确地度量,核算方法研究中EDP多是在GDP基础上调整计算的,即绿色GDP。

但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可利用技术与方法的限制性,使环境成本的计量以及绿色GDP核算存在很大困难。现阶段还没有一个国际社会公认的、成熟的、操作性很强的核算方法,各国并非全部依照SEEA架构编制完整的账表进行绿色GDP测算,而是选择对其经济有较大影响力的资源、环境主题进行试编,依各国国情及资料情况加以调整。

应用

作为一个经过资源环境成本调整的综合指标,绿色GDP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是衡量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单纯依赖这个指标衡量经济的绿色程度。根据其定义,如果国内生产总值与资源环境成本同时保持增长,并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绝对量大于资源环境成本的增长的绝对量,那么绿色GDP依然会呈现增长的态势。资源环境成本增长反映了人类对环境压力的增加,环境压力与EDP同时增长,同样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因此不能孤立地看待绿色GDP,而应当将其与相关的指标结合起来,才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合理地评估经济的成效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尽管较以往的GDP有了改进,但绿色GDP仍然存在缺陷:它是从经济角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进行核算的,而经济发展只是人类发展的一方面,经济发展并不能代表人类社会的进步,还需要考虑社会因素。

扩展阅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世界银行.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经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