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统”的台前幕后(7)老谋深算——徐恩曾(1)

“中统”的台前幕后(7)老谋深算——徐恩曾(1),第1张

徐恩曾出生于1896年,字可均,浙江吴兴人,家境优越,是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家庭。

早年,徐恩曾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后留学美国,回国后,在上海当机电工程师。

著名的浙江财阀徐新六,是徐恩曾近亲本家,陈果夫、陈立夫是徐恩曾的表兄弟,而且,陈立夫与徐恩曾是留美同学。

1922年,徐恩曾像许多求学的莘莘学子一样,只身一人来到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求学生涯。在这三年里,他先后在美国西屋公司(也叫威斯汀豪斯公司,著名的发电、输电企业)学习,然后,又去了卡耐基工学院学习,主攻管理专业。

这三年里,他学习和掌握了许多先进技术,梦想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名技术和实业领域的专家。

三年的留洋生活,对他的影响很大,他的生活方式是美式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美式的,他几乎变成了一个拥有东方面孔的美国人,正是那段留洋生活,让徐恩曾变得与众不同。

他个子中等,大约一米七二,不胖也不瘦,外表文雅,一副书生气。而且其人十分文雅,待人接物有外交家的风范。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上海当机电工程师的徐恩曾,接到了陈立夫的一个电话:

“老徐,你最近在做什么?”陈立夫问。

“哎,在忙机电……现在咱们国家这方面极其落后,要花力气研发!”

此时的徐恩曾,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打算在无线电等方面有所成就。

“中统”的台前幕后(7)老谋深算——徐恩曾(1),文章图片1,第2张

陈立夫 图片来自网络

陈立夫话题一转,模仿当年蒋介石的口吻,道:“研究什么机电啊?现在政局不稳,大环境糟糕得很,研发无线电,不如为国所用。你还是跟我干吧,单纯的技术工作是没有前途的。”

徐恩曾答道:“现在放弃,岂不是白学了?不行,这事我不能答应!”徐恩曾毅然拒绝了陈立夫。

此时,刚刚回国的徐恩曾对政治不感兴趣,不过,陈立夫几乎每天都会打电话过来,哪怕是简单地问候一下,也会与徐恩曾保持联系。

而陈立夫这时已经是蒋介石眼里的红人,而且,对于刚刚成立的“CC”而言,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同样,他也是一个欣赏人才的人,所以,他非常在意自己这个留洋同学。

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前,陈立夫跟随蒋介石来到上海,虽然要事缠身,但还是抽出时间,与徐恩曾见了面,他约徐恩曾到一个极有名的饭店吃饭,顺便招揽他。

可是,不管陈立夫如何劝慰,都没有取得效果。不过,徐恩曾也非铁石心肠之人,他答应了陈立夫,如果是技术方面的,他可以参与,但绝不干涉政治。

到了1927年秋天,徐恩曾迈出了人生的关键一步,在其留美前辈李范一,时任上海南洋大学校长、中国无线电行业奠基人的推荐下,徐恩曾来到南京,参与了南京军事委员会筹建的交通技术学校筹备工作,后来,便加入了陈立夫、陈果夫创办的“CC”系。

此时,徐恩曾凭借其能力担任交通技术学校的办公室主任,后来,又在李范一的举荐下,进入蒋介石的法眼。

陈立夫的哥哥陈果夫,也十分欣赏徐恩曾,又推荐其担任了一个更重要的职务——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总务科科长。

从此,徐恩曾踏足政治,并逐渐在政治圈里尝到了甜头,不到一年,便完全赢得了二陈的欢心,成为CC系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徐恩曾担任总务科科长的时候,可谓尽职尽责,并且建立了各项制度,这些制度条例一度成为整个特务系统的关键条例。

还有一件事,徐恩曾还帮助国民党中央党部安装了第一台500W的播音机。

1928年这一年里,可以说徐恩曾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安装播音机上。他不畏惧夏天的炎热,能够吃苦,并且,在这方面拥有极大的热情,电台的安装给他带来极大的成就感。

8月1日这天,国民党中央党部电台终于落成,而徐恩曾也名正言顺地当上电台主任,电台的揭幕仪式,蒋介石、戴季陶等国民党巨头亲自参加,徐恩曾忙前忙后,详细介绍电台的来历。

“中统”的台前幕后(7)老谋深算——徐恩曾(1),文章图片2,第3张

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电台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这时候,陈立夫已经就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的秘书处长,而陈果夫则是时任的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两个人都是大权在握,作为他们的老乡、亲戚、同学,徐恩曾想着,自己肯定是要挪挪窝,换个地方干干。

结果的确如此,而且CC派系里的“浙江社”的主要成员是蒋介石、二陈、戴季陶、陈其美、张静江、朱家骅、潘公展等人帮了他的大忙。

1929年,党务调查科科长吴大钧被调至中央统计处任处长,叶秀峰掌管了调查科,但是,叶秀峰后来与自己的同学陈立夫发生个分歧,借故离职,于是,陈立夫安排徐恩曾进入了党务调查科,从而让他走上了特务之路。

当上了党务调查科科长,徐恩曾的野心膨胀起来,虽然这个科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科室,但是,经过此地深造的人物,都有着不错的发展前途。

第一任科长陈立夫,已经成为国民党中央秘书处处长,张道藩也发展也不错,被调到南京市政府担任秘书长,吴大钧也是刚刚提拔不久,已经是中央统计处处长了,至于叶秀峰,离开调查科后,来到南京市国民党党部担任组织部部长。

初来乍到的徐恩曾也是这么想的,他觉得,自己在这里镀镀金,早晚要离开这个地方。

不过,这一等就是很长时间,见别人都挪动了,自己却没有挪动,他开始着急了,一着急就开始瞎猜。

是不是党国领导对他有意见?还是觉得他的本事不够,无法胜任?他越是瞎猜,越是失眠!

不过此时,陈立夫却用“钱”封住了他的嘴,徐恩曾的手下悄悄对他说:“徐先生,上面给咱们拨这么多款说明重视咱们,你不要多想了!”

徐恩曾被自己的手下一语点开,心想:是啊,是这么个理儿。于是他一边摸索,一边着手组阁,扩大自己的队伍。

于是,也就有了后来的“特工总司令部”,徐恩曾这一干就是15年,直到1945年被叶秀峰重新取代,才结束了他的特务之路。

徐恩曾结过三次婚,第一个老婆梅于琴是徐恩曾的同乡,是通过媒人介绍的,算是包办婚姻。

这种婚姻形式其实对徐恩曾而言,非常不公平,有三个原因:

其一,徐恩曾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一个人格独立、思想独立的人怎么会忍受强加进来的爱情呢?更何况这个梅于琴无貌无才,又怎能引起徐恩曾的兴趣呢?

其二,徐恩曾是留洋分子,是一个受西方影响很深的人,自从他回国后,经常听外国的歌剧,吃西餐,看英文报纸,他的婚恋观也是西式的,包办婚姻是徐恩曾无法接受的。当然,他与梅于琴的结合,更多是碍于母亲的意愿。

其三,梅于琴本人是一个封建色彩极其浓厚的女性,价值观、道德观与徐恩曾相差甚远,徐恩曾欣赏的是那种才貌双佳、思想开放的女性,而绝不是这种被封建色彩勾勒得满目疮痍的女性。

起初,刚刚留学归来的徐恩曾与梅于琴的感情还可以,这一点,更多源于女人的神秘对徐恩曾产生的吸引作用。毕竟他刚刚回国,涉世不深,勉强还可以接受这样一个女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中统”的台前幕后(7)老谋深算——徐恩曾(1)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